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氏在线-吴姓网-世界吴氏宗亲联合网-族谱家谱-寻根-走在乡间的小路上鄂豫边区吴氏荣三支系十修《吴氏宗谱》_吴氏在线-吴姓网-世界吴氏宗亲联合网-族谱家谱-寻根-走在乡间的小路上

鄂豫边区吴氏荣三支系十修《吴氏宗谱》

2023-07-31 作者:吴隆繁 整理 来源:综合 浏览:3716

鄂豫边区吴氏荣三支系十修《吴氏宗谱》

【谱   名】:吴氏宗谱(鄂豫边区吴氏荣三支系第十届续修)

【卷 册 数】:卷首1册,世系15卷(册),共16卷(册)

【谱 籍 地】:大悟县四姑镇

【堂    号】:延陵堂

【始 迁 祖】:吴万七

【 撰修年代 】:2015年第十届修谱

【 版本类型 】:排印本,精装

【纂 修 者】:吴德斌、吴基高、吴隆繁等

【 内容摘要 】:本谱为大悟县四姑镇吴荣三后裔各分支共六房合修宗谱。

吴荣三系吴万七之孙,三世祖吴荣三支系后裔主要集居于大悟县四姑镇,其各分支分别居住新县、黄陂、红安、信阳、罗山、光山等县(市)。卷首一册,分《引领篇》为编前叙、家族宗旨、吴氏家风、吴氏家族精神、吴姓格言、吴荣三后裔六大房主要聚住地;《综合篇》为凡例、图腾、族徽、先祖像、墓图、《敬祖文》、《伟人论家谱》、历代修谱时段、第十届修谱机构、修谱章程等;《源流篇》有吴姓源流、脉络简述、源流歌、圣谕、诰命、续谱名录、吴万七支系繁衍简述;《风采篇》有族史文华,吴荣三叔房历代纪事;《采录篇》为颂(诗)词、总吊系图、吴氏远祖暨万七后裔世系图,族规、族戒等;《名人传记、谱序篇》各房分支支古今名人简介;《风采篇》为捐资(功德榜)名单、徳孝名人事迹简述;《附录》为中国近代史年鉴换算表,编后记等。

卷一本是吴荣三世系思明祖老大房学公后裔为第一册;卷二本是吴荣三世系思广祖幼大房监公后裔为卷第二册;卷三、卷四本是吴荣三世系思广祖二房镐公后裔为卷第三、四册;卷五本是吴荣三世系思广祖三房钰公后裔为卷第五册;卷六至卷十四本是吴荣三世系思广祖六房斫公后裔为卷六至卷十四册;卷十五本是吴荣三世系思广祖三房镇公后裔为卷第十五册。

鄂豫边区吴氏荣三支系十修《吴氏宗谱》

鄂豫边区吴氏荣三支系十修《吴氏宗谱》

鄂豫边区吴氏荣三支系十修《吴氏宗谱》


【字    派】:吴 万 七 支 系 族 谱 世 派 

万(1世)长(2)荣(3)德(4)暹(5)瀚(6)崇(7)福(8)铜(9)子(10)周(11)惇(12)玉(13)培(14)锡(15)泽(16)本(17)熈(18)德(19)绍(20)基(21)隆(22)茂(23)绩(24)光(25世) 

附注:

1、始迁祖老世派一至二十五世光字辈止

2、老世派自高字辈起:(26)、代(27)、宏(28)、名(29)、万(30)、世(31)、同(32)字辈止未启用;而道光十三年六修家谱之前又立世派即:懋、德、昭、先、绪,文、华、集、大、成,继、兴、定、法、守,来、世、永、遵、型字辈止(经八届修谱理事会“四大房”商定不再取用)

3、(民国三十二年八届续谱新立世派),伯、仲、叔、季(自第三世祖吴荣一、吴荣二、吴荣三、吴荣四、)四大房共用世派自二十六世爰字辈至四十一世雍字辈:

