当前位置:首页 > 吴氏历史 > 地名释义 ◇公益性民间网站,传承优秀文化,发扬泰伯精神

古延陵浅识

——兼谈季札公躬耕与墓葬

       古延陵之称谓,源出周春秋期。请阅《辞海》与《辞源》:延陵,古邑名,春秋吴邑,季札所居。故址即今江苏常州市(摘于《辞海》)。延陵,地名。春秋吴季札封邑。时人因称札为延陵季子。其地为今江苏武进县  (摘于《辞源》)。

       《辞海》、《辞源》为我国大型工具书,具有绝对权威。或曰:结论若是,根据何在?

       笔者翻阅《史记》、《左传》、《公羊传》、《春秋经》、《汉书》、《后汉书》、《泰伯梅里志》、《吴郡志》、《毗陵志》、《常州府志》、《江阴县志》、《申港镇志》、《高山志》、《江苏省志》、《元和郡县志》、《大明一统志》、《勾吴史集》、《说苑·盐铁论》、刘向《新序·节士》、《扬子法言》、《淮南子》、《礼记》、北宋《太平寰宇记》、东汉袁康《越绝书》 、《吴地记》、清朝江阴《江上诗抄》、《论衡·书虚篇》、《寓贡》、《皇览》、《陈书》、《汉书地理志》、晋太康《地理志》、《水经注》、《路史》、《通典》、《通典注》、《辞海》、《辞源》、范文澜《中国通史》、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及其主编的《中国史稿》,也参阅查寻了诸多《吴氏宗谱》,这些典籍不但无可辩驳地佐证了上述结论,而且让我对延陵加深了了解,,对我十九世祖季札公躬耕与陵寝等许多问题有了更深入了解。

       延陵的范围,相当今常州、无锡两市,及其武进、江阴、宜兴、溧阳、金坛及丹阳的蒋墅、导士、吕城等地。我们不仅从典籍的记载能划出这一区域的范围,当今依然沿袭下来的语系也可很便捷地找到答案。吴语中常州方言语系是一个活生生的证明。以上区域内的方言尽管有细微差别,但仍然听得出属于常州方言语系。

       只有划定了延陵的范围,我们才能找到季札公之躬耕地和墓葬地。许多典籍记载了季札公的躬耕地(季子故里)。《越绝书》载:毗陵古为延陵,吴季子所居。治志载:季子弃室而耕于古延陵马鞍山下,上湖之阳。

       由此我们可以梳理了:马鞍山和上湖是季子躬耕的重要线索。

       《高山志》是一部旧武进县仅存的地方地理志,据载:马鞍山当地人又叫马凹山,相传舜巡经此,故又称舜过山、舜山。此名一直相袭至今。

       据地理志与方志称:上湖者,古五湖之一,后又称芙蓉湖,处今无锡、常州、江阴间,北宋南迁,民以食为天,引水入江,围湖造田成为了南宋时的应急之举。湖面日小并逐渐消失。此为后话。

       舜山东面是紧密相连的“江阴三十三座半山”西脉中的青山、白石山、观山、秦望山。延陵者,连绵不断之山陵也。延陵名称之由来也明白无误了。

       至于丹阳延陵,是延陵后人居于彼因念故而名之,建制更是季札公逝世后七百余年的事了,熟识历史便无需多作解释。

       故《辞海》、《辞源》之结论为“故址即今江苏常州市”(《辞海》)、“其地为今江苏武进县”(《辞源》)。而其地域范围很小,那么吴下里,也称吴下桥村者是季札公唯一的居所。由是无疑也。

       吴下里,旧属江阴申港,建国后划入武进县焦溪镇,现在并镇入常州市天宁区郑陆镇。笔者手头《辞源》为1988年7月版本,故注“其地为江苏武进县”。

       《史记•吴世家》后注与方志载:延陵季子冢在毗陵县暨阳乡(江阴旧称)。《太平寰宇记》载:季札墓在县北申浦西是也。诸多吴氏宗谱载:延陵王季札墓在江阴“暨阳乡申港之侧,高一丈八尺,茔域迥四十三步。”历代名人庙记墓志碑刻有欧阳修、赵刚、谢琛、王君鉼、朱彦等,碑文皆可佐证,就不一一引之了。

       再看我吴氏至德堂藏本《江阴延陵吴氏宗谱》,即今修之《吴下桥吴氏宗谱》(注:此为全国十二大谱之一,人称德字谱、承事郎谱)。谱载:季子封于躬耕地延陵,逝后葬于吴下里北申浦河畔。

       季子墓古称延陵墟,俚称季子墓、王坟,位于今江阴临港街道申港。关于墓葬及因墓而祠的延陵第一祠季子祠之考论很多,我就略而言之了。这也可详新版《江苏省志》的结论。另国家文物局GBS卫星定位系统专门有对季子墓的管控,一有风吹草动,便被马上给予警示和质询,这些都更加有力支撑了两本典籍的权威性。

       当今,考古发掘的新发现,似乎又为考古学派推翻上述结论提供了新的论据。但是,大家都明白,论点的支撑,是有条件的。如果文物不具有排他的独一性,不是唯一条件,那论证必不力,论点站不住脚就是必然的。很简单,你拿出一支某人用过的笔,只能说是他用过的,而不能证明诸如某人是哪里人,在哪里工作过或生活过等等。这题外之言在此就不赘言。

       综上所述,古延陵即今以常州为中心的,以吴语分常州语系区域范围中周春秋期吴国的一个重要辖地。因季子躬耕于斯而见著于史。而躬耕之所即今吴下里。  后葬于距吴下里二华里许之申港镇申浦西畔,因墓而祠。今墓祠修葺一新,为吴氏瞻仰祭祀祖宗和寻根问祖的重要平台。





◆声明:本站属非营利性纯民间公益网站,旨在对我国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为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文化做一点贡献。所发表的作品均来自网友个人原创作品或转贴自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如果涉及到您的资料不想在此免费发布,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全部资料都为原作者版权所有,任何组织与个人都不能下载作为商业等所用。——特此声明!

留言

验证码 表情

共 0 条留言(管理员审核才能显示),查看全部
  • 还没有留言,赶紧来抢沙发吧~

个人文集


吴卫祖文集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