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辰年(公元2024年),我安塘三里吴氏众亲,决议再次续修本支(含吉安开基祖地及贵州等省分支)族谱。续谱工作千头万绪,若要完成重任、续修出一套令先人欣慰、叫后人满意喜爱、具备较高质量的新谱书,决非易事。
我安塘三里吴会会长,丙辰年续修族谱理事会理事长芳隆宗贤及各副会长、副理事长及众理事们以及我宗吴会各副会长、各支各村各堂的族房长、众族要族贤们经数次开会慎重研议后决定:公推和举荐我为本届续修族谱主编。
对于这份厚爱高抬,我一度诚惶诚恐,既虑自己学历不高、学疏才浅;更忧自身正患脑梗中风,巳左手左脚失灵。虽目前大脑思维尚可,但毕竟是正处在康复治疗中之病员,况当前行动不便、生活难于自理,更难远行远居。若冒然接挑,一旦不适有碍,岂不有误家族大事!但若拒绝受任,又恐家族众亲误解,以为我身居他乡,就忘了祖宗、不认家乡宗亲。正左右为难、进退维谷间,我宗分支一一贵州省天柱县远口镇盛公后人旺族一一远口总祠及泰伯书院(为全国第一家泰伯书院,十分有名,成立盛典时吴邦国和吴伯雄都题了词、送了花蓝和贺匾,吴桂贤也发了贺信)的多位领导与宗亲如:吴世平会长、吴经周副会长和吴礼宏常务秘书长等,都在第一时间,采取多种方式,或电话,或微信短信与我联系,多方鼓励、屡与劝进安慰,给予了强有力的支持和亲人的温暧。本人江西省祖地的许多宗亲贤达也不断给我鼓励鼓劲、安慰劝进,使正在静养康复中的我信心倍增,虽日夜病魔折磨,但为宗为族效力尽责之志,也促我决心为族排忧解难。我想,芳隆理事长及众宗亲定有难处,并非不体贴关心我,明知脑梗中风行动不便还非要我任主编。而是他们实在也有难处,当前,虽族中本科生等高于我学历者众多,安塘三里人才济济,按说,找个人当主编,并非难事。无奈,正如会长所言,如今之本科生等,大多懂文言文及古史古谱者不多,虽他们大多对手机、电脑等等高科技很在行,但若是解读文言文、古史与古谱,恐怕还是老姜更辣,更何况年轻人上有老、下有小,大多在外打工挣钱养家护口,无法久呆家乡续谱。还有,许多人怕担责受累遭骂被报复,多不想出来当主编,因为做主编吃力受累不讨好,众皆躲之不及,故很少有人愿为之。故理事会研究再三回复:“无法接受你辞职。你万一身体不行,就不必回吉安安塘三里,就在常州家中,一边养病争取早日康复,一边用手机指挥各副主编续修族谱,希望你为祖宗尽孝,为后世造福,家乡亲人感谢你。”会长话都说到了这个份上,我若还要坚持辞职养病,似乎就确有点不近人情了。无奈之下,我只好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了。也只好打肿脸充胖子,如瞎子骑马,似拐子滑冰。只好在干中学、边干边学了。好在我心中也并非毫无底气,因我多年前就认识了一位史学和谱学大师一一常州家谱协会主席朱炳国老师。当年我身体还未中风时,也常去常州家谱馆向朱老师请教。朱老师还多次赠送我书籍杂志。更重要的是我还是朱老师所著的两本书《修谱百问》与《修谱指南》的虔诚读者。而且,这两本书,我先后买了多套。并在2023年就将《修谱百问》与《修谱指南》这两书及相关书籍悉数赠送给了安塘三里吴氏家族。可以说,史学谱学方面,我可以自认为是朱炳国老师的粉丝。修谱续谱中的许多难题,朱老师都在两书中给予了详细精准解读。我想,我虽不懂竽,但也不必去滥竽充数,因为我完全可以按照朱老师在两书中对有关问题的论述与赐教,来引领本届续修族谱。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事实证明,我的思路是正确可行的。因为,在整个续谱进程中,我基本上都是按照朱老师在两书中的相关指点行事的。今天看来,我们虽不敢自翔甲辰新谱是吾宗历届族谱之最佳,但从当前初版定稿后各界反响来看,本届新谱书之诸多亮点确实获得了读者们的诸多好评与夸赞。
这首先,我们这届续谱,格式方面,采用了欧式(欧阳修设计)和苏式(苏洵设计)相混合格式。通俗讲,就是自上而下书世系,上父下子;自右往左表同辈,右兄左弟,各人名傍记字号,书生平,表事迹,赞德品,一气呵成。
其次,我们载有自序与他序。自序为本届续谱主编与执行主编分别自撰;他序均为前官员或当今名人亲自撰写,他们是:吴桂贤女士、吴氏祖地、泰伯故居江苏无锡宗亲会会长吴新先生和监事长季子祖地常州吴文化研究会理事吴振达先生以及当今名人世界吴氏宗亲总会七届(当届)主席吴汉龙先生。
