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吴氏族谱 > 族谱要闻 ◇公益性民间网站,传承优秀文化,发扬泰伯精神

武德将军吴万七荣三支《十修族谱》读后感

       古语云:“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中国人历来就重孝道,最根本的是尊崇慎终追远,饮水思源,不忘血脉传承,不忘祖宗先人。寻根问祖,是中国的文化传统,中国人自古重视家的根系源流。家谱,延续着家族的血脉,更传承着祖上的遗训和期望,一代代的接续,或绵延家风,或与时俱进,而为人孝悌,始终是治家的根本。

武德将军吴万七荣三支《十修族谱》读后感

       通阅2015年我始迁祖万七公荣三支十修族谱(整套共16本,含卷首),唯我五世祖䤺公支系人丁最为昌盛,下传世代最多(2015年十修谱载:新县陈店乡敬山祖添仁支已传至32世,敬山祖添清支已传至36世,红安县七里坪镇仁卿祖贡吴河支已传至31世,新县千斤乡仁卿祖海公长子明祥支已传至33世,次子明学支下传至31世,三子明善支下传至37世,四子明德长房百万公宣化镇吴店支系传至34世),䤺公支系传世之速明显快于祖地四姑镇,究其因是始迁祖万七公至清康雍时400余年间,五世䤺公支系多个小分支已传至20余代,自䤺公之后平均代隔约16-18岁,是五世祖䤺公葬得仙人打坐形风水宝地,而旺丁传代快速乎?或是旧时封建社会豫南地区童养媳现象(早婚)盛行乎?明朝天启年间内阁中书姜云龙(1575—?)所撰写的《荣三公传》中亦云:“岂公知其地必兴而先为子孙相宅與?”

       始迁祖武德将军吴万七,系泰伯、仲雍的85世孙(左台吴少微为61世,原大统谱载为63世有误),原籍江西抚州府临川县北乡瓦硝墩人,公喜韬略,捷武闱,策名大司马(公系元朝的高级武官,正二品)。元至正末(公元1360年左右),兵乱岁饥,公隐居不出(辞官归隐),明太祖攻克黄州后(约公元1364年),聘其镇守齐安(旧时黄州俗称齐安),因官于楚地,遂入楚籍,卒于黄州守备(正五品)任上,明太祖朱元璋亲封武德将军(武职正五品衔),赐葬黄陂白龙山(今武汉市黄陂区王家河镇白龙寺村下湾吴北左首,喝形金线吊葫芦)。大概是因为在元朝时,万七公曾官职大司马(正二品),后又诰封为龙虎将军(武职正二品衔)。二世祖长一公生四子,即荣一、荣二、荣三、荣四,俗称“四荣”;此“四荣”后裔或豫或鄂,再散之全国各地,目前已下传近40代,约20万人。三世祖荣三公,始居黄陂白龙山,继居豫南柴家山(今新县陈店乡大吴湾),继又居邾城之羊角老山(今大悟四姑镇大吴家一带)。五世祖䤺公迁河南新县陈店乡(原柴山堡)大吴湾。六世祖仁卿公赘红安县七里坪镇贡吴家河。八世祖仲礼公迁新县千斤乡(原光山千斤堡)大吴湾后,独传四代至十二世海公,十三世明德公迁新县千斤乡余店村吴山。 

       清康雍时,景清公玄孙吴泽远(原名继)携胞弟吴纯(万七公第20世孙),由今新县千斤乡余店村吴家山,翻山越岭十余里至宣化吴家店(原名叶家店)以佃农开基,二公勤俭以养德,孝善以传家,故子孙繁衍昌盛,又分两大分支,吴泽远为上门老祖,其胞弟吴纯为下门老祖。 泽远公后裔(俗称上门)于清道咸时(公元1840年前后)自23世(统后世)确立字派:成登文正永,宗德(开)成(业,元木绍祖明,国家培世远,大道本钱生)(括号内字辈未启用)。 纯公后裔(俗称下门)自22世(统后世)确立字派:士一登廷正,克宗保善(仁)。忠厚怀(志德,礼义耀先行)(括号内字辈未启用)。后以尊祖合族计,宣化吴店支系自30世始逐步与“四荣”统一字派为:善(30)成忠厚,怀联孝友,相庆时雍。弘扬祖志,长发其祥;宽厚仁义,高尚为方(57)。

