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姓氏资讯 > 百家姓氏 ◇公益性民间网站,传承优秀文化,发扬泰伯精神

姓氏家训100则(011~015)

11  江苏昆山县·朱柏庐朱氏家族

朱用纯(1627—1698 年),字致一,号柏庐,明末清初江苏昆山县人。著名理学家、教育家。明诸生,入清隐居教读,居乡教授学生,潜心治学,以程、朱理学为本,提倡知行并进,躬行实践。他深感当时的教育方法,使学生难以学到真实的学问,故写了《辍讲语》,反躬自责,语颇痛切。

曾用精楷手写数十本教材用于教学。生平精神宁谧,严以律己,对当时愿和他交往的官吏、豪绅,以礼自持,刚正不阿。著有《治家格言》、《愧讷集》、《大学中庸讲义》。在《清史稿》、《清史列传》和《孝义篇》中,朱柏庐都无一例外被列为“孝义第一”。

教书育人之余,朱柏庐最看重的是读书。他在《治家格言》中写道:“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志欲大,心欲虚。尽孝悌,敦读书。学如是,斯远到。勉之哉,及年少”。朱柏庐一生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没有惊天动地的丰功伟绩,在日常生活中清清白白做人,认认真真读书,但由此提炼出一部《治家格言》,流传后世。

朱柏庐所著《治家格言》,世称《朱子家训》,自问世以来流传甚广,被尊为“治家之经”,清至民国年间一度成为童蒙必读课本之一。《朱子家训》精辟地阐明了修身治家之道 , 是一篇家教名著,通篇意在劝人要勤俭持家安分守己。其中“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等格言警句,尤为脍炙人口。

家训摘选:

勤俭篇   

2.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正直篇

4. 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见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

和顺篇

4. 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诉,当忍耐三思;因事相争,安知非我之不是,须平心再想。

友爱篇

1. 兄弟叔侄,需分多润寡;长幼内外,宜辞严法肃。

爱国篇

1. 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

12  江浙地区江南·钱氏家族

钱镠(852 - 932 年),字具美,小字婆留,杭州临安人,唐末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创立者,“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奠基人。

钱镠父子开创吴越国,连续三代五主均受中朝封为国王,成为王族。钱氏后人秉承祖训,绍续家风,绵延文脉,造就了吴越钱氏一门世代家风谨严,人才兴盛的传奇。这个家族始终一脉书香绵延,代有人才涌现。

自唐末历五代,又经北宋至南宋,四百年间吴越钱氏始终保持“位极人臣”,封郡王、国公者二十余人,封侯拜相、入仕内阁者,将近百人。

宋朝皇帝称 “忠孝盛大唯钱氏一族”。就连清乾隆帝也感佩其家族教子有道,在南巡时御赐“清芬世守”匾额。到了近代更是人才“井喷”。 文坛硕儒、科技巨擘云集,海内外“院士”子弟数以百计,因而吴越钱氏家族被公认为“千年名门望族,两浙第一世家”。

繁衍于江南一带的钱氏家族,自唐末以来开枝散叶,人才辈出,仅载入史册的名家就逾千人。进入近代以后,更出现人才井喷的现象,科学家中的钱学森、钱伟长、钱三强,国学大师钱穆、钱钟书,外交家钱其琛,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钱永健,一连串响当当的名字彪炳史册,如雷贯耳,都属于这个江南望族。

家训摘选:

个人篇

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皆当无愧于圣贤。

曾子之三省勿忘,程子之四箴宜佩。

能改过则天地不怒,能安分则鬼神无权。

读经传则根柢深,看史鉴则议论伟。

能文章则称述多,蓄道德则福报厚。

社会篇

不见利而起谋,不见才而生嫉。

小人固当远,断不可显为仇敌;君子固当亲,亦不可曲为附和。

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者必谋之;利在一时固谋也,利在万世者更谋之。

13  陕西省潼关县安乐镇水峪口杨坡村·杨氏家族

杨震(?—124),字伯起,东汉弘农郡(今陕西省潼关县安乐镇水峪口杨坡村)人,幼通经史,博览群书;中年从教,有弟子三千,多成栋梁之材,人称“关西夫子”、“关西孔子”;五十岁入仕途,官至太尉。

