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吴氏人物 > 历史人物 ◇公益性民间网站,传承优秀文化,发扬泰伯精神

吴潜传

吴 潜

【字毅夫、毅文,号履斋】

  南安吴潜墓。
  状元及第。
  迁尚右郎官,授直宝章阁、浙东提举常平不赴。
  改吏部员外郎兼国史编修、实录检讨,迁太府少卿、淮西总领。
  迁太府卿兼权沿江制置、知建康府、江东安抚留守。
  历秘阁修撰、权江西转运副使兼知隆兴府、主管江西安抚司、太常少卿。
  右文殿修撰、集英殿修撰、枢密都承旨、督府参谋官兼知太平州。
  权兵部侍郎兼检正。
  历官至知绍兴府、浙东安抚使(历任地方官。吴潜与庆元府。)
  迁同知枢密院兼参知政事。
  参知政事、右丞相兼枢密使、崇国公。
  左丞相、庆国公、许国公。
  谪循州安置。
  卒。
  身后。
  诗词成就。

  吴潜(1195—1262年),字毅夫,又字毅文,号履斋,南宋·安徽宁国府宁国县(今宣城市所辖宁国市)人,生于1195年。《义门吴氏谱》中称吴潜为:“宋贤相、状元、左右丞、吏兵工三部尚书、枢密使、封金陵郡侯、金陵郡开国公、加崇国公、庆国公、改封许国公、赠少师。”原葬广东循州(今广东龙川西),后迁葬泉州南安县。

  《宋史》有传。

南安吴潜墓

  吴潜卒后原葬广东循州,后来其子孙迁居福建,将其灵柩迁葬南安县东田芹山湖尾山下。墓呈“也”字形,当地世称“也字墓”。

  迁葬时,还留有吴氏子孙护墓,至今西坑村还有几户姓吴的人家,就是当年护墓的后代。吴潜的四子分四溪,后裔散居南安、晋江,后来繁衍闽南各地乃至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闽南吴姓将其尊为始祖。

  2008年3月,纪念吴潜诞辰811周年特刊的定稿会在泉州召开。与会人员参观了泉州市区东观西台吴氏大宗祠。宗祠正厅有“状元宰相”匾额,就是为吴潜所题的。

  (参见《泉州人名录·吴潜墓》、《泉州祠堂·东观西台吴氏大宗祠》)

状元及第

  吴潜出生在名宦之家,其曾祖、祖父、伯父、父亲均是当朝名儒。父亲吴柔胜乃程、朱理学的饱学之仕,治学极为严谨。

  嘉定十年(1217年),吴潜廿三岁时参加科举考试,高中进士第一,成为宁国1300年科举考试中唯一的状元。初授承事郎、签镇东军节度判官,改签广德军判官,历秘书省正字、校书郎、添差通判嘉兴府权发遣嘉兴府事、朝散郎、尚书金部员外郎。

  《宋史·卷418·列传177·吴潜》:

  “吴潜,字毅夫,宣州宁国人。秘阁修撰柔胜之季子。(兄吴渊)

  嘉定十年进士第一,授承事郎、签镇东军节度判官。改签广德军判官。

  丁父忧,服除,授秘书省正字,迁校书郎,添差通判嘉兴府,权发遣嘉兴府事。

  转朝散郎、尚书金部员外郎。”

迁尚右郎官,授直宝章阁、浙东提举常平不赴

  绍定四年(1231年),吴潜迁尚右郎官。又授直宝章阁、浙东提举常平,不赴。

  《宋史·卷418·列传177·吴潜》:

  “绍定四年,迁尚右郎官。

  都城大火,潜上疏论致灾之由:‘愿陛下斋戒修省,恐惧对越,菲衣恶食,必使国人信之,毋徒减膳而已。疏损声色,必使天下孚之,毋徒彻乐而已。阉官之窃弄威福者勿亲,女宠之根萌祸患者勿昵。以暗室屋漏为尊严之区,而必敬必戒,以恒舞酣歌为乱亡之宅,而不淫不泆。使皇天后土知陛下有畏之之心,使三军百姓知陛下有忧之之心。然后,明诏二三大臣,和衷竭虑,力改弦辙,收召贤哲,选用忠良。贪残者屏,回邪者斥,怀奸党贼者诛,贾怨误国者黜。毋并进君子、小人以为包荒,毋兼容邪说、正论以为皇极,以培国家一线之脉,以救生民一旦之命。庶几天意可回,天灾可息,弭灾为祥,易乱为治。’

