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吴氏人物 > 现代人物 ◇公益性民间网站,传承优秀文化,发扬泰伯精神

他在开拓造福人类的科学事业

——采访著名物理学家吴青海教授(上)


他在开拓造福人类的科学事业——采访著名物理学家吴青海教授(上)

    他是一位几十年默默无闻、埋头耕耘的优秀科学家和伟大的父亲,一生充满传奇的经历。他出生平凡的家庭,历尽坎坷的命运,两回出国学习、交流,反复与磨难抗争,屡屡披荆斩棘、勇往直前,以自己的卓越才华和辛勤劳动,探索发明三种领先时代潮流傲视江湖、举世瞩目的科研成果,赢得国内外同行的称赞和传世的美誉。他闪耀星空、名垂史册的辉煌事迹值得我们家乡人的骄傲和自豪。他就是美籍华人著名物理学家吴青海教授。

    冬日的早上,在漳州某个雅致幽静的居民小区,和蔼慈祥、亲切随和,一向低调处事的吴青海老师愉快地接受我们的采访。

    1939年6月,吴青海出生在福建省云霄县塘坪街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爷爷的祖上世代行医,方圆十里远近闻名,清末民初的云霄县城,经历了一场毁灭性的瘟疫,造成十室九空的惨状。父母都是在遭受瘟疫的家庭中死里逃生的幸存者。鼠疫流行和家庭变故,父亲这一辈转行经商。母亲汤益虽然没上过私塾,因为喜欢读书,她通过爷爷的亲自辅导和留下来的丰富藏书中获得许多知识。她不仅热爱唐诗、宋词、就连那些记载历史故事的歌册都背诵得津津有味、滚瓜烂熟。聪慧机敏、知书达理的母亲对小时候的吴青海形成良好的文学艺术的启蒙。在母亲的言传身教下,吴青海从小养成诚实待人,助人为乐、追求真诚善良的优秀品质。

    母亲常常教导吴青海,做人要具有同情心,关爱生活在底层的弱势群体。左邻右舍或亲戚朋友碰到经济困难上门求援,他们一家人总是毫不犹豫地解囊相助。每当有乞丐上门讨饭时,吴青海总是把家中最好的饭菜和食品倒进对方的碗里。上小学的路上,吴青海搀扶行动不便的老人过马路,下雨天殷勤地为孕妇撑伞,这些细微的生活细节,折射出他天真单纯的内心世界。

    1951年,吴青海以全班总分第一名的成绩从云霄县嘉庚集友小学毕业,顺利地考上云霄一中。解放初期的一段时间,受经济萧条的影响,许多商店倒闭,父亲失业,母亲靠养猪维持生活,她认为再穷也要供孩子上学。为了减轻家里负担,吴青海跟几个同学上 山割草当饲料,寒暑假到亲戚开办的砖瓦厂打工赚钱交学费。艰苦的生活,磨练他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

    在中学读书期间,热爱唱歌、乐器的吴青海带头组建一支学生乐队。听说,乐队的灵魂人物吴青海对笛子、口琴、二胡等十八般乐器样样都会演奏,特别是最擅长的扬琴更是 弹奏的炉火纯青、出神入化。他们这支业余乐队除了在学校联欢晚会上精彩亮相,还经常利用节假日深入工厂、军营,街道、社区等地义务巡回演出,为广大群众送去免费的精神食粮。


c r:吴青海教授青年时期

 

 


    青少年时代的吴青海不仅博览群书,还有一眼十行过目不忘的本领。许多课外读物里面的真知灼见,往往给他带来闪烁的灵感和智慧的启迪。读中学时,眼界逐渐开阔的吴青海认识到物理学在各领域广泛的用途,便坚定一生从事物理学研究的决心。1957年,吴青海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厦门大学物理系。说到当初的高考志愿选择,吴青海坦言:世界上很多发明创造,从国防科技、医学农业等都离不开物理学主导,所以,他才把自己一生努力的目标定位在物理学研究。

    在厦门大学读书期间,因为成绩和表现特别优秀,吴青海获得学校的多次奖励和老师的重视。1960年,当他读到大学三年级的时候,福建省委准备成立福州大学,他和二十几位同学被选调到福州大学继续学习一年(作为第一届毕业生)并打算留校任教。令人感到幸运的是,当时福州大学有一个到上海复旦大学进修的名额,主持教学的常务副校长卢嘉锡(后为中国科学院院长)伯乐有眼光、慧眼识英才,他直接点名让吴青海去复旦大学进修。

    在复旦大学进修,吴青海师从著名物理学家谢希德,当时的谢希德教授和留学德国的黄昆教授是中国最顶尖的半导体研究专家。在导师的悉心指导下,吴青海丰富充实半导体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知识。

    记得导师谢希德曾对他说,你既然选择物理学研究,就应该像迷恋你们的情人那样对待她,一天不见心里都发慌,只有对专业深厚的爱,你才会充满热情,以苦为乐,做出成果。在复旦大学进修的日子,吴青海格外珍惜宝贵的学习时光,片刻也不想虚掷和浪费,一有空就溜到学校实验室去,给自己找些题目搞试验、做研究,遨游在一个可以尽情施展抱负的自由王国。