杨震一生为官清廉,不谋私利。每每被人们说起的便是,他在由荆州刺史调任东莱太守赴任途中,路经昌邑时,昌邑县令王密,也就是他在任荆州刺史时举 " 茂才 " 提拔起来的官员,听说杨震途经本地,为了报答,特备黄金十斤,乘夜深人静,打算送给杨震。杨震不但不接受,还严厉批评了王密。

王密说:“三更半夜不会有人知道,更不会影响到老师的人品。” 杨震说:怎么会没人知道。你顶天而来,天知道;踏地而来,地知道;携金而来,你知道;赠金与我,我知道。既然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为不知。“四知拒金”的故事从此千古流传,后人称其为“杨四知”、 “四知太守”、“四知先生”。

杨震的子孙们深受做“清白吏”的家风影响,个个都博学而清廉。他的五个儿子都以“清白吏”而誉满天下,特别是杨震的三子杨秉自律极严,尤以“三不惑”即不饮酒、不贪财、不近色而闻名于世,人们赞其为“淳白”。 据《后汉书·杨震列传》记载:自震至彪,四世太尉,德业相继,代代“能守家风,为世所贵”。

天下杨氏出弘农,弘农是天下杨氏的发源地。杨震被公认为是杨氏家族的发脉始祖。其“清白吏子孙”的家规,也成为杨氏家族代代相传的家风,不仅影响着杨震的后人,也对整个杨氏家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家训摘选:

尚学篇

震少好学,受《欧阳尚书》于太常桓郁,明经博览,无不穷究。诸儒为之语曰:“关西孔子杨伯起。”

治家篇

后转涿郡太守。性公廉,不受私谒。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震不肯,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

正直篇

帝舅大鸿胪耿宝荐中常侍李闰兄于震,震不从。宝乃自往候震曰:“李 常侍国家所重,欲令公辟其兄,宝唯传上意耳。”震曰:“如朝廷欲令三府辟召,故宜有尚书敕。”遂拒不许,宝大恨而去。皇后兄执金吾阎显亦荐所亲厚于震,震又不从。

14  安徽省宣城市绩溪县·章氏家族

800 多年前,福建浦城(今属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章仔钧后裔中的一支,跋山涉水,于宋朝宣和二年,定居于绩溪登源河之畔。历经沧桑,章氏后裔崇本敬祖,薪火相传 33 代,形成了“瀛洲章”、“西关章”、“湖村章”等章姓繁衍地。他们世代耕读,恪守家规,“十户之村,不废诵读”,

“邦无尤民,民无尤行,刑罚设而不犯,风俗美而不流。”

数百年来,绩溪章氏家族子孙将《章氏家训》奉为修身之要义,育人之根本,无论为官为商抑或从教,都恪守家训,风范世袭,留下了众多至今仍为社会传扬的典范美谈和丰富的文化遗存,成为名城之瑰宝。

至近现代,绩溪章氏更是涌现出众多的杰出英才。这里有五四时期才华横溢的进步作家章衣萍;有著名气象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章基嘉;有曾任安徽省图书馆馆长的章安翔;有国家一级美术师、曾任安徽省美术家协会主席的章飙。他们无一例外都践行着章氏家训“眼底有诗书”、“胸中存道理”的教诲。而今天,在绩溪城乡章姓聚居地,家训影响根深蒂固、润物无声,知书达礼、崇文重教、孝老爱亲、邻里和谐蔚然成风。

家训摘选:

传家两字,曰读与耕;兴家两字,曰俭与勤;安家两字,曰让与忍; 防家两字,曰盗与奸;败家两字,曰嫖与赌;亡家两字,曰暴与凶。休存猜忌之心,休听离间之语,休作生忿之事,休专公共之利。吃紧在尽本求实,切要在潜消未形。子孙不患少而患不才,产业不患贫而患喜张,门户不患衰而患无志,交游不患寡而患从邪。不肖子孙,眼底无几句诗书,

