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氏在线-吴姓网-世界吴氏宗亲联合网-族谱家谱-寻根-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广东石坑铺前田心渤海堂吴氏宗祠的传说_吴氏在线-吴姓网-世界吴氏宗亲联合网-族谱家谱-寻根-走在乡间的小路上

广东石坑铺前田心渤海堂吴氏宗祠的传说

2020-12-06 作者:吴中兴 来源:吴平河 浏览:11329

石坑铺前田心渤海堂吴氏宗祠的传说

    宗祠,即祠堂、宗庙、祖庙、祖祠,是供奉祖先和祭祀场所,是我国儒家传统文化的象征。“祠堂”之名即来源于整体建筑的“祠”和主体建筑“堂”的合称,每座祠堂一般都会以宗族姓氏命为祠名,祠中的主体建筑享堂也会有堂名;另外,祠堂还有祠联、堂联、门联等,将姓氏的发源地或先贤的官位等信息以对联的形式表现出来,以达到怀念祖先、不忘本的目的。宗祠制度产生于周代,上古时代,宗庙为天子专有,士大夫不敢建宗庙。宋代朱熹提倡家族祠堂:每个家族建立一个奉祀高、曾、祖、祢四世神主的祠堂四龛。

 

石坑铺前田心渤海堂吴氏宗祠的传说  

  宗祠体现宗法制家国一体的特征,是凝聚民族团结的场所,是民族和宗族血脉相承的圣殿,它往往是城乡中规模最宏伟、装饰最华丽的建筑群体,不但巍峨壮观,而且注入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与古塔、古桥、古庙宇相映,成为地方上的一大独特的人文景观,是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和中华儒教文化的代表。宗祠记录着家族的辉煌与传统,是家族的圣殿。


石坑铺前田心渤海堂吴氏宗祠的传说 

   随着生命的传递、繁衍,家族也会不断扩大,扩大的结果是一些家族从祖居地迁居他处,另开基业,形成新的分支和新的宗族,自然也有不少家族远赴重洋,在海外定居,这些新形成的宗族和分支,往往又会建立新的祠堂,来供奉最亲近的祖先。于是,由一个祠堂又衍生新的祠堂来。


石坑铺前田心渤海堂吴氏宗祠的传说

    宗祠,一般分布于较重视儒家传统文化的地区,如广东、江西、福建、浙江等南方省份。


石坑铺前田心渤海堂吴氏宗祠的传说

    石坑吴氏渤海宗祠最早的开基祠在鱼子湖(即现在秧地背宗祠),后来因人口发展需要,俗话说,树大分杈。自友缘公以来石坑吴姓就达2000余人,新增人口主要向广东普宁、福建闽清以及江西、四川、湖北、广西等地繁衍发展。近年来寻根问祖的族亲相互查证,外地有近三万人。为了发展,华保公房十二世祖建半天渤海堂宗祠(文革时期被毁),友缘公房十二世祖见岩公建铺前田心渤海堂宗祠。明万历15年(1587年)主持兴建,尊友缘公(八世祖)为铺前祠始祖。


石坑铺前田心渤海堂吴氏宗祠的传说


    铺前宗祠也称“渤海祠”,形似螃蟹,座落于桐鼓山下,地势开阔,视野好的平原地,周边有大片肥沃的农田,又处于集镇闹市边上,可谓是风水宝地。宗祠占地面积上千平米,主体建筑25.5×16米。祠前大坪前有两泓成椭圆形的放生池塘,两池西面还有一池塘(现池塘已全部被毁)。在池塘边上四周立有十多根石雕桅杆(又叫旗杆,解放后因修建增瑞水库而被毁),祠堂的建筑为单层三进二院式。宗祠座南朝北,大门靠北面朝东,门联为:“渤海源流远,延陵世泽长”,横批:渤海堂。大门楼有雕刻壁画和镂空装饰窗户,门楼和东面厢房连成一体,北南砌有一人多高的围墙,围墙连接门楼和西面厢房。进入门楼后一天井,天井中的青石板非常神奇,踩上有漂浮感,就像石板在水上漂一样。往南进入有两堂,前堂为享堂,宽度较后堂窄的二边厢房位置,堂屋由四根木柱支撑屋梁,为架构式屋梁,柱上对联为:“田见蟠龙秀聚中心地点,形呼螃蟹祥锺上级人材”(柱上对联,后不知去向),前后堂之间又有一天井相隔,后堂的高度和宽度都超过前堂,后堂南面中间开有一小门和外界相通,后堂东西两边对称各有两个二层厢房,后堂中间厅为上神座之地,称寝堂。享堂、寝堂具有不同的活动范围,寝堂是祠堂中最庄严之地,寝堂主要用于供奉先贤牌位和族人祭祀之地,入住牌位之时,需要举行隆重的“进主”仪式;而享堂一般主要用于宗族之间重大事宜的商讨。前后堂之间东西两边对称建有厢房各三间,前堂和厢房相连之间东西两边建有通道可通宗祠外。天井周围有回廊和前后堂屋和厢房相连。墙全部用青砖和石块砌成,青瓦高屋脊,檐角燕尾趐斗,整座宗祠端庄大气,中轴对称,布局规整。宗祠南面墙角对出来东西两侧各有两对泉水,一对相距宗祠墙二米,另一对相距宗祠二十米,东西对称,一共四口井整齐排列,就像是一对蟹眼(现只存距东面墙二米的一口井,其余三口均毁,见图),泉水清澈甘甜,附身就可汲水,为附近村民主要生活饮用水源。整个建筑从规模、形制和占地面积都比鱼子湖宗祠大。