 

    当年的吴青海,就是这样迷恋他的物理情人的。但仅仅迷恋是远远不够的,还得有脚踏实地的苦干精神,以及心有灵犀一点通的特殊素质。认真勤奋的吴青海本来具有很高的灵性和悟性,导师谢希德中肯的点拨和毫无保留的传授使他如虎添翼,仿佛为他插上飞翔科学天空的翅膀。在谢希德教授的耐心细致的教诲下,吴青海迈出人生重要的一步。


    两年后,具有超前眼光和战略思维的吴青海返回福州大学任教,作为学科带头人,他组建一个研发基地,从事晶体管研究工作,为企业提供稀缺的关键部件,全国许多重要部门派人到福州购买他们的产品,这个研发基地促进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福州大学党委书记皇甫琳十分器重才华横溢的吴青海,鼓励他出国深造、前途无量。在追求辉煌事业的途中遇到那些提携和帮助的贵人,吴青海总是充满感恩之心,并把他们永远保存在记忆的脑海,作为前行开拓的动力。吴青海在申请外国留学期间,恰逢政策调整等客观原因,虽然努力拼搏,但曲折坎坷,愿望几次落空。对人生命运充满乐观自信的吴青海屡败屡战、毫不气馁、斗志愈坚。经过自己不懈的坚持和层层考试的筛选,1984年4月,吴青海作为国家教育部公派访问学者到美国俄亥俄州克里夫兰的CWRU大学进修深造。

    美国俄亥俄州克里夫兰的CWRU大学是全世界传感器最高级研发中心,这里科技设备一流,世界名家云集,能够来到条件如此优越的研究室进修,对于吴青海来说,这真是天赐良机。

    吴青海在这里学习两年,师从世界传感器专家葛文勋教授,向他学习自行采用集成电路技术研发气体传感器,把气体变成可以用电操作的媒介和桥梁。在美进修仅仅还差一个月即将两年期满,吴青海突然接到福州大学同事打来电话,告知女儿吴云晖病重的消息,吴青海马上收拾行装,提前结束公派留学。当他风尘仆仆赶到福州医院时,昔日柔情依依、活泼开朗的女儿仍然昏迷不醒。第二天,处于十七岁灿烂花季的女儿便匆匆地过早离开人世,让人惨不忍睹一幕生离死别、疼痛揪心、扼腕长叹的悲剧。

    查阅医生诊断记录得知,女儿和儿子同时患上肝功能障碍引起转氨酶偏高的顽疾。听说,在数百万对夫妻结合中,仅仅有一对产生这种影响下一代成长的怪病。这种疾病如果没有得到很好的治疗,小孩大都活不过十八岁。眼看十七的女儿不幸夭折,唯一的儿子吴云翔只有十四岁。此时,吴青海忧心如焚、寝食难安。为了挽救儿子的生命,他在网上向海内外的同学、朋友求助,获悉美国有一家医院能治疗这种被称为“铜代谢障碍”的怪病,吴青海毅然辞去福州大学物理系主任的职务,带上儿子去美国治病。  

    陪同儿子吴云翔治疗初期的日子,吴青海去原来进修的单位工作,每个月只有五六百元收入,根本付不起房租、水电费等日常开支,他每个星期五、六的晚上都到餐馆、酒店洗碗筷、拖地板补贴费用。接着,等儿子病情稍为稳定以后,每年都要带他坐飞机从俄州到纽约检查身体。没有绿卡,谈何合法身份,只好办理暂住证,寄人篱下,四处流浪、打工讨生活,奔波劳碌。

c r:采访吴青海教授

    据了解,当时中国留学进修的优秀人才比较稀少,别说像吴青海这样出类拔萃的物理系主任,更是凤毛麟角。吴青海在美国打拼的这段期间,福州大学的同事多次传来消息,校长的职务給他留着,并虚位以待两年,等他回去上任。只知埋头探求学识、一向淡薄名利的吴青海教授向我们透露内心真实的想法:这时,即使物质上赠送金山银山,职务上担任市长、省长都不会令他丝毫动心。

    经受种种的艰苦磨砺,他心甘情愿,什么金钱、名誉、地位和儿子比较都像轻飘的烟云失去份量,只有儿子才是他的寄托和希望,是他眼中最大的乐园和梦想。

    没有佩饰华丽空洞的豪言壮语,只有脚踏实地的默默行动,吴青海把自己满腔浓郁的亲情眷念,铺洒在平凡的日常生活油盐柴米当中,我想,或许,这就是伟大父爱的生动体现。

    飘流国外身心疲惫的吴青海没有想到,此时,国内相濡以沫的妻子又患上癌症,身边也需要亲人的照顾,两边都是难以割舍的至亲骨肉,吴青海分身无术,面临艰难的抉择。祸不单行的凄惨处境,使他坐不安倚,食不甘味。当吴青海向儿子转述妈妈病重的情况,懂事孝顺的儿子竟然央求爸爸放弃自己回国去陪伴妈妈。

    人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那天星期六早上,吴青海委托导师替他找个收留儿子的人家后,竟然伏在办公室失态地大声嚎啕痛哭,惊动其他同事,他真是找不到可以痛哭的地方。他在默默地思索,也想扣问上苍,我心地这么善良,老天为何如此不公,要这样接二连三地惩罚我?