       2015年十修家谱卷首中第448页录入清宣统二年(1910)七修时撰写的《士贵公传》,想其时,吴店支系应是续修过家谱的,然而,经查找至今未见此谱,憾矣!(据传,红安七里坪贡吴家河村有收藏七修老谱,待考证)。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八修)吴店分支曾去四世思广祖地四姑镇参与合谱,然当时属抗日国难,又因礼节误会,愤而离之。1991年祖籍地新县千斤海公支续谱(九修),盛邀吾支入序,然其时因无有影响力者组织,故贸然辞之。21世纪伊始,正逢国之盛世,族中有识者吴金善倡修族谱,吴宗全、保成、成德等宗贤积极响应。然吴家店仅有吴纯长子宗贵公支清末时期老谱(手抄本)一部;据传,泽远支(上门)曾有两本手抄老谱,一失于民国战乱,一于“文革”之前,在红石岩失于大火。吾族清末民初迁江南者,携带的家谱今有存否?亦不可知。吴纯长子宗贵公支清末时期老谱(手抄本)自景清公(继公和纯公的高祖)开始记载,可新县千斤乡九修(1991)家谱却无景清公记录,仅载:“百万清迁湖北子一移”字句(注:因老谱无标点符号,当时修谱理事会误将“移”理解为迁移宣化吴店之意,故2006年没有将“吴移”入谱并以空格栏待补之。),百万明德上至万七世系有载。为查清祖源,2006年(丙戌)宣化吴店修谱理事会成员,只得屡次前往祖籍地新县千斤大吴湾、吴大塘、吴洼、吴山等地走访,反复求证,酷夏数月,殚精竭力,极尽艰辛,可见修谱敬祖之心至诚矣。后根据千斤乡与宣化吴店两地宗亲见面称呼逆推,通过大量走访信息论证,理事会将景清公定为万七公第16世,并将其纳为百万公后裔。2015年(乙未)荣三公支系统谱,吴宗全、吴解善、吴群善等宗贤听闻后不计个人名利,担当大义,组织吴店支系入序,因有细心严谨的宗贤提出:“千斤乡吴氏“成”字辈为30世,为何宣化吴店分支“成”字辈为31世?还有字派“型”与“行”音同却也相差一世”。后幸搜集得千斤乡分支清朝道光年间老谱,查到:“12世海;13世明德;14世百万;15世移;16世景清;17世存礼、存孝;18世三思、乐松;三尧、三舜”。至此,上溯祖源世系可谓清晰详明!此宣化镇吴店支系修谱历程也,吾支吴氏子孙应知前人敬祖修谱之艰辛,珍惜保存好家谱,并积极参与续修之。

       族谱中包含的许多祖训家规,都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如敬父母、尊长者、睦族人、和友邻、恤贫孤、尙节俭、戒赌博、戒奢侈、戒懒惰、戒酒色、戒淫逸等内容。有的家谱中记载有先辈族人们孝敬老人、忠君爱国、造福乡梓、刻苦学习、奋发拼搏的典型事迹,都是对族人和后代进行人生教育的生动教材。改革开放以来,许多海外华人热心回国寻根问祖,造福乡梓,他们寻根问祖最信得过的就是查阅家谱。对于各种原因早年迁居异乡的普通人,家谱就是他们与祖籍、族人沟通的桥梁,是他们思乡念祖的精神象征。因此,家谱不仅是宗族历史的记录,也是天涯游子落叶归根的精神寄托和寻根依据。 

大悟县宣化吴店支系万七29世吴德泉撰于武汉青山

吴隆繁(大悟县四姑镇)、  吴大斌(新县)

吴解善(宣化镇)、吴从新(千斤乡)等校阅

二O二三年(癸卯)十月




◆声明:本站属非营利性纯民间公益网站,旨在对我国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为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文化做一点贡献。所发表的作品均来自网友个人原创作品或转贴自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如果涉及到您的资料不想在此免费发布,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全部资料都为原作者版权所有,任何组织与个人都不能下载作为商业等所用。——特此声明!

留言

验证码 表情

共 0 条留言(管理员审核才能显示),查看全部
  • 还没有留言,赶紧来抢沙发吧~

个人文集


吴德泉文集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