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氏在线-吴姓网-世界吴氏宗亲联合网-族谱家谱-寻根-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寻根历程_吴氏在线-吴姓网-世界吴氏宗亲联合网-族谱家谱-寻根-走在乡间的小路上

寻根历程

2024-04-22 作者:吴秉县 来源:原创 浏览:320

       鳌山吴氏寻根工作开始后,修谱理事会由世矿会长牵头,通过整理《鳌山吴氏宗谱》第二次修谱文献,第一世到第七世的葬地主要在泾县,祖茔相对集中在“皂角冲”。第三世有迁到无为、六安,第六世有葬地在宣城。所以,经过列表分析,确定寻根区域重点是泾县和宣城,同时查找六安、无为的线索。

       鳌山吴氏宗谱记载,一世祖吴金宝公,“葬泾县钓鱼滩鹰嘴龟形”,“妣葬水南社横山”,鳌山吴氏第三次修谱理事会曾组织到泾县查访,由于区域名称变化大,当时未找到具体的地址,也无法确定本支的来源。

       泾县最知名的一支吴氏是茂林吴氏,是徽州地区的左台吴氏后代,世矿会长与左台吴氏的宗长志贤是同行之交,志贤最初认为,鳌山吴氏可能是左台吴氏迁出的“宛陵派”一支,经多方联系,查访未果。

       2018年10月,鳌山吴氏第三次修谱理事会会长世矿、副主编业申通过泾县政协文史委员、泾县吴氏文化研究会会长吴小元宗亲,得到了一幅20世纪80年代的泾县乡镇地图照片,照片中“皂角冲”、“横山”地名均有,在今泾县榔桥镇。

       横山是鳌山一世祖妣姚氏的葬地,当地属水南社,经查当地泾川(洪村都)倪氏、泾川徐氏、泾北汪氏各谱,此地明朝时确有吴氏分布,但与鳌山吴氏没有联系。又针对宣城吴语地区“吴胡”不分的情况,重点查询了当地《泾川西阳胡氏宗谱》,查找一世祖吴金宝公的线索,明朝早期胡、吴、汪姓大量姻亲关系,但无直接记载。

寻根历程

(图左下有皂角冲  东北方向有横山)

       由此地点确定,鳌山吴氏一世祖金宝公及本支前几代葬地真实方位无疑,此山为举山。

       一、泾县祖地洪村和举山

       查道光年代《泾县志》,举山,清朝时属于丰乐乡。横山,清朝时属于义上乡。

       现今的泾县榔桥镇,辖有举山村和祝园村,有洪村组。河对岸的黄村镇有一个村庄,也叫洪村庄。而下文所述《石匮吴氏族谱》记载的祖地,初迁入称“祝延村”,后来就居“洪村”。举山村皂角冲、浙溪村洪村组、祝园村,自然成为查找的重点区域,因为举山是先祖葬地,祝园村、洪村组是族人居地。

       寻根工作重点是找到鳌山吴氏在泾县的先祖,联系到此支后人,找到宗谱记载。但,寻访工作非常艰难。

       副主编吴业申通过联系同期从泾县迁入桐城的麻溪、马埠、豸岭、吴家嘴吴氏,寻找从泾县迁入的资料,遍查泾县茂林、乔吴、泾川、延陵等等吴氏各谱,找到关键记录“皂角冲”,得知此地于明初迁出一支石匮吴氏,并于清朝中后期修谱。于是,从美国犹他州家谱图书馆下载了缩微胶卷复制件,共八个影印卷。此后不久,国内农村家谱库内也有收录,可以线上阅读,由华中师范大学提供资源。

       此谱名《石匮吴氏族谱》,1848年修,分《旧编》与《正编》两部分。记载了石匮吴氏是从祖地“祝延村”(洪村都祝延村)迁出,与鳌山吴氏是同一先祖。石匮吴氏一直管理这片祖坟山。当时的土地业主叫吴元泰。