石坑铺前田心渤海堂吴氏宗祠的传说


    在古代,建宗族祠堂非常重视地理风水气象,建铺前田心祠还有个传说。据说铺前田心吴氏祠和田心里赖氏建祠择址和择日的风水大师是同一人,两祠直线距离约800米。祠的座向、形制、规模和尺寸都是一样,为螃蟹形,建祠和上梁日期时辰也是一样。并且风水师有约定,前往询问有关建祠必须两处建祠主事人一同前往,不得私下一方去单独询问。据说在去询问风水师上梁时辰时,双方主持修祠者按风水师交待一同去拜访风水师,风水师当着两人面把测算好的吉日良辰和要注意事项告知,并说不在这一时辰上梁,对宗祠不利。其实风水师还是留有一手,未全部讲明注意问题。而吴姓主持在前往拜访风水师之前受见岩公的老婆王婆太一再嘱咐,一定要想办法单独询问一下风水师上梁时的详细情况和注意事项。吴姓主持就牢记在心,所以在两方主事者询问完拜谢风水师后往回赶,而铺前祠主持出门后不久就和同往的赖姓主持说内急想上厕所,征的对方同意就单独回到风水师处,让对方先回,他说解急后随即就赶上。回到风水师处后他详细咨询有关上梁注意问题,风水师见他回来,就说:“还是你们有福气”,就让他回去后准备二付房梁,以备不时之需。铺前祠主持回去后向王婆太汇报,就准备了二付梁。就在上梁那天良辰吉时,天空乌云密布,雷雨交加,为了赶时辰双方祠堂冒着雷雨同时上梁,结果上梁后两方的梁都同时起雷,梁被打成两截,由于铺前祠提前准备了备用梁,马上在风水师交待的时辰内换上了备用梁,所以没有担误风水师交待的时辰,可见当时王婆太的远见和智慧。这样,铺前祠就按原来设计顺利建成并起用。而田心里赖氏祠却因担误了上梁时辰而停工,后来就没有再往下建,成了半途而废的建筑。(另一传说版本是:田心里赖氏八世祖祠在上岗,九世祖文昂祠在下岗〈井下〉,十世祖月堂公祠请广东兴宁一风水地理先生择址在田心里〈现石灰坪左角〉。刚好石坑吴氏做祠堂也同请这位兴宁师傅,择址铺前田心,两座祠堂后山都是桐鼓山老鸦窠,叫乌鸦落洋,两只祠堂就是乌鸦的两只脚。双方宗祠的规模尺寸,来龙去脉,方向位置,动土日期,下墙板,上栋梁日期完全一样。先生算到上梁时辰会有雷雨,雷电刚好从乌鸦两足直上,他又见两姓东家都对他很好,不便明言点破。离下墙板三天,先生借故家里有事,先回家,吴姓东家觉得奇怪,随即赶去,追上先生,问其故,先生见只有吴姓追来,深受感动,也该吴姓后裔有福,先生就和盘托出原委,并叫他回去赶紧准备二支栋梁,当第一支雷击断后,马上把备用的另一支再放上去。果然,下墙板雷雨交加雷电打断两个祠堂的栋梁,吴姓祖先由于准备了第二支,而田心里赖姓毫无准备而误了良辰,故宗祠没有进火,以后就荒废了,一直还用井下祠堂至今)。田心里赖氏祠原来的建祠址的建筑一直还保存,以后他们就另择址而建了,这个故事颇有传奇色彩,不知道是否属实,也没有人去进一步考证,但赖氏建的未盖屋顶的宗祠建筑一直还保留到现在,这个传说也一直在当地吴、赖两姓中流传至今。


石坑铺前田心渤海堂吴氏宗祠的传说

    破四旧时期,各地宗祠都受破坏,铺前田心祠也一样,立的桅杆被毁,门前大片农田被征用来建汽车站,池塘被填平。由于集镇发展,改革开放后,宗祠后面新建过境公路,公路两边建有成片商住房,加上周边吴姓建房等严重影响了宗祠建筑风水……随着时光的推移,2013年重修了石坑秧地背鱼子湖宗祠,12月重光庆典。而铺前田心祠就更加荒废了,开始出现屋顶倒垮,残破不堪,⾯临倒塌危险,如再不加保护,任由⽆情的岁⽉去侵蚀,面临被毁的结果,将造成难以挽回的遗憾(位于集镇上,修复后可作为接待处和文化休闲活动室)。
    宗祠,虽然是遗留下来的产物,在当今则有其新的存在的意义和社会作用。随着改革开放和全球华人寻根热潮的兴起,许多宗祠被新建和修复,族谱被续修,而海外华人则不断翻新旧宗祠,联络故众。可以说,今天的宗祠已经没有了负面作用,只具有帮助人们寻根问祖、缅怀先祖、激励后人、互相协作的积极意义,有利于加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中华民族的团结。作为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儒教文化的象征与标志,具有无与伦比的影响力和历史价值。

顶一下0
踩一下0

上一篇:星沙冷木冲吴氏续修族谱记载的故事

下一篇: 吴朝植焚衣起义的故事

我也想在此上传信息资料或寻根>>>


●声明: 本站属非营利性纯民间公益网站,旨在对我国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为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文化做一点贡献。所发表的作品均来自网友个人原创作品或转贴自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如果涉及到您的资料不想在此免费发布,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全部资料都为原作者版权所有,任何组织与个人都不能下载作为商业等所用。——特此声明!

请留言

共 0 条留言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留言,赶紧来抢沙发吧~

吴平河 个人文集

【随机内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