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姓氏资讯 > 吴氏资讯 ◇公益性民间网站,传承优秀文化,发扬泰伯精神

血脉相承千里聚,文化共传谱新篇

—— 江西吉安与贵州远口吴氏宗亲交流纪实

       跨越千里山河,历经八百年岁月流转,吴氏宗亲的血脉深情在一场跨越地域的相聚中愈发醇厚。2025年6月7-9日,江西吉安县安塘三里吴氏宗亲会会长吴芳隆率 6位宗亲代表,联合吉安市吴氏宗亲会吴振球、吴传城、吴建华三位副会长,不远千里,跨越三省,驱车远赴贵州远口吴氏总祠(泰伯书院),与当地盛公后裔开展了一场意义非凡的宗亲交流联谊活动,共同续写家族情谊新篇章。

       6月7日下午,吉安宗亲一行抵达贵州远口吴氏总祠。远口吴氏总祠会长吴世平带领总祠及远口泰伯书院班子成员早已等候多时,腰鼓队以铿锵有力的鼓点、热情洋溢的表演,热烈欢迎祖地吉安宗亲的到来。两地宗亲首先步入祠堂,举行庄重的烧香祭祖仪式,袅袅香烟升腾,寄托着对先祖的无限追思与敬仰。

血脉相承千里聚,文化共传谱新篇

血脉相承千里聚,文化共传谱新篇

       祭祖仪式后,远口总祠成员向江西宗亲详细讲述了开基祖吴盛公的生平事迹与世系传承。从吴盛公中年携妻儿毅然辞别安塘三里故土,历经千辛万苦迁徙至黔地天柱远口,在此披荆斩棘、垦荒辟壤,最终开枝散叶建立望族,每一段历史都饱含着先辈的坚韧与智慧。同时,他们还分享了全球首家泰伯书院的创办历程、未来规划,并带领江西宗亲参观书院谱馆。馆内珍藏的丰富族谱、典籍,展现着吴氏家族源远流长的文化底蕴。值得一提的是,安塘三里不仅是吴盛公的出生地,三里宗亲亦是盛公亲兄长吴辉公的后裔。时隔八百年,亲兄弟的后代在此重逢,大家围坐一堂,畅所欲言,从家族历史谈到当下生活,欢声笑语中,血脉亲情愈发浓烈。祠堂前,一张合影定格下这珍贵的团聚时刻。

       6月8 日上午,众人前往远口盛公陵园,举行盛大庄严的祭祖大典。在吴湘生宗贤的主持下,主祭人吴芳隆会长神情肃穆,手捧香烛立于先祖灵前;吴振球代表安塘三里吴氏宗亲宣读祭文,字句铿锵、情真意切。祭文回溯了暹公开族、辉盛二公手足情深,赞颂盛公拓荒壮举,更表达了后世子孙传承祖志、共兴家族的坚定决心,字字句句令在场宗亲为之动容。

       当天下午,江西吉安市吴氏宗亲与贵州远口吴氏总祠班子成员一同前往黎平,开启了一场文化与发展的探索之旅。此次黎平之行,旨在让吉安宗亲们领会黎平红色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在党和政府领导下黎平发生的巨大变化。如今的黎平,拥有连接天涯海角的黎平机场,距离县城仅半小时车程的从江高铁站与高速公路入口贯通东西南北,茶叶、油茶、药材三大产业蓬勃发展。当地吴氏宗亲还介绍了黎平十多万吴姓族人弘扬与传承吴氏优秀文化的努力成果,如 2024 年成功主编出版的《吴氏名人汇集》第一卷,在世界吴氏宗亲总会第七届世吴大会上广受好评。

       随后,宗亲们走进美丽的肇兴侗寨考察学习。在信团鼓楼,大家坐在四脚木制长板凳上合影留念,深刻感受深入侗寨的场景,更是将民族风情与时代精神相融合,展现出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的美好图景。

       尽管此次江西与贵州吴氏宗亲相聚时间短暂,但却搭建起了沟通的桥梁。从远口总祠的文化交流,到盛公陵园的虔诚祭祀,再到黎平的文化探索与发展了解,每一个环节都彰显着吴氏宗亲对家族文化的传承与弘扬。相信在两地宗亲的共同努力下,天下吴氏必将更加团结,家族情谊代代相传,家族文化万古流芳。


上一篇:香港泰伯基金会第四届就职典礼欢迎晚宴圆满举行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



◆声明:本站属非营利性纯民间公益网站,旨在对我国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为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文化做一点贡献。所发表的作品均来自网友个人原创作品或转贴自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如果涉及到您的资料不想在此免费发布,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全部资料都为原作者版权所有,任何组织与个人都不能下载作为商业等所用。——特此声明!

留言

验证码 表情

共 0 条留言(管理员审核才能显示),查看全部
  • 还没有留言,赶紧来抢沙发吧~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