       经过专家吴小元宗亲确认,在吴小元会长的指导下,查找焦点落于这支石匮吴氏,并通过石匮吴氏,从地理上定位了先祖葬地、族人居地。

       最初,通过反复推算生年、世代对接、字辈对接,列表对比提出各种疑问,最终确定了全部世系来源。

       寻根过程中,身为泾县吴氏文化研究会会长、政协委员的吴小元宗亲,还详细查阅了泾县西吴吴氏、瑶园吴氏的家谱资料,努力从中查找吴金宝公的线索。西吴吴氏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修谱,在泾县及周边反复迁徙,与鳌山吴氏先祖有相似之处,后聚居在一个自然村。瑶园吴氏是由贵池迁入泾县,吴小元会长收藏了绝版家谱,据此排除了其与鳌山吴氏的关系。

       寻根工作中,对泾县各支吴氏进行了近乎地毯式的搜寻,唯有清朝吴开甲手本《吴氏谱系考》以及支谱错记先祖、丞相吴潜为“宛陵派”(宣城城区的一支,新安左台吴氏分支),其他没有发现直接记载吴金宝公的线索。《吴氏谱系考》另一处茂林吴氏,有吴金宝、吴金枝兄弟,其叔父吴守吝迁桐城,其祖父吴承锴,就安葬在桐城大关镇区金山墩,是一处大墓,距离桐城鳌山吴氏二房居住地,不足七八里,后查茂林吴氏谱,排除其与鳌山吴氏的关系。

       确定祖源之后,又经与泾县当地镇联系,找到皂角冲在马渡村,相关祖地在祝延村和星潭村。

       至此,泾县祖地得以确定,佐证谱牒也收集完成。

       二、从《石匮吴氏族谱》查寻丙二公后代

       《石匮吴氏族谱》修于道光二十八年,有宋朝丞相吴潜复修谱记的手抄本,由吴潜嫡孙所存,作为其宗族来源,吴潜是宁国唯一的状元丞相,该古谱为两卷,称《来苏吴氏谱》,最后一代记录为吴姓始祖泰伯第76世孙,多为1250至1260年出生。这支迁泾县始祖吴节泮,是吴潜的曾孙。

       除吴潜所修的宋谱外,《石匮吴氏族谱》正编共有6卷。卷一为序文、溯源表。卷二为吴彬和、吴仲健分支。卷三为吴容和分支。卷四为吴政和分支。卷五、卷六为记、赞、祖坟等附记,“皂角冲”就是其中一处,是鳌山吴氏的祖茔地。

       资料显示,其一,丙二公居住在泾县举山吴村;其二,丙三公后代“昌”“祥”与鳌山吴氏字派一致,丙三公后代谱中缺少了最关键的三代;其三,谱中有隶一公,列在丙三公的下一代,不知所属,也没有后世记载。针对以上三个疑问,先排除没有记载后代的隶一公,分辨鳌山吴氏是丙三公、还是丙二公后代成了重点问题。经查,丙三公一支葬地均不在祖地,据此初步推定鳌山吴氏是丙二公后代,也能排除非子嗣关系。《石匮吴氏族谱》还明确记载了“丙二公支下祖”葬地。

       《石匮吴氏族谱》卷一记载,其家族一世祖丙三公,原名吴南三,明朝洪武年间由洪村都祝延邨(即今泾县榔桥镇马渡村)迁到石匮里。第二世迁枫坑的吴张孙、迁宣城的吴原庆列为附编,而吴丙一(原名南一)、吴丙二(原名南二),则加了一个“谨按”,以“异日两处”记实为由,均不记载。也就是说,石匮吴氏只记载了吴丙三其中一个儿子的后代。

       泾县吴氏文化研究会吴小元会长推断,举山吴村丙二(或丙一)已修有谱牒,不需要再记载。事实证明了吴小元的说法,副主编吴业申于2019年从香港天马有限公司出版的《中华吴氏大统宗谱》中,找到了丙二公后代,这一支迁江西都昌县,修有宗谱。至此,鳌山吴氏寻根有了结果。

       副主编吴业申通过江西省文化联合会,联系了江西《都昌吴氏大统宗谱》的主编吴柏初老先生,吴老2006年修成此谱,但遗憾的是,没有找到丙二公后代当年提供的原谱。都昌县姓氏文化研究会也提供了《都昌吴姓》、《都昌吴氏志》,但没有丙二公后代信息,只有同名者“吴丙二”的内容。