爰(26世)、思(27)、宗(28)、子(29)、秉(30)、正(31)、從(32)、中(33)、

永(34)、聯(35)、孝(36)、友(37)、相(38)、庆(39)、时(40)、雍(41世),

4、公元一九九四年荣三支第九届续修家谱时,老“四大房”已共用新立世派自四十二世弘字辈起至五十七世方字辈。

弘(42)、  43)、  44)、 志(45)、长(46)、  47)、 其(48)、  祥(49)、寬(50)、 厚(51)、  仁(52)、  義(53)、高(54)、  55)、 爲(56)、  方(57)。

5、鄂豫两省的红安、新县、大悟、黄陂、光山、罗山、信阳大部分县市万七公后裔都是以上世派。

6、主轴世系1世仲雍(泰伯)31世长沙王吴芮→61世左台吴氏始祖吴少微-→始迁祖吴万七(万七公系泰伯公第85世孙)。


()、武德将军吴万七简介

鄂豫边区吴氏荣三支系十修《吴氏宗谱》吴公讳万七,字逸,住西陵,系太伯、仲雍的八十五世孙(左台吴少微为61世),原籍江西抚州府临川县守齐安人(一说为临川县北乡瓦硝墩人,生卒年月不详,待考)。公喜韬略,捷武闱,策名大司马(元朝的高级武官,正二品)。元至正末(约1360年),四方割据称雄,战争无虚日,兵乱岁饥,公隐居不出。时江州蕲黄地为徐寿辉所据,陈友谅篡(篡位)徐又据之。时及明太祖起义,蕲、黄、汉、沔、龙兴等处望风归附。太祖见人民凋敝,欲得文武慈惠师,抚朝秦暮楚之民。适陶、李、章、叶(陶安、李善长、章溢、叶琛至)诸公推荐,明太祖微时亦熟悉公(吴万七)名,即昭见公为椽(辅佐)守南郡(黄州府椽守,武职正五品(黄州守备,今湖北黄冈市属南郡的一部分,原黄冈一带在秦朝时属南郡,汉朝为西陵))。公年老,犹长武略。群盗环布四外,公坚(坚守)城堡,浚湟池(疏通护城河),固封守(维护居民),左提右挈,保一方平安。号令严明,奖惩必信,人畏如严父,爱如慈母。暇时还率军民耕种,与同苦乐,实仓廪(粮仓充实),勤训练;粟米足实,室刍茭(马料)足(保障军需)。密以防奸,谨以待敌,百姓安堵(相安无事),人莫敢犯。群贤毕至,深受军民爱戴。后卒于官,军民哀号如丧考妣(父母丧事),朝野同悲。明太祖事闻亲敕武德将军(武职正五品衔),后又诰封龙虎将军(武职正二品衔),赐葬黄陂白龙山(今武汉市黄陂区王家河镇长堰管理区白龙寺村下湾北左首),建祠奉祀。妣饶氏授恭人,后谥封为太君,葬红安县杨贞桥(现高桥镇岳家岗村象鼻嘴湾)

注:

1,万七公传略作者:耿定向(1524--1596),黄安(今湖北红安)人,曾任明朝户部尚书,黄安建县第一人,后世尊为“红安之父”,红安人习惯称为耿天官。

2,耿定向撰写万七公传略时,万七公已离世约200余年,因年代久远,万七公的生卒年月只能根据1368年明朝创立后,万七公任黄州守备来推测。

3,据史书载,约1367年明太祖朱元璋命学士陶安(1315~1368)代书"高士"二字赠万七公长孙吴荣一,荣一公时年约30岁,其祖父万七公时年应在66岁左右。以1368年明朝创立,朱元璋委任万七公为黄州守备(约58岁),卒于官(约66---68岁)概算,万七公生卒年月大约在1302--1370年之间。

万七公约在公元1302年生于江西抚州临川县,必是其先祖从无锡迁徙而来。因此,陕西岐山--江苏无锡--江西临川,乃是迁徙线路。在泰伯奔吴之时,无锡乃蛮夷荒芜之地,无锡、苏州后来成为文化、商业繁华之地,其首功在吴氏。

