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氏在线-吴姓网-世界吴氏宗亲联合网-族谱家谱-寻根-走在乡间的小路上靖州古锹里历史上的教育_吴氏在线-吴姓网-世界吴氏宗亲联合网-族谱家谱-寻根-走在乡间的小路上

靖州古锹里历史上的教育

2023-12-24 作者:吴展团 来源:原创 浏览:4773

锹里是一片神秘而神奇的土地,指湘西南与黔东南交界地带相对封闭的偏远山区,是苗族五大支系之一的“花苗人”的主要聚居区。相传这里有33锹,分布在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只有3锹,其余的在靖州周边区域。

光绪《靖州乡土志》卷2释:“苗里,俗名锹里。”又:“锹里,在州治西,距城五十里,东界由一里、由二里、寨市、中洞,西界贵州锦屏,南界贵州开泰(黎平),北界贵州天柱”。

所涉地域包括以今天靖州为中心,西至贵州天柱远口镇,锦屏劳坪、三江、铜鼓、敦寨,南及黎平隆里镇、高屯、黄柏和通道弄冲、播阳、临口、木脚,东部及城步长安营、绥宁东山、乐安、寨市、黄桑坪,北至会同广坪、地灵等湘黔两省八县中的许多自然村(镇)落。面积1000多平方公里,人口10余万。

锹里的核心区域在靖州境内,包括大堡子、藕团、平茶、新厂等乡镇大部和三锹乡全部,主要有枫香、菜地、地妙、元贞、凤冲、小榴、地笋、潭洞、新街、老里、高坡、高营、棉花、地祥、江边、岩寨等苗侗村寨。

习惯上,靖州的锹里分为上、中、下三锹,地势较高的为上锹,较低的为下锹,中间相连的便是中锹。同时,又有山上、山下的说法,老里、新街等在山爬界上边的村寨称之为山上,菜地、地庙等在山爬界下边的村寨统称为山下。面积约580平方公里,住有3万多花苗同胞。

锹里是一个区域性的地名古称,是解放前及解放初期对靖州境内湘黔边境与贵州省的黎平、锦屏、天柱三县交界处苗区的统称,时至今日已只成为一种记忆了。

关于锹里,曾有不少专家学者介绍过这里的风土人情,笔者也多次在文章中提及,今天只谈谈古锹里历史上的教育。

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少数民族地区落后都是残酷的现实,尤其在教育方面更是没有培养出几个文化人,所以少数民族地区在封建社会时期被称为“蛮夷之地”。

这是因为这些地方长期受地势偏远、经济落后、“外人欺压”等因素造成的,导致教育发展方面存在诸多问题而一直得不到有效解决。

锹里地区也是如此,千百年来就没有出现一个载入史册的文化名人。

历史上,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以及从明代起历代统治者对湘黔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的封锁和隔离,即“铜不粘铁,苗不粘客(汉族)”,使得生活在这里的人们能够拥有较长时间的自由发展,从而创造并传承了独具特色的锹里文化。

这里,拥有苗族歌鼟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拥有我国最早的地方性婚姻法规古碑刻等重要文物,还有芦笙节、姑娘节、赶歌场、苗族服饰等一大批传统文化。

靖州自古就是苗族、侗族和其他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被历代封建王朝称为“蛮夷”“蛮荒”之地。

宋宝庆年间,兵部郎中权工部侍郎魏了翁谪居靖州,建鹤山书院于纯福坡上讲学,也开始将汉文化传到了以苗族和侗族为主的锹里地区。

但在古时,锹里人民长期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文化教育比其他地区要落后得多。据统计,封建王朝时没有一个举人,民国时期没有一个大学生,文盲占总人口的95%以上。

锹里苗侗人民学文化是从清乾中叶开始的。当时,清王朝为了从精神上征服“蛮夷”,对边远山区的少数民族采取“以柔代刚”“以夷制夷”的策略实行“教化”。因此,锹里就有了学亭。

据嘉庆十四年已巳岁凤冲学亭碑文记载:嘉庆十二年正月岁次丁卯,凤冲建立学亭,同年四月初四日被土匪烧毁。嘉庆十四年,吴昌期、吴德任、吴华昌等七十四人捐款(最多捐银三两三钱,最少捐银三钱)复修。

这,便是锹里人民最早读书的地方。

铜锣段吴文茂(又名吴增茂、苗族)于嘉庆年间拜靖州李宗师为师求学,成为下锹第一个识字的人,以后便终身以教书为业,播惠后代。

道光十九年,知州宋晏春出于怀柔少数民族的需要,每届科考,给锹里苗侗童生“六名学”的优惠(上、中、下锹各二名)。从此,苗乡侗寨自筹经费办私塾,开始有了读书风气(学汉文、学汉礼)。

下锹吴运琳(字瑶锋、吴文茂之孙),自幼刻苦读书,成为锹里的第一个秀才。他的长子吴会机(字奇生)一生苦读,在运琳的培养教育下,也考上了生员。

据铜锣段《吴氏族谱》记载:吴运琳在凤冲、贵州大同教书多年,足迹遍及锹里各寨,曾为《靖州十景》题过诗词。

道光二十七年次岁丁未,凤冲出了一个“闷秀才”吴昌美。吴昌美自幼好书法,练得一手好字,曾为靖州“报恩寺”题写门匾。

上锹滥泥冲(新街)第一个识字的人是李学再。当地吴姓家许凑集资金办私塾,拜李为师,出了第一个秀才吴松珠。

从此,每届科考,童生都先到李氏堂前敬拜和回俸。光绪丙午科,杨正明、吴仁贵考上了秀才。

据湖南省图书馆《教育志初稿》记载:光绪十七年九月,唐平章在三江溪(今藕团康头寨)创办义学一所,学生二十三名,经费由地方富户捐银二十两。光绪十八年二月,中锹吴念虚在黄柏寨(今三锹乡菜地村)创办义学一所,学生四十六人,募捐经费银五十两。吴念常,地庙人,光绪十九年考上秀才,一生从事教育,深受苗侗人民敬仰。

古锹里,二十四寨,上下二百余里,数千苗侗同胞,虽然也有可造之材,但由于清王朝出于“以夷制夷”的目的,不给予深造的权利。

比如,下锹潘学赞,聪明伶俐,十二岁时考上了秀才,以后就失去了应试的机会,他对此愤恨不平,告了三年状,州府回批:你们少数民族只能考秀才,不能考举人、拔贡,如果考取了举人、拔贡,封了官司,就要造反。

原来,知州宋晏春给锹里“六名学”的优惠,从来不是为了真心改变锹里的落后状况,只不过是为了使锹民能听懂看懂汉官的旨意,俯首是从,以维持其统治地位而已。

从历史遗留的各式碑文考证,古锹里的苗侗人民学习文化,到今天才有二百余年的历史。两百年前,锹里苗侗祖先的墓碑均无碑文,自从得了“生员”学位以后,墓碑上才有了碑文。

从中可以看出,古锹里之所以教育落后,人才稀少,其中的原因不言而喻!

顶一下0
踩一下0

上一篇:这一整个冬天

下一篇:打破了寂静的梦境

我也想在此上传信息资料或寻根>>>


●声明: 本站属非营利性纯民间公益网站,旨在对我国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为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文化做一点贡献。所发表的作品均来自网友个人原创作品或转贴自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如果涉及到您的资料不想在此免费发布,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全部资料都为原作者版权所有,任何组织与个人都不能下载作为商业等所用。——特此声明!

请留言

共 0 条留言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留言,赶紧来抢沙发吧~

吴展团 个人文集

【随机内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