胸中无一段道理。心昏如醉,体懈如瘫,意纵如狂,行卑如丐。败祖宗之成业,辱父母之家声;乡党为之羞,妻妾为之泣 。岂可入我祠而葬我茔乎?戒石具左,朝夕诵思。

译文:

“耕”“读”两字是传家之宝,“俭”“勤”两字是发家之道,“让”“忍”两字是安家之本,“盗”“奸”两字是居家必防,“嫖”“赌”两字是败家之源,“暴”“凶”两字是亡家之路。不能存猜忌怀疑别人的心,不要听不利团结的话,不能干引起公愤的事,不要有贪图公众利益的行为。最要紧的是实事求是、以诚为本,要将不良行为及早消灭在萌芽状态,切不可发展成恶习惯。子孙怕的不是少,而是怕庸碌无才;家业怕的不是穷,而是怕铺张浪费;门庭怕的不是冷落,而是怕没志气;交际怕的不是朋友少,而是怕跟坏学坏。不肖子孙眼底无几句诗书,胸中无一点墨水(道理),心智昏迷像喝醉了一样,身形懈怠如病瘫的人一般,却大肆放纵自己的欲望,行为像乞丐一样卑微。败坏祖宗的家业,辱没父母的名声,乡邻为之羞耻,妻妾为之哭泣,像这种人怎配列入我宗祠族谱中、死后又怎配葬我列祖坟地呢?以上安家处世格言,应日夜诵读,切记在心。

15  福建龙岩客家振成楼·林逊之林氏家族

客家人的祖先是中原汉族。晋永嘉之乱以后,客家先民多次迁徙,跨黄河,渡长江,历尽艰辛,在赣南、闽西、粤东这一片山区逐渐定居下来,形成客家民系。客家人在南迁途中定居下来之后,开始在新居地创办塾学,教育子弟,传播文明,由家族开基祖或家族中德高望重的先祖制订家规、

家训,其中一些家族还把家训以楹联的形式镌刻、张贴在他们居住的土楼门框及厅堂墙上,教育族中子弟奋发。

位于闽西的龙岩永定客家土楼振成楼的主人林逊之就是一例,他前前后后在振成楼精心撰写、镌刻了 20 多副楹联,如“振纲立纪,成德达材”,“能不为息患挫志,自不为安乐肆志;在官无傥来一金,居家无浪费一金”。

振成楼是龙岩永定客家土楼的代表之一,坐落在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湖坑镇洪坑村,由洪坑林氏 21 世孙林逊之设计,于 1912 年建造,历时五年建成,迄今已有上百年历史。

近百年来,从振成楼走出的本科以上大学生有 60 多人,其中硕士 10 余人,博士 1 人,教授(工程师)6 人,院士 1 人,专家、学者遍布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等世界多个地方,他们按照土楼楹联中所训示的,诚实做人,认真做事,取得不菲的成绩。

家训摘选:

一、家国篇

1. 干国家事,读圣贤书。

3. 振作那有闲时,少时壮时老年时,时时须努力;成名原非易事,家事

国事天下事,事事要关心。

二、修养篇

1. 从来人品恭能寿,自古文章正乃奇。

2. 言法行则,福果善根。

三、处世篇

2. 能不为息患挫志,自不为安乐肆志;在官无傥来一金,居家无浪费一金。

五、气节篇

1. 春托风生兰知领未,静无人至竹亦欣然。




◆声明:本站属非营利性纯民间公益网站,旨在对我国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为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文化做一点贡献。所发表的作品均来自网友个人原创作品或转贴自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如果涉及到您的资料不想在此免费发布,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全部资料都为原作者版权所有,任何组织与个人都不能下载作为商业等所用。——特此声明!

留言

验证码 表情

共 0 条留言(管理员审核才能显示),查看全部
  • 还没有留言,赶紧来抢沙发吧~

个人文集


吴德泉文集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