万七公出生地临川,历来是文人兴盛之地。王勃在《滕王阁序》中有句:“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临川之笔,指南朝山水诗人谢灵运,他曾任临川内史。这里称谢灵运是称官职,和称王安石为王临川(籍贯)不同。谢灵运曾说过一句比较狂的话:“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     

       1376年(明朝洪武九年),朝廷“改蕲州府为蕲州,隶黄州府”(《太祖实录》),从此,蕲(州)黄(州)合一,黄州府辖蕲州和黄冈、麻城、黄陂、黄安、蕲水、罗田、广济、黄梅八县。清沿明制,仅去黄陂一县,黄州府辖蕲州和黄冈、麻城、黄安、蕲水、罗田、广济、黄梅七县,称“蕲黄八属”。明、清五百年间,随着蕲黄合一,黄州府辖县增多,地域扩大,人丁兴旺,名人辈出,开荒辟地,城乡繁华,经济实力增强。黄州城不再是“江淮间最为穷僻”(朱熹《黄州州学二程先生祠记》)的下等之地,而是“郡属富盛,甲科赫奕”,在全国赫赫有名,在江淮举足轻重。 

元朝末年,万七公从江西迁徒到荆楚任职,明太祖朱元璋(1328-1398)建立明朝时,并没因为万七公是先朝旧臣而弃用,反而任万七公为黄州守备,为本支吴姓渊源之始。二世祖长一公,三世祖吴荣一、吴荣二、吴荣三、吴荣四,即:伯、仲、叔、季(简称“四荣”或“老四大房”)。老“四大房”历时已有六百载,各踞一方,形成四大支和无数分支,各房头枝繁叶茂,派系不乱,繁衍近四十代,现有人口十四万之多,大部份遍居鄂北、豫南的大别山地域,其少数分支散居在其他省境内和海内外(不含历代迁居外地的部分后裔,由于历史等方面原因与祖地失联,未在此统计数据之内)

 

()、其后裔主要居住地

自万七公从江西迁徒到黄州任职,本吴姓支系为渊源之始,二世祖长一公,三世祖吴荣一、吴荣二、吴荣三、吴荣四,即:伯、仲、叔、季(简称“四荣”或“老四大房”)。老“四大房”历时已六百载,各踞一方,形成四大支和无数分支,各房头枝繁叶茂,派系不乱,繁衍近四十代,现有后裔近十五万人,大部份遍居鄂北、豫南大别山地域,少数分支散居在其他省境内和海内外((仍有不少迁居外地的部分后裔由于历史等原因失联,不在此统计之内)

    伯,荣一公支系:大部分居住在红安县三角曹门周围五十多个村湾,如:金沙河、上店,叶河乡吴家河;县南六家边、吕家衙、吕家塆、吴家塆、吴汶店、新程家,高桥镇岳家岗、象鼻嘴吴家湾,八里镇中和村;县城关镇、县城东障山、李家圢、陈家塆、秦家田;城南曹门、大田铺、大祠堂、高士轩、吴家嘴、宋家墩、占店街、周家楼、担坵角、吴家湾、东岳廟、院墻、居仁塆、祠堂口、黄帝塆、花园、上(下)新田铺、金家嘴、崔店、罗带晴嵐冲、夏家田、上(下)破堰、柳家冲、粟林嘴、舒家田、余家岗、吕家岔、上吴家冲、石门、保安寺、上(下)山冲、叶家田、董家上屋、圢上村、蒋家、郑家岗、东上店、李家田、石板冲、大(细)卓家田、赐福垄、马家嘴,七里坪街;

由于枝繁叶茂或生活所迫,从清朝中期开始外迁,全国五省十六县(市)都有荣一公后裔,他们在这些地方生活迄今已两百余年。如:河南新县杜龛;罗山县定远乡吴家老湾;光山县泼河乡黄塝、吴家大湾,河棚乡李畈村吴畈、熊畈村潘湾、上孔湾,罗陈乡严湾、南向店、马冲、稻场岗、龙笼、殷棚、黄垄、吴大湾、南王岗、壮山村、许桥吴底下;驻马店,信阳市南湾乡,商城县、固始县;南阳市、桐柏县李门榨;湖北大悟县宣化镇,随州市河源店;随州倒峡流、历山镇;麻城市中驿镇、河家汊、铁门乡寸步王家;蕲水县曹河镇;监利县新沟镇街;黄陂区四顾墩,姚集乡河背湾、大屋畈;江西省庐山市;贵州遵义市老木孔府、铜仁地区;陕西北河县城,四川涪陵市,岳池县花园镇、田坝寺、三元、苏麻沟、茶园等地。荣一公后裔现有四万余人,下传三十余代。

