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有根,水有源。
每个人都想了解自己的身世,弄清楚自己的祖源,这是人的本能,天经地义的想法。
很多人想知道自己的祖源,在有生之年为自己,更是为自己的家族多少代人苦苦追寻的目标做一番尝试,来满足宗亲们的夙愿。
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其间的酸甜苦辣就不必说了,凡是经过寻根问祖和正在寻根问祖的宗亲都有体会,简要归纳如下,与大家分享:
一、要有一个志同道合的团队。
有几个甘愿为家族事业无私奉献,百折不挠的中坚力量。通过他们把家族成员动员起来,形成合力,一呼百应。
但族众人多口杂,良莠不齐,难免遇到阻力,不如意事常八九,有心理准备就是了。万不可放弃,放下就很难再拿起来。切记不可单枪匹马,意气用事,那样将会一事无成。只有融入家族之中,取得宗亲的信任和支持,才能达到目的。
二、要有科学的分析考证。
不要盲目的乱跑。耗费了时间,浪费了钱财。要根据始迁祖在当地的繁衍代数,确定始迁祖的大概生卒年代,在那个年代里历史上发生了什么大事,从历史背景看看当时全国大的人口走势,划定始迁祖大致的迁出范围。
有目的的与迁出地宗亲取得联系。最主要的是在当地查找庙碑墓志,查阅地方志,捕捉蛛丝马迹,寻找有价值的线索。
三、要有一部老谱。
在查找各地宗亲谱册时,要尽量找老谱册,因为新的谱册好多已经不全了。
在续修谱册时人们的一般概念是远简近详,增加一部分新的内容,就要删减一部分旧的内容,文字部分各地谱册有雷同的地方,删减了是可以的。
但有的谱册在世系部分也做了删减,把无后人续谱的名讳也删除了,特别是家族大了,想另立谱册时,把与本支无关的前辈名讳全部删掉,而其他支系又未续谱,就会造成空缺,对我们寻根造成极大的困难。
应该提倡双向互动,有谱册的家族把自己谱册中无后人续谱的名讳世系传到网上,便于寻根者对号入座。
四、不要先入为主 ,妄下结论。
在寻根过程中,往往存在急于求成的想法,凡有线索就马上认定,做出“差不多”、“有可能”的概念。
要想到在历史的长河中会发生各种各样我们料想不到的事件。尽一切可能大量收集资料,诸多不确定因素需要去认真研究,深入探讨、严谨考证。
因为家谱是历史的组成部分,而历史的本来面目只有一个,我们修家谱就是要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来不得半点马虎,更不能随意的胡编乱造。
如果我们草率行事,误下结论,就会事与愿违,适得其反,上对不起祖先,下误导了后人。因此,一开始就要确定自己的目标,那就是寻根,就是找祖源。找到了祖源,目的就达到了。
五、要把当事人放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中考虑。
比如交通环境,当事人不可能一步到位,必然有一个漫长的迁徙过程,途中也可能始迁祖已经不在,落到当地的也可能是他的后人。
因此在计算繁衍代数时留有充分的余地。
再比如文化和语言环境,会出现姓名的差错,音同字不同,字体相近发音不同等现象。还有就是有俩个名字,谱名和小名,出生时父母给起个乳名(小名),但入谱时为了规范字辈,家族给起的谱名,谱名一般不用,迁徙之后,当事人记不起谱名,以乳名或者别名落户。你能找到的可能是谱名,要通过相关资料反复比对确定是否为同一个人。
六、在续谱过程中,采取先续谱后连宗,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方法。
先续谱有两个好处,一方面积累大量资料,另一方面可以吸引更多的宗亲关注家族事业,为连宗做好充分的准备。
再者,续谱的涉及面小,耗时较短,仅本家族就可以完成,而连宗牵涉面大,耗时较长,难度太大,不能因为连宗未果就让修谱搁浅。
在修谱过程中往往为没有详细完整的资料而感叹,埋怨自己的祖先没有给我们留下一些可供参考的资料。
如果你现在不抓紧修谱,后人再有孝心,再有能力,也是枉然。
所以,决不能因为自己的失误而给后人留下遗憾和困惑!
综上归纳三点:
一、修谱莫攀附富贵,乱认祖宗,免后辈蒙羞,外人耻笑;
二、渊源脉络要分清晰。即使暂时无有线索,也不要乱编。做个忠实的记录者。族谱、史书、地方志三者合一才最有说服力。
三、自愿、无悔。纵然劳苦功高,也要淡泊名利。让历史去记载,不是自己去书写历史。自然,人就心气通顺,坦然自若。
顶(1) |
踩(0) |
上一篇:祠堂的存在对我们还有什么意义
下一篇:完整的家谱编撰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