    山水迢遥、音讯阻隔。不久以后,当吴青海寻找到儿子的领养人,准备购买回国飞机票照顾暂住娘家的妻子,却听到妻子已经去世的消息,吴青海回国的行程只好作罢,忍泪含悲留下来全心全意陪护唯一的亲人--儿子。吴青海并没有屈服命运的摆布,也许是重重的坎坷和打击在锻造他的顽韧和刚强,他依然以乐观开朗的心态,笑迎每天初升的太阳,保持开拓创新的旺盛斗志。


    1987年,美国一架载人航天飞机发射升空十几秒钟后产生爆炸,七名航天员全部遇难,美国航天界陷入一片哀伤和恐慌。经过一番调查、分析结果,最终认定是火箭发射时氢气燃料泄漏引起的事故。避免灾难的方法是在火箭燃料储存附近安装氢气传感器,探测燃料是否泄漏。可惜的是全球找不到适合的氢气传感器。所以,美国航天机构征调全国科学家投入氢气传感器研制工作,只有等到探测氢气泄漏的传感器研制成功,美国航天界才敢重启航天发射。当时,吴青海带儿子来美国治病,正在原来公派出国的单位,美国俄亥俄州克里夫兰的CWRU大学的EDC电子设计中心做访问学者,打工赚钱维持父子的生活所需,EDC是物理型压力传感器的发明单位,但没有做气体传感器的技术,为此,研发氢气传感器的任务便落在吴青海的身上。

    沧海挥手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吴青海清楚地意识到,身在异国他乡代表着祖国的荣誉和尊严。他带着为国争光和解决航天界难题的冲天干劲和满腔豪情投入到氢气传感器的研究之中。

    当时,吴青海只是每个月领取五六百美元的EDC电子设计中心的打工仔,在某些外国同行眼里,拿钱多少便可以标志一个人技术水平的高低。后来,令他们肃然起敬的是,这位貌不惊人、衣着普通的外国访问学者,竟然用短短的几年时间,轻而易举地解决困扰美国航天界多年的难题。

    这是一个难度、意义都很大的新课题。没有先例可援,更没有专家的具体指导,全凭自己苦苦摸索。吴青海知难而进,毅然向这个科学高峰发起冲击。




    吴青海凭借熟练的专业技术,从1991年开始着手研究,多少个难忘的日日夜夜,他选择材料、反复试验、观察数据,第一个方案不行,推倒重来,考虑改进后再做第二个方案,记不清排查、筛选多少个方案,改进多少道工序,攻克一道又一道难关,经过三年的努力,终于成功研制出完全符合美国太空火箭升空飞行探测氢气泄漏的微型传感器,该发明获得美国航天局的肯定与选用。美国航天局为吴青海颁发认可证书,还给予奖金鼓励。吴青海的微型传感器发明成功,才让美国航天局重开太空航行事业。在这场国际最高水平的竞争中,吴青海代表中国同行得到世界的承认和尊敬。微型传感器被物理学权威专家认为是本世纪科技的重要贡献,美英人物传记分别收入千名全球科技领军与杰出科学家荣誉榜,美国工业界认为是当年最重要的一百个发明之一,科技成果被多国工业界采用。它刮起一阵震撼国际航天界的冲击波。这是吴青海的第一个发明贡献。时值今日,微型传感器还在全世界推广使用。我们都知道,爱迪生是响誉全球、大名鼎鼎的科学家,吴青海发明的氢传感器芯片曾被美爱迪生传感技术中心刊物隆重介绍、作为封面刊登。


    (未完待续)

   

文/唐镇河   图/林汉荣
 | 作 | 者 | 简 | 介 |

 

 


 

    唐镇河,福建省云霄县人。诗歌、散文、报告文学曾在《中国作家》、《中国文学》、《文艺报》、中国文联《青年文艺家》等国家级刊物获奖。著有诗集《梦中的蔷薇花》、《岁月的回声》、《人生在世》、《温暖的相思树》、文学作品集《唱给故乡的颂歌》、《情感的温度》,长篇报告文学《春风惠物恩泽长》、《爱心真情暖千家》、《百姓忧乐挂心头》。现为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散文诗学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漳州市作家协会常务理事、纯文学刊物《漳江文学》主编。





◆声明:本站属非营利性纯民间公益网站,旨在对我国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为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文化做一点贡献。所发表的作品均来自网友个人原创作品或转贴自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如果涉及到您的资料不想在此免费发布,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全部资料都为原作者版权所有,任何组织与个人都不能下载作为商业等所用。——特此声明!

留言

验证码 表情

共 0 条留言(管理员审核才能显示),查看全部
  • 还没有留言,赶紧来抢沙发吧~

个人文集


吴平河文集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