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南亚,有一种捕猴子的陷阱。猎人把椰子挖空,放上猴子爱吃的食物,在上面开一个小洞,绑在树上。
猴子闻香而来,爬上树,从洞口伸进去抓食物。结果,抓食物的手攥成一团比洞口大,便拿不出来了。
当猎人赶到,猴子不愿舍弃诱惑,只能被捕获。
猴子其实完全能够逃脱,之所以被捉,正是因为被自己的执念所俘虏。
做人也一样,心中的欲念易使我们放不下,内心的执着会让我们受束缚。
有些人为何活得那么痛苦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放不下。一个人如果放不下执念,放不下欲望,定会为其所累,受其所害。
人生都是一场修行,是福还是祸,是好还是糟,只源于四个字:放下执念。
执念,之所以为成为执念,大概是因为坚持,或者固执。
诚然,改变自己并成就自己,需要有为之奋斗一生的信念,然而又必须随着事情的发展不断地调整和变化。否则,就成了一种执念,不仅不会对自己有利,反而让自己受损。
就像故事中的猴子一样,猎人为什么能够设计出这样的陷阱来捕捉猴子,就是由于了解到了猴子的弱点,即执念。
获取食物固然很重要,但是面对危险与自由,获取食物就应该放在其次,而猴子偏偏拥有这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执念,所以才屡次被捕捉。
当然,放下并不等同于放弃,而是放下多余的、恶意的、悲伤的、无益的事物,是为了腾出更多的空间装下其他必须的、有用的东西。
很多人一心想要改变自己,要么是一味的只看重结果,要么是期待自己有所变化,这都可能会成为你生命中的一种执念、一种负累。
放得下,才能再提起。你越是云淡风轻,反而越是海阔天空。
目之所及,皆是回忆;心之所想,皆是过往。无能为力的事,当断;注定无缘的人,当舍;无益的执念,当离。
人生一世,牵绊太多,让我们学着抛弃一些不必要的东西。放下执念,才会回归安宁,才能轻装前行,才有更好的遇见。
顶(1) |
踩(0) |
上一篇:回不去的故乡,化不了的乡愁
下一篇:再好的东西,不用就是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