  又言:‘重地要区,当豫畜人才以备患。论大顺之理,贯通天人,当以此为致治之本。’

  又贻书丞相史弥远论事:一曰格君心,二曰节奉给,三曰振恤都民,四曰用老成廉洁之人,五曰用良将以御外患,六曰革吏弊以新治道。

  授直宝章阁、浙东提举常平,辞不赴。”

改吏部员外郎兼国史编修、实录检讨,
迁太府少卿、淮西总领

  改吏部员外郎兼国史编修、实录检讨,迁太府少卿、淮西总领。

  《宋史·卷418·列传177·吴潜》:

  “改吏部员外郎兼国史编修、实录检讨,迁太府少卿、淮西总领。

  又告执政,论用兵复河南不可轻易,以为:‘金人既灭,与北为邻,法当以和为形,以守为实,以战为应。自荆襄首纳空城,合兵攻蔡,兵事一开,调度浸广,百姓狼狈,死者枕藉,使生灵肝脑涂地,得城不过荆榛之区,获俘不过暧昧之骨,而吾之内地荼毒如此,边臣误国之罪,不待言矣。闻有进恢复之画者,其算可谓俊杰,然取之若易,守之实难。征行之具,何所取资,民穷不堪,激而为变,内郡率为盗贼矣。今日之事,岂容轻议。’

  自后,兴师入洛,溃败失亡不赀,潜之言率验。”

迁太府卿兼权沿江制置、知建康府、江东安抚留守

  迁太府卿兼权沿江制置、知建康府、江东安抚留守,端平元年(1234年)以直论忤时相被罢奉祠。

  《宋史·卷418·列传177·吴潜》:

  “迁太府卿兼权沿江制置、知建康府、江东安抚留守。

  上疏论保蜀之方,护襄之策,防江之算,备海之宜,进取有甚难者三事。

  端平元年,诏求直言,潜所陈九事:一曰顾天命以新立国之意,二曰植国本以广传家之庆,三曰笃人伦以为纲常之宗主,四曰正学术以还斯文之气脉,五曰广畜人才以待乏绝,六曰实恤民力以致宽舒,七曰边事当鉴前辙以图新功,八曰楮币当权新制以解后忧,九曰盗贼当探祸端而图长策。

  以直论忤时相,罢奉千秋鸿禧祠。”

历秘阁修撰、权江西转运副使兼知隆兴府、
主管江西安抚司、太常少卿

  改秘阁修撰、权江西转运副使兼知隆兴府,主管江西安抚司;擢太常少卿。

  《宋史·卷418·列传177·吴潜》:

  “改秘阁修撰、权江西转运副使兼知隆兴府,主管江西安抚司。

  擢太常少卿,奏造斛斗输诸郡租,宽恤人户,培植根本,凡十五事。”

右文殿修撰、集英殿修撰、枢密都承旨、
督府参谋官兼知太平州

  进右文殿修撰、集英殿修撰、枢密都承旨、督府参谋官兼知太平州。

  《宋史·卷418·列传177·吴潜》:

  “进右文殿修撰、集英殿修撰、枢密都承旨、督府参谋官兼知太平州,五辞不允。

  又言和战成败大计,宜急救襄阳等事。

  贻书执政,论京西既失,当招收京淮丁壮为精兵,以保江西。

  权工部侍郎、知江州,辞不赴。请养宗子以系国本,以镇人心。”

权兵部侍郎兼检正

  《宋史·卷418·列传177·吴潜》:

  “改权兵部侍郎兼检正。

  论士大夫私意之敝,以为:‘襄、汉溃决,兴、沔破亡,两淮俶扰,三川陷没。欲望陛下念大业将倾,士习已坏,以静专察群情,以刚明消众慝,警于有位,各励至公。毋以术数相高,而以事功相勉;毋以阴谋相讦,而以识见相先。协谋并智,戮力一心,则危者尚可安,而衰证尚可起也。’

  又请分路取士,以收淮、襄之人物。”

