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姓氏资讯 > 吴氏资讯 ◇公益性民间网站,传承优秀文化,发扬泰伯精神

在延陵季子文化研讨交流大会开幕式上的欢迎词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学者、各位宗亲代表、各界朋友:

       大家上午好!

       “泰伯开基千载誉,季子让德万世师。” 今天,我们齐聚江南文脉发祥之地,共赴一场跨越两千六百年的文明对话。在此,我谨代表江阴市季札文化研究会,向莅临本次论坛的各级领导、专家学者、吴氏宗亲代表,以及长期致力于吴文化传承发展的各界同仁,致以最诚挚的欢迎与最衷心的谢意!

       两千五百余年前,延陵季子以“三让王位”的谦德、“徐君墓树剑”的信义,铸就了华夏文明史上至高的精神丰碑。 他以“礼让”定分止争,以“诚信”贯通人心,被孔子誉为“延陵君子”,被太史公写入《史记》而传扬四海。今天,我们以“礼延传诚 信启未来”为题,既是对先贤精神的躬身叩问,更是对中华文明根脉的时代回响。

在延陵季子文化研讨交流大会开幕式上的欢迎词

       此次论坛的举办,承载着三重深意:

       其一,这是对文化根脉的溯源。从季子“观乐论政”的哲思,到吴地“崇文重教”的民风,我们需以学术为舟楫,深耕文献、对话经典,让湮没于时光的思想明珠重焕光华;

       其二,这是对精神血脉的赓续。季子“让国全义”的胸怀、“挂剑酬心”的践诺,不仅是吴氏宗亲的家族圭臬,更是当代社会亟需重塑的道德坐标;

       其三,这是对文明未来的开拓。今日之会,我们不仅要将季子文化“请进书斋”,更需以创新思维推动其“走向世界”——让“至德精神”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东方智慧。

       今日首发的《延陵季子文化论坛文集》,正是诸位学人智慧的结晶,它不仅是一部学术档案,更是一把开启未来的钥匙。“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朋友们,季子文化的生命力,从不囿于故纸堆中的考据,而在于它始终能与时代共鸣。让我们以本次论坛为起点,既做传统文化的“守夜人”,更当文明薪火的“传灯者”——让“信义千秋”的季子精神,在实现民族复兴的征程中,照见人心、照亮前路!

       最后,预祝本次论坛硕果盈枝!祝愿各位身体健康、文思泉涌!

       谢谢大家!


上一篇:吴怡汐荣获“卓越之星”荣誉称号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



◆声明:本站属非营利性纯民间公益网站,旨在对我国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为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文化做一点贡献。所发表的作品均来自网友个人原创作品或转贴自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如果涉及到您的资料不想在此免费发布,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全部资料都为原作者版权所有,任何组织与个人都不能下载作为商业等所用。——特此声明!

留言

验证码 表情

共 0 条留言(管理员审核才能显示),查看全部
  • 还没有留言,赶紧来抢沙发吧~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