       重阅了江西都昌县内的7支吴氏资料,后又扩大范围,进而查阅了29种江西吴氏谱。他们各支多数在本世纪初参与过《中华吴氏大统宗谱》的修谱。

       东至县原党校校长吴仲奇老先生,是2003年左右《中华吴氏大统宗谱》的主编之一,编写过《中华吴氏至德纪考》,大统宗谱中,关于丙二公的记载是明确的。由于信息来源太繁杂,涉及全国,通过这条线索寻找原谱,也没有进展。丙二公后人从泾县迁到江西,资料是2003年之前由江西省都昌县吴氏提供的,由此可以确定,江西省都昌县记载丙二公一支的宗谱目前还保存在某个地方。但2020年4月联系吴仲奇老先生,吴老答复是“丙二公谱,是当年都昌县一支提供,没有金宝公记载”,至此,寻访古谱工作再次进入停顿。

       寻根难,寻一本古谱更难。虽然我们没有直接找到“丙二公谱”的古谱,但是值得欣慰的是,“丙二公谱”在2003年左右还存在,没有灭失。

       三、泾县吴氏先祖由宣城迁入泾县的情况

       《石匮吴氏族谱》序文中记载,石匮吴氏由宣城来苏乡迁入,称宣城先人为“来苏吴氏”,元朝迁泾县。洪武二年(1369年)由洪村都因家祸,在泾县甄塘避居了七年,洪武九年(1376年)在溪头都石匮库定居。

       《石匮吴氏族谱》记载,石匮吴氏一世祖吴丙三的父亲吴珍四,“公迁泾后,于元皇庆元年(1312年)始居洪村都祝延邨,至明洪武二年(1369年,朱元璋建国的第二年)因避查勘,欠纳秋粮家祸,同郑儒人携子南二、南三,改‘南’为‘丙’,徙居甄塘磡,遗子南一(丙一)在旧居,同族人遣谪云南口外为民······”。甄塘磡,在泾县城南。卷一又专门记载,吴珍四是大户,占有吴大山、吴小山,当年已交税1312石,仅欠1石7斗,被官员杨智陷害,赵万八密告之后,年过花甲的吴珍四外逃。

       在吴南三(又名丙三、丙安)的记载中,他们家人在甄塘躲了七年,“祸既解”,于洪武九年定居石匮库,还带了杨、刘、姚三姓的仆人。而记载吴丙二“居洪村都祝延村”原处。

       吴丙二回到洪都原居处,其兄吴南一全家“徒云南”了,是否留有后人?按当时的律法是不可能留下的。谱中有隶一公,列在二世祖之前,可能是吴丙一留下的后代,葬虎形地。

寻根历程

       卷后明确记载,石匮吴氏丙二公、隶一公(不明,或为叔侄关系)的祖山葬地就在虎形地,曾有石刻“石匮吴界严禁挖石”八字。而这正是鳌山吴氏前几代的葬地。记载了洪村都吴村屋后虎形地,图有“举山”二字。还记载了“后名皂角冲”之地为石匮吴氏吴旭宗支下三房、吴仲松支下的葬地,有8亩多田,2亩多地,另于康熙十五年,买吴翔孟18亩山地,另买有汪、戴、朱、郑姓地。可见此处面积不小。

       虎形地在当今X704县道旁边,可以通过网络电子地图查到。皂角冲可以通过当代的地图查到。

       另记载,虎形地附近“于道光二十年重修宗祠”,后人修者是谁?没有记载。

       石匮吴氏与鳌山吴氏的葬地一致,这是确定古代宗族的最关键要素,古代为私地,谱中对祖坟山“虎形地”,以及皂角冲的称谓记载,与鳌山吴氏第2至8世祖记载葬地一致。此地为石匮吴氏记载的丙二公属地,并明确记载“左圹葬吴村丙二公支下祖”,或为鳌山吴氏各房前8世先祖。