历官至知绍兴府、浙东安抚使

  历任地方官

  此后,吴潜仕途变动复杂,基本上在地方上为官。历:庆元知府兼沿海制置使;改知平江府;授宝谟阁待制,提举太平兴国宫,改玉隆万寿宫;试户部侍郎、淮东总领兼知镇江府;改宝谟阁直学士,兼浙西都大提点坑冶,权兵部尚书、浙西制置使;进工部尚书,改吏部尚书兼知临安府,兼侍读经筵;授宝谟阁学士、知绍兴府、浙东安抚使,辞,提举南京鸿庆宫;授华文阁学士知建宁府,辞;转中大夫、试兵部尚书兼侍读,转翰林学士、知制诰兼侍读;改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改资政殿学士、提举洞霄宫;改知福州兼本路安抚使;徙知绍兴府、浙东安抚使。

  吴潜几度在地方任职,对平民教育都倾注了巨大的热情,为推动程、朱理学的发展和传播先进的中原文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宋史·卷418·列传177·吴潜》:

  “试工部侍郎、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使。

  改知平江府。条具财计凋敝本末,以宽郡民,与转运使王野争论利害。

  授宝谟阁待制,提举太平兴国宫,改玉隆万寿宫。

  试户部侍郎、淮东总领兼知镇江府。言边储防御等十有五事。

  改宝谟阁直学士,兼浙西都大提点,权兵部尚书、浙西制置使。申论防拓江海,团结措置等事。

  进工部尚书,改吏部尚书兼知临安府,乃论艰屯蹇困之时,非反身修德,无以求亨通之理。乞遴选近族以系人望,而俟太子之生。帝嘉纳。

  兼侍读经筵,以台臣徐荣叟论列,授宝谟阁学士、知绍兴府、浙东安抚使,辞。提举南京鸿庆宫。遂请致仕,授华文阁学士知建宁府,辞。

  丁母忧,服除,转中大夫、试兵部尚书兼侍读,转翰林学士、知制诰兼侍读。

  改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进封金陵郡侯。

  以亢旱乞罢,免,改资政殿学士、提举洞霄宫。

  改知福州兼本路安抚使。

  徙知绍兴府、浙东安抚使。”

  吴潜与庆元府

  庆元府原为明州,南宋·绍熙五年(1194年)宁宗即位,明年改元庆元,以明州为宁宗潜邸,遂以年号为名,升明州为庆元府,府治设在鄞县(今浙江宁波市区),是南宋重要军事重地。

  吴潜先后两次担任庆元知府。第一次是在端平(1234—1236年)间,带着工部侍郎的官衔,且兼任沿海制置使。第二次是在宝祐(1253—1258年)间,带着丞相官衔。吴潜驻庆元的时间较长,政治清明,政绩斐然。离任时,庆元百姓匍伏挽留,热泪相送。

  一是巩固边防。

  宝祐(1253—1258年)间,蒙古军觊觎南方,国势岌岌可危。吴潜以定海(镇海)招宝山为前哨,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军事措施。

  实行“义船法”。吴潜订立“义船法”,令三郡所属各县分别选出各乡里有财力的人,要求他们联合起来。“一郡岁调三舟,而有舟者五六十家,则众办六舟,半以应命,半以自食其力,有余赀,俾蓄以备来岁用。凡丈尺有则,印烙有文,调用有时,着为成式,其船专留江浒,不时轮番下海巡视。船户各欲保护乡井,竞出大舟以听调拨。旦日于三江合兵,民船阅之,环海肃然。”

  设军事戍守要塞。一是设“寨”。吴潜设永平寨于夜飞山,统以偏校,饷以生券,给以军舰,使渔户有籍而行旅无虞;设向头寨,外防倭、丽(高丽),内蔽京师。二是设“铺”。从定海水军的港口招宝山到舟山外洋壁下山,绵延百余里,每个重要岛屿之间都设“铺”,称“海上十二铺”,构成海上长城;内江则在“道头”之间设“铺”,称“江上五铺”。每铺筑有铺屋,派驻铺兵。三是立“烽燧”。每铺晚上分五次点燃烟火,互相呼应,如果看不到烟火,就用放炮代替。烽燧的传递分为三路,皆发轫于招宝山,一达大洋壁下山,一达向头寨,一达本府看教亭;从看教亭密传一牌,竟达辕帐。

  面对这样的“军民联防”,明·冯梦龙给予极高评价:“海上如此联络布置,使鲸波蛟穴之地,如在几席,呼吸相通,何寇之敢乘?”