仲,荣二公支系:公克俭克勤,终身亦隐居不仕,以淳谨重于乡里,深得民心。不幸早逝,葬于红安高桥镇象鼻咀之右山,公元2000年清明将其坟墓迁到饶老太君、长一公、妣胡淑人墓的右侧,四墓相连。公逝后,妣易氏抚孤单传两代,易氏去世后葬于大吴家湾后山。主要聚居在河南新县箭河乡四角槽门、吴家湾、郑家边、新湾、油榨湾、张家河,王大喔,唐畈,腊树洼,南岗,徐畈,新洼,长洼,肖洼,竹林巷,董洼,楼洼等村湾。由于战乱和生活所迫,从清末起部分人向外扩迁,现住江西德安县吴先祯一支,是其曾祖父在清朝宣统元年迁往德安县磨溪乡新田村、马廻岭、吴家湾等处。另一部分迁往湖北麻城湾店街、吴家冲、吴家咀和红安城关镇甘家冲等地:其后裔已发展三万余人,下传三十余代。

      叔,荣三公支系:公世袭宣议郎、赐赠文林郎。公无意为官,始居西陵之白龙山(今长堰白龙寺村),继而居弦南之柴家山(新县陈店乡),后又徙居邾城羊角山(大悟县四姑镇),迁徙频繁,子孙分布极广,分别居住在四姑镇街,大吴家湾(曹门吴)、李氏畈、田布洼、高家边、畈吴家、上店、王家田、蒋家田、肖家湾、庞家田、左家田、刘家河、胡家林、各家田、吴家岔、江家边、龚家边、楼巷,竹林、易家寺、易家田,万家龙、火石头、枫景树洼,羊角新湾、河口镇街;吕王镇卢家岗、新庙、吴家庙、河西等处;桥店吴家洼、吴家河、桥边、张寺田;红安七里坪镇贡吴家河,吴家院墙,高桥乡陶胡家,上新集镇陈家田、陶家边、桐柏街;黄陂区祈家湾、吴家墩、塔耳官木堂、木兰乡张仕冲、吴家畈、吴家洼;河南新县陈店乡的大吴家、细吴家,箭河乡吴河、三石门,新集镇江淮岭,陡山河乡街、连塘岗,千斤乡大吴湾、细吴湾、吴家洼、大庄、四方洼、吴大塘、萎子洼、方湾、河西、吴家山、范洼等,卡房乡的吴油榨、吴河、吴洼;沙石铺吴大塘,苏河乡的吴湾、姜岩、陈洼、谭家楼;光山县南向店街河西,宋洼、晏洼、北陈畈,清塘河、陈畈、杨树洼,河棚乡帅洼村等地;罗山县庙仙乡、吴家店,山店乡小罗湾、余湾、学堂塝;信阳市平桥区刘洼、吴老湾、马岗、牌坊、两庙、银钱等处;大悟宣化镇街道、河棚、新店村吴家店、红石岩、朱家庄、胡家庄、松泉寺、兴隆塝、爽墩河及杨兵村新桥,黄站乡;江苏省溧阳市上兴镇余巷村林业自然村,溧水县永阳镇中山村和云鹤乡杭村社区等地;荣三公其后裔约有四万余人,下传三十余代。

注:荣三公第四孙吴金+鬼 (五世)后裔,八届谱载迁居河南固始县和黄陂县伏马山失考;第五孙吴铫(五世)两子(伯億、伯恭),谱载早年迁徏光山、罗山县聚居年久失考,实属憾事。