       记载“左圹葬吴村丙二公支下祖”,与鳌山吴氏前几世葬地吻合的事实,有力地证明了鳌山吴氏的族源。

       《石匮吴氏族谱》中记载康熙十七年(1678年)有手工辑录宗谱,雍正六年(1728年)建祠,在清朝盛世,说明同期鳌山吴氏先祖辑录宗谱活动大致在此时代,吴公廷香首修鳌山吴氏宗谱时,手抄的记录就是来自泾县这一片区域。

       明朝初年,泾县有大量人口迁出。元末(1368年)共有89233人,明朝建国24年后(1391年)有73952人,再过21年(1412年)只有46470人。共迁出25705户,迁出户数超过一半,迁出人口近一半。明朝的泾县人口一直在减少,至明朝后期(1619年),只留下5484户,户数减少了84%。鳌山吴氏的前几代,正是在明朝前150年内迁到庐江县的。泾县城东的洪姓、胡姓等大户也多数迁出。

       《石匮吴氏族谱》给了我们另一个数据样本,就是通过计算得出统计数值,每代人出生时差平均为27.18年。这个数据应该接近明、清时期的现状,与鳌山吴氏情况基本吻合,与宣城同宗情况也吻合。

       石匮吴氏传代数量,与鳌山吴氏也是一致的。

       泾县石匮的一世祖是吴丙三,吴丙二是鳌山吴氏泾县祖地的先祖,迁泾县始祖是吴节泮。

       四、寻祖“来苏吴氏”——宣城

       《石匮吴氏族谱》的前卷,明确记载了两个重要信息:一是本支是宋朝丞相吴潜的后代,吴潜亲自修有《宋许国公复修源流世谱》;二是泾县先祖是由宣城“来苏吴氏”迁来的,始迁祖吴佐。

       吴潜(1195-1262年),字毅夫,号履斋,查《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收集了吴潜的文集《履斋遗稿》,其中一篇为《吾吴氏宗谱跋》。文中,吴潜记载了自己的家族渊源:泰伯第65世孙吴佐,由姑苏迁入宣城白马山来苏乡,明清《宁国志》记载,此地后称兴贤乡,吴潜父辈迁宣城城西。

寻根历程

       《石匮吴氏族谱》把《宋许国公复修源流世谱》作为前卷,印有《延陵宗谱旧编》字样作为卷首,盖有“思范堂”印章。谱中世系表,详细地记录了从轩辕氏(黄帝)到本支吴氏第76世。其中,记载了第63世到第76世先祖的生辰,是十分难得的历史资料。

       寻根过程中,发现宣城市区及周边一带分布有吴潜家族后人。他们有的家谱记载,始祖是吴孟修(本支记为吴姓第69世),甚至记有“吴佐(本支记为吴姓第65世),字孟修”,世系记载不同之处较多。有的错误记载他们是新安左台(吴少微)的后代。

       其间,还联系了芜湖县七甲吴村的一支吴氏,得知他们是从宣城城南迁出,是我们的同宗,也在找前谱。通过沟通,使查找线索更明了。

       针对泾县《石匮吴氏族谱》与宣城《吴府族谱》、宁国《云梯吴氏宗谱》对先祖的记载不一致的问题,副主编吴业申联系了宣城的吴潜研究专家高生元老先生。高老提供了“宣城吴府吴氏”线索和部分家谱资料,其中的世系是经过明朝国史学家、书法家吴伯舆修订的。宣城《吴府族谱》是宣城吴潜府邸的后人编写,《云梯吴氏宗谱》是宁国旧官府所在地吴氏后人编写,有其地域优势,但缺点是两谱互相抄袭,最终接入了新安左台吴氏,丢失了“来苏吴氏”的祖源根本,修谱者手抄也有错误,出现了同一处生活的爷爷与孙子有同字,弟弟与儿子有同字。

       明朝国史学家、书法家吴伯舆(1557-1636年)是吴潜的第十二世孙,进士,曾在江浙做官,其家族修有宣城《吴府族谱》,相传他从江苏一带得到吴氏远祖家谱,吴伯舆、吴伯敬兄弟提出考略和修订意见,并补充了七代世系,作为后人参考。该谱系来源为:宣城谱在明朝中期吴宗周(吴潜第七世孙)编修时是以吴佐公一世;明后期吴伯舆在浙江发现《泥马渡吴氏宗谱》有宣城吴氏始祖吴佐(即孟修)的生卒时间及及其父吴仁寿以上七世是全的;泥马渡谱是宁国云梯吴仲修的后裔,据此修订了宣城《吴府族谱》,形成以新安左台吴氏的吴辣为先祖的一个支谱。