  二是重视水利。

  它山堰位于宁波鄞江,是中国古代闻名于世的四大水利工程之一,至今仍发挥其阻咸、蓄淡、泄洪、引灌的水利功能。吴潜任浙东制置使时,修洪水湾塘三坝,外泄江潮,内增官池蓄水,为阻隔江河之巨防,成为它山堰的重要配套工程。另修“吴公塘”、大西坝、北郭碶、澄浪堰等水利工程。

  开庆元年(1259年),秋雨绵绵,河水上涨,称为“秋潦”。按规定,制置使直接控制各地水闸的开启和闭合,但提前放闸会浪费水资源,而延迟泄放又可能造成水灾,须等四乡的地保把水情报上来,才能决定何时放水。但四乡地保有的远在数十公里之外,早上徒步出发,要到傍晚才能到达州城。于是,吴潜雇了一条小船,直接摇到城外视察水情。回城时,吴潜忽然灵机一动:“城外的河流与城内的河流不是沟通的吗?那么城外和城内的水面应该在同一平面上,在这子城边上,就能察看平原的水位。”吴潜即拣了块石头,在上面刻上一条水位警戒线,作为开闸放水的标准线;然后推算了关闸闭水的标准线。又在两线之间画了一条虚线,以示正常水位。从此,在宁波城内平桥下设“水则”,以测算出各处水情,首席官员一看警戒线,就可下令开合水闸,不必再等四乡的地保报告。这三条线,是中国水利科技史上的重要发明,诞生了中国最早的水文观测站。

  宝佑四年(1256年),吴潜还重建宁波鄞西高桥,形成至今的规模,入选1998年的《宁波十大名桥》。高桥在建筑史、军事史、交通史、民俗史上都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三是重视平民教育。

  吴潜尤其重视平民教育,认为“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作时亭及诸生祠,先后有几千子弟入学,并给于穷苦学童以食宿的周给。一时家咏人习,学风蔚然。社会风气也得以大大淳化,“昔日荡无纪纲,而今粗知理法。”

  又主篡修编《四明续志》十二卷,成为了解宋、元时期边防、边贸、教育的重要历史文献资料。

同知枢密院兼参知政事

  《宋史·卷418·列传177·吴潜》:

  “召同知枢密院兼参知政事。

  入对,言:‘国家之不能无敝,犹人之不能无病。今日之病,不但仓、扁望之而惊,庸医亦望而惊矣。愿陛下笃任元老,以为医师,博采众益,以为医工。使臣辈得以效牛溲马勃之助,以不辱陛下知人之明。’”

参知政事、右丞相兼枢密使、崇国公

  淳祐十一年(1251年),吴潜入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淳佑十二年(1252年)以观文殿大学士、提举洞霄宫。淳佑十六年(1256年)授沿海制置大使,判庆元府。累章乞归,进封崇国公,判宁国府。还家,以醴泉观使兼侍读。

  《宋史·卷418·列传177·吴潜》:

  “淳祐十一年,入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

  明年,以水灾乞解机政。以观文殿大学士、提举洞霄宫。

  又四年,授沿海制置大使,判庆元府。至官,条具军民久远之计,告于政府,奏皆行之。又积钱百四十七万三千八百有奇,代民输帛,前后所蠲五百四十九万一千七百有奇。

  以久任丐祠,且累章乞归田里,进封崇国公,判宁国府。

  还家,以醴泉观使兼侍读,召入对,论畏天命,结民心,进贤才,通下情。帝嘉纳。”

左丞相、庆国公、许国公

  开庆元年(1259年),吴潜拜左丞相兼枢密使,封庆国公,后改封许国公。理宗封诰曰:吴潜“天资忠亮,问学渊深。负经纶致远之才,抱博古通今之蕴。指陈谠论既有保安社稷之谋,措置时宜尤着沥胆洗心之策。”

  《宋史·卷418·列传177·吴潜》:

  “拜特进、左丞相,进封庆国公。

  奏:‘乞令在朝之臣各陈所见,以决处置之宜。’