再次,本次续谱,一改先前,开了我宗历届族谱之先河,首次载入了中华吴开氏始祖泰伯公、传氏始祖仲雍公及延陵祖(即常州的人文始祖季札公,也就是北孔南季中的季子)季札三人肖像;还有江南望族始祖初云公及其子篪公、其孙(篪公第八子)江西永新吴氏始祖吴晳的肖像;江西庐陵安塘三里始祖吴暹、子吴槃、长孙吴辉、次孙(贵州天柱远口开基祖)吴盛、长曾孙道卿、次曾孙达卿、幼曾孙长卿等历代诸先祖肖像。
第四,对各祖公之肖像,像下均配撰了颂赞该祖之诗。对没有肖像的各村各堂始祖,也为其撰写了颂赞诗一首,载在该堂名下;肖像有的是从《中华吴氏大统宗谱》一书中或友谱书中翻拍;至于赞诗,则全部由本谱主编一人撰写完成。
第五,对各堂基祖,从其自身到当今最小一辈男丁,都列有历代绵延线图,通俗易懂,哪怕只有小学文化,也一看即明。
第六,从泰伯、仲雍到安塘三里吴氏开基祖共八十二世,历代祖公名讳,直系世系线图清晰可见。
第七,本届谱,对我宗各支的恩荣录、姓氏源流、安塘三里的族规家法、盛公迁徙贵州远口详史及主要世系后人、远口总祠概况都有列入。另外,还有表详列本宗大、中专及以上毕业生名录、革命烈士名录、自主创业、开店办厂办公司成功者名录、捐款支助续修族谱者名录、字辈诗、领谱诗、各村祠堂低空航拍全景效果图、本次续修族谱理事会和编续族谱编篡委名录、领谱者名录、编后记,等等详实明了、一应俱全。
本届续谱,尽管一路困难多多、争论不少,然在吾宗芳隆会长的领导和辛勤操持下,终告成功、可喜可贺!在这先人九泉同欢共庆、人间子孙拍手同喜、载歌戴舞、举杯欢贺、共祭列祖之际,终难忘为续谱操心操劳、奉献良多的湘生、振球、永刚等编篡委众宗贤们的勤奋忠孝身影,难忘各住编篡委每日风雨无阻、日夜脑勤笔奋的奉献功绩;终难忘为吾族事业辛勤操劳的芳隆等众多宗贤的辛勤汗水和无私奉献;愿安塘三里吴氏列祖列婆的高风优品代代相承、发扬光大!
最后,我需指出的是:我们此次续修总族谱,为节省经费,我族并未请谱师掌舵引航,全是本族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就地取才、因人施用。但我们在实际操作中也是有谱师领路校笔的。因为我们这次续谱,本人的指导思想,就是以两书(注:指《修谱指南》与《修谱百问》两书)为纲,一切凝点难题均依两书作者朱老师在书中之赐教指点执行。可以说,两书作者炳国老师好似已为我们制定好了续谱大纲,画好了前进路线,规化好了我宗蓝图与宏景,我们这些续谱实战经验不足的编篡委们,只需依葫芦画瓢就行。因此,假若真如有的宗亲所言:这次续修的新谱书,亮点多多,编委有功的话,那我自认为,其首功殊功当属常州家谱协会的朱炳国老师。虽然他并未参与我族续谱工作,也并未去过江西吉安市的安塘三里,但我一直是按照两书指点方法行事,就犹如朱老师也在身也指挥赐教我一样。因此,我要发自内心地真诚地深深地感谢在史学界、谱学界和祠堂学界造诣极高的朱老师!您的书,您的指点赐教,帮我等完成了续谱重任。饮水思源,将令我们终生难忘!
在我族续谱初战告捷之际,冷静想来,此届谱书,也许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陷与不足,只是我们目前还未发现而已。我们应再接再励,笔耕不停,奋勇犁耘。在此次续修族谱即将结束之时,重忆续谱的全过程,过目期间经历过的诸多人与事,思绪飘涌、情漫广宇,留下了这点文墨,权当为安塘三里吴氏甲辰年续修族谱的一些总结吧。
诗曰:
续谱工程颇难艰,
幸有双书详指点。
一年忙累事繁杂,
诸多感触难忘怀。
捧读新谱谢炳国,
敬师谢师记心间。
万里新征步又迈,
千难万险何惧它。
作者简介:吴春发,又名吴大发,男,出生于江西吉安市吉安县安塘三里,现居江苏常州,南航第16届毕业生,从事谱学探考数十年,先后在《吴氏文化研究》、炎黄修谱网、华厦吴氏网、无锡祖网、吴氏资讯、吴氏在线等书刊及网站发表过20篇诗词与文章,原国家一单位工作至退休,在职期间曾获厂劳模和企业离退休职工补贴终身享受者,现任《安塘三里续修族谱》主编兼总顾问。
有这样的奉献精神和家族大能者,我们学习的榜样。
2025-07-18 09:48:5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