       至此,形成了泾县《石匮吴氏族谱》和宣城《吴府族谱》、宁国《云梯吴氏宗谱》两种世系表。

       高生元老先生主张宣城《吴府族谱》世系,并于2017年写成《许国公吴潜诗词文及年谱》一书,由团结出版社出版。副主编吴业申经多方考证,并依据谨慎原则,选用了祖地《石匮吴氏族谱》的世系,理由是宣城《吴府族谱》存在诸多疑问,本支是来苏吴氏后人,不是左台吴氏后代,并写作《吴潜家族先祖世系的分析考证》论文,以备后人继续研究。

       鳌山吴氏第三次修谱时,以泰伯第65世孙吴佐为来苏吴氏始祖,对接前谱为吴潜《许国公吴潜诗词文及年谱》。

       五、吴氏发源地——无锡

       来苏吴氏先祖吴佐,“郡庠生,生于后晋天福元年(936年)九月二十二日丑时,卒于宋朝天圣元年(1023年)十一月初二日。公享年八十有八。妣郑氏,生二子,全文、全武。公避乱由姑苏梅里,迁入宣城来苏乡。”根据谱载,吴佐出生在吴氏发源地——江苏无锡的梅里古镇。

       古代商朝末期,黄帝后裔古公亶父带领部落在岐山下的周原(今陕西岐山一带)定居下来。他有三个儿子:泰伯、仲雍和季历,季历儿子姬昌很有才能,亶父想让季历做他的继承人,那样就可传给姬昌。泰伯知道父亲的想法,为了让位,便与二弟仲雍带着家眷远走南方的吴越一带,建立了吴国。

       泰伯出自姬姓(轩辕氏),黄帝第十八世孙,泰伯没有儿子,他去世后,弟弟仲雍继立为吴君,仲雍下传三代到周章,此时周朝建立了,周章因不忘自己是周人后裔,故名为周章。周武王封天下诸侯,派人寻找泰伯、仲雍的后裔,由于周章已当上吴君,就因地正式封周章为吴国君,周章的弟弟仲被封虞国君。吴姓后人尊泰伯为开姓始祖,仲雍为生身始祖。

       孔子尊称泰伯为“至德”,后人称至德公,司马迁《史记》列《泰伯世家》为第一篇,无锡梅里有吴姓总祠。

       历史上,吴国国境位于今江苏、安徽两省长江以南部分以及环太湖浙江北部,太湖流域是吴国的核心。国都前期位于梅里(今无锡梅村),后期位于吴(今江苏苏州),是春秋中后期最强大的诸侯国之一,在吴王阖闾、夫差时达到鼎盛。

       吴国鼎盛时灭亡淮夷、徐夷、州来、巢、钟离、钟吾、邗等一众东夷之国和楚国属国而疆域大为扩张,成为东南霸主。吴国还曾击败郯、胡、沈、陈、许、蔡、顿、鲁,迫使楚国迁都。

       吴国出现过孙武、伍子胥等名将,以及王妃西施,诞生了《孙子兵法》,开凿京杭大运河。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践复仇吞并吴国。

       我们这一支的早期先祖,主要生活在无锡和苏州。直到当代,泰伯墓、仲雍墓一直保存完好。

       至德公吴泰伯是华夏祖先黄帝的第18世孙、吴姓始祖,我们的共同远祖是黄帝。

顶一下2
踩一下0

上一篇:寻根追源赞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

我也想在此上传信息资料或寻根>>>


●声明: 本站属非营利性纯民间公益网站,旨在对我国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为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文化做一点贡献。所发表的作品均来自网友个人原创作品或转贴自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如果涉及到您的资料不想在此免费发布,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全部资料都为原作者版权所有,任何组织与个人都不能下载作为商业等所用。——特此声明!

请留言

共 0 条留言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留言,赶紧来抢沙发吧~

吴秉县 个人文集

【随机内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