  改封许国公。

  (开庆元年,1259年)大元兵渡江攻鄂州,别将由大理下交址,破广西、湖南诸郡。潜奏:‘今鄂渚被兵,湖南扰动,推原祸根,良由近年奸臣憸士设为虚议,迷国误军,其祸一二年而愈酷。附和逢迎,媕阿谄媚,积至于大不靖。臣年将七十,捐躯致命,所不敢辞。所深痛者,臣交任之日,上流之兵已逾黄、汉,广右之兵已蹈宾、柳,谓臣坏天下之事,亦可哀已。’

  又论国家安危治乱之原:‘盖自近年公道晦蚀,私意横流,仁贤空虚,名节丧败,忠嘉绝响,谀佞成风,天怒而陛下不知,人怨而陛下不察,稔成兵戈之祸,积为宗社之忧。章鉴、高铸尝与丁大全同官,倾心附丽,躐跻要途。萧泰来等群小噂沓,国事日非,浸淫至于  今日。陛下稍垂日月之明,毋使小人翕聚,以贻善类之祸。沈炎实赵与之腹心爪牙,而任台臣,甘为之搏击。奸党盘据,血脉贯穿,以欺陛下。致危乱者,皆此等小人为之。’

  又乞令大全致仕,炎等与祠,高铸羁管州军。不报。”

谪循州安置

  景定二年(1261年),年近七十的吴潜因反对立赵禥(即后来的宋度宗)为太子,惹怒理宗,被罢相,先贬黜建昌军,寻徙广东潮州,授予化州团练使空衔,责循州(今广东省河源市)安置。

  《宋史·卷418·列传177·吴潜》:

  “属将立度宗为太子,潜密奏云:‘臣无弥远之材,忠王无陛下之福。’帝怒潜,卒以炎论劾落职。命下,中书舍人洪芹缴还词头,不报。

  谪建昌军,寻徙潮州,责授化州团练使、循州安置。”

  在循州,吴潜在东山寺创设“三沙书院”(又名“东山书院”),常偕士大夫、文人墨客在此讲学,并收取了过百余名学生,传播南宋理学,开启潮汕地区启蒙教育的先河。

  吴潜看到循州城常受东龙江(即东江上游)洪水威胁,东山寺北面和西边的大片农田亦十年九涝,便发动邑人修建了大路田防洪大堤。

  吴潜谪居循州不久,景定三年(1262年)五月卒葬循州。临终前,作《谢世诗》、《谢世颂》各三首。

  《宋史·卷418·列传177·吴潜》:“潜预知死日,语人曰:‘吾将逝矣,夜必雷风大作。’已而果然,四鼓开霁,撰遗表,作诗颂,端坐而逝。时景定三年五月也。循人闻之,咨嗟悲恸。”

  吴潜之死朝野震惊,时人写下不少哀悼、纪念诗文。

  关于吴潜之死,当时传说甚多。后来野史比较一致的说法是,贾似道惧怕吴潜东山再起,指派武臣刘宗申到循州当知州,暗中陷害吴潜。吴潜在循州暴卒,应是被刘宗申毒死的。

身后

  咸淳十年(1274年),度宗驾崩,恭宗即位,次年(1275年)改元德佑。

  度宗离世后,元军已攻占鄂州,太学生提议丞相贾似道亲征出战,但他根本不思抗击,一味求和,元·丞相伯颜责他不守信义,拒绝议和。德佑元年(1275年)在安徽芜湖鲁港丁家洲之战,贾似道不加抵抗,抛弃其统领的十三万精兵,乘小船逃走。南宋军队大败,军士死伤逃亡不计其数,舆论大哗;又元兵直逼京城临安,朝野一片震恐,要求杀贾似道以谢天下。在强大的压力下,谢太皇太后被迫将贾似道免职,但此举无法平息众怒,朝廷内外都坚决要求处死贾似道。谢太皇太后无奈,只得“谪似道为高州团练使、循州(今广东龙川)安置,籍其家”(《宋史·贾似道传》)。

  此事距景定二年(1261年)吴潜“授化州团练使、循州安置”仅隔不足首尾15年,故时人无名氏赋《长相思》曰:“去年秋,今年秋,湖上人家乐复忧,西湖依旧流。吴循州,贾循州,十五年前一转头,人生放下休。”

  贾似道最终没有走到循州,9月至漳州城南木绵庵,就被郑虎臣杀了。

  《宋史·贾似道传》:

  “福王与芮素恨似道,募有能杀似道者使送之贬所,有县尉郑虎臣欣然请行。似道行时,侍妾尚数十人,虎臣悉屏去,夺其宝玉,彻轿盖?行秋日中,令舁轿夫唱杭州歌谑之,每名斥似道,辱之备至。

  似道至古寺中,壁有吴潜南行所题字,虎臣呼似道曰:‘贾团练,吴丞相何以至此?’似道惭不能对。

  嵘叟、应麟奏似道家畜乘舆服御物,有反状,乞斩之。诏遣鞫问,未至。

  八月,似道至漳州木绵庵,虎臣屡讽之自杀,不听,曰:‘太皇许我不死,有诏即死。’虎臣曰:‘吾为天下杀似道,虽死何憾?’拉杀之。”

  或说,贾似道被贬循州,沿途百姓认为,他经过当地,将带来晦气,于是纷纷张贴檄文驱逐,狼狈不堪。

  或说,至漳州时,知府赵介如本为贾似道门客,竟设宴为贾洗尘。郑虎臣暗忖,潮汕贾氏门徒甚多,一旦入粤境,更难杀贾。因此出漳州城时,遂果断将贾处死于木棉庵内。赵介如闻之,前往哭祭道:“呜呼,履斋死循,死于宗申;先生死闽,死于虎臣。”

  或说,郑虎臣多次让贾似道自尽,贾似道不愿就死,郑虎臣想尽办法勒逼折磨。至漳州木绵庵,贾似道自知再再无活路,就服冰片自杀。怎奈一时并不得死,只是肚泄,郑虎臣即在厕所内处死了贾似道。

  德佑(1275—年1276年)间,赵宋王朝为吴潜恢复荣誉。

  《宋史·卷418·列传177·吴潜》:“德佑元年(1275年)追复元官,仍还执政恩数。明年(德佑二年,1276年),以太府卿柳岳请赠谥,特赠少师。”

  循州百姓勒碑纪念吴潜,将吴潜曾寓居的仙塔下古寺改名“正相寺”,塔亦因名“正相塔”。

  为旌表吴潜及族人,吴潜故里云梯(在横亘皖浙边境的天目山关下)建有“三贤祠”,宁国县城(今宣城市所辖宁国市)敕建有“状元坊”(已废)。宣城市宣城区有“状元路”“状元桥”。2004年,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状元博物馆”落成对公众开放,该县历史以来有文武状元19名,以吴潜居首(寄籍宁国)。浙江德清的“状元故里”、江苏溧水、高淳的“吴门三贤”,都因留下吴潜的印迹,而成为当地宝贵的文化资源。

诗词成就

  清·嘉庆《宁国府志·卷20·艺文志·书目》载,吴潜著有《履斋诗馀》、《论语士说》、《许国公奏稿》、《鸦涂集》。

  现存明末·梅鼎祚编校《履斋先生遗集》4卷,辑诗1卷,词1卷,杂文2卷。《□村丛书》有《履斋先生诗余》1卷、续集1卷、别集2卷,收词250余首。

  两宋时期是中国词发展的颠峰时代,大家蜂起,佳作迭出,吴潜就是南宋词坛的重要实力派词人。其词作共计268首,《全宋词》收256首。

  吴潜与同时代的文人骚客多有诗词唱和往来。他与姜夔交好,著名词人吴文英出其门下任幕僚,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其词作题材广泛,主要是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也常吐露个人理想受压抑、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激昂凄劲,慷慨悲怆。当然,吴潜也有多篇诗词描写家乡的美丽风光、山村生活的怡然自得以及小住家乡时不争而闲适的愉快心情。

  吴潜也能诗,多为纪游、即事之作,有的也抒发“丈夫勋业在安边”(《送曾阿宜往戍》)的抗敌抱负。但诗作较平衍,佳作不多。


上一篇:吴英传

下一篇:吴鲁传



◆声明:本站属非营利性纯民间公益网站,旨在对我国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为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文化做一点贡献。所发表的作品均来自网友个人原创作品或转贴自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如果涉及到您的资料不想在此免费发布,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全部资料都为原作者版权所有,任何组织与个人都不能下载作为商业等所用。——特此声明!

相关内容

留言

验证码 表情

共 0 条留言(管理员审核才能显示),查看全部
  • 还没有留言,赶紧来抢沙发吧~

个人文集


cnwunet文集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