 季,荣四公支系:公赐封通议大夫,留守家园,久居黄陂长堰,去世后葬黄陂白龙山下西二里许龙岗店,其后裔亦聚居在黄陂区王家河镇长堰境内,当地有吴姓十八塆“吴半边”之称。主要有竹园吴、吴家楼、解家吴、五通口、高车畈、萝卜塘、吴家岗、阴阳洞、吴家林口、耀洲洼、太子寺、吴家台、吴家墩、罗陈吴、王永号、三店门、周辅岗、吴家湾、长领岗、上湾吴、吴家院、上张吴、吴家凹下塆,木兰乡仙台村吴家洼等地;稊归县营盘、老屋门;

清末至民初,战祸连年,荣四公后裔不少人外迁。据老谱载:湖北秭归县营盘、老屋门;红安县东界嘴洼(界匠岔)、三里岗、紫云乡丁家边、觅儿寺镇吴家岗,檀树岗乡汪家村;应山县吴家店,随州高城、小龙店;麻城市乘马岗乡大河铺村徐湾:河南罗山县南李店、竹竿乡、潘新店;庙仙乡柴乡村麻庄吴,莾张乡郑笼、胡家楼、蔡店,天湖板桥、蒋家寨、史河;正阳县潘店乡、大林乡、桐中乡、吕河乡;新县新集镇吴岔、汪岔,苏河乡街,新光村沟吴池,汪伟沟、马安山村等,吴陈河乡吴尖山;光山县文殊寺、天灯龙洼、南向店乡稻场岗,董湾村马冲、小金湾、晏洼、北步岗严湾、,南王岗乡吴大湾、邱店,翁湾、花山称儿咀,杜瑰村许桥、北吴洼,杨墩乡韩楼村吴底下、大甘庄,裴湾、陈湾南张洼、大朱洼,张寨村小李湾;晏河乡熊畈村潘家畈、胡楼村、万湾村杨洼、秦洼村成店,刘畈村田圃湾、孔湾;文殊乡朱山村、赵湾村,城关闸山店村天堂畈、裴塘埂,泼河镇椿树店刘湾、蔡湾、雀村店肖湾;殷棚乡土楼村吴湾、黄洼,长安村吴湾、五岳村旱池冲,罗陈乡陈岗;汝宁()府,信阳市南湾乡,平桥镇东吴老湾、十八里等地;淅川县西坪;陕西省洛南,商南县太平店,雒邑等地。荣四公后裔现有近五万人,下传三十余代。 

注:

1、荣一公后裔建造的吴氏南三曹门在红安县南的吴家湾,荣二公后裔建造的吴氏四角曹门在新县箭厂河乡竹林村,荣三公后裔建造的吴氏曹门在大悟县四姑墩大吴家湾。

2、部分迁居海外和外省的宗亲很多不知道自己的上祖在哪里?原因有:迁往外省和海外的宗亲一是没有留存宗谱,二是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前后文革时期破四旧”时族谱被收缴烧毁,三是外迁后由于年代久远,上祖又没口口相传,且居住地名更新,四是早年战乱,通讯不发达等。

3、整理编辑万七后裔各支系史料,是基于自己的责任,由于本人文化水平有限,很多历史问题,因年代久远和社会的变迀,“四荣” 各分支后裔聚居地搜集不够完整,记述不够全面,个别地名或不够准确,故此难免出现误差,请宗亲们予以多包含,更正和充实。

  

始迁祖武德将军万七公第二十二世孙:吴隆繁整理


顶一下0
踩一下0

上一篇:延陵吴氏谱叙

下一篇:湖北来凤县吴氏统谱

我也想在此上传信息资料或寻根>>>


●声明: 本站属非营利性纯民间公益网站,旨在对我国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为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文化做一点贡献。所发表的作品均来自网友个人原创作品或转贴自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如果涉及到您的资料不想在此免费发布,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全部资料都为原作者版权所有,任何组织与个人都不能下载作为商业等所用。——特此声明!

请留言

共 0 条留言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留言,赶紧来抢沙发吧~

wurongxiang 个人文集

【随机内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