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吴氏历史 > 地名释义 ◇公益性民间网站,传承优秀文化,发扬泰伯精神

古运河与无锡的崛起

古运河与无锡的崛起

       一、先有古运河,后有无锡城。

       1、在上一期的《无锡吴文化》微信公众号中,我的文章《古运河与无锡(一)》中阐明了以下史实:
       有大量历史文献和考古的证明,公元前1100年,泰伯奔吴,在无锡梅村一带开挖了伯渎河(现为中国大运河系的一条重要的支流)。
       勾吴国在泰伯开挖了伯渎河之后,历代君主继续开挖运河。这在《越绝书》上名"吴古故水道"。它始于姑苏城平门(北门),经泰伯渎,穿越巢湖(漕湖),再流经历山(无锡惠山),穿越古无锡湖(芙蓉湖),然后由渔浦(今孟河之口)入长江,以达于扬州。有考古证据,此水道在吴王寿梦时期(公元前620年―公元前561年)已形成了,并由此道向北方争战。到他孙子吴王夫差时已基本完成,后称“江南运河”。现在无锡的中山路,原是条河道,称为直河(弦河)。这河道就是江南运河其中的一段。王仁辅所编纂的《无锡志》、明弘治《重修无锡县志》、清光绪版《无锡金匮县志》都有记载,运河从无锡城由直河而穿城而过。
       西汉(公元前202年)置无锡县,无锡城就择址于(直河)古运河边。
       2、无锡因运河而始兴旺。
       (1)公元前475年,越国灭了吴国,将吴都夷为废墟(称吴墟),《吕氏春秋卷二十三贵直论知化》说:“越报吴,残其国,绝其世,灭其社稷,夷其宗庙”。农田荒抚,百姓逃亡,勾吴国古都梅村、阖闾城一带成一片废墟,史名“吴墟”。曾列为春秋五霸的无锡自此一蹶不振。
公元前334年,楚国灭越,无锡属楚国。公元前223年,秦灭楚,设置会稽郡(郡治在苏州),无锡属会稽郡。汉高祖五年(前202年),始置无锡县,属会稽郡(郡治在苏州)。东汉永建四年(公元129年)设置吴郡(郡治在苏州),无锡属吴郡。三国时,分无锡县以西为屯田,置毗陵典农校尉(今常州)。西晋太康元年(280年),复置无锡县,属毗陵郡(今常州)。这之后,无锡一直属常州府,直到民国。
       无锡的经济,到汉代,在全国还是相对落后的。从汉书的脉络,吴地是江南的主要区域之一,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江南卑湿,丈夫早夭。”《汉书·地理志》也如此记载,江南地势低又多潮湿,男人的寿命不太长。又说:“吴粤(越)之君皆好战,故其民至今好用剑,轻死易发。”《史记·货殖列传》记载说:“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
       公元300年前后,中国北方大乱。建兴四年(316),匈奴灭西晋。建武元年(317),晋元帝司马睿到建康(今南京)建都,即晋帝位,东晋就此开始。中原士族和百姓大量南迁,史称“永嘉之乱,衣冠南渡”。永嘉南迁的移民高潮,数量多、规模大,而且移民中有好多望族,还有熟练农耕技术的农业劳动力,能量极大。接受移民最多的是现今江苏省。这一高潮促进了江南地区的经济的发展,无锡治湖筑圩,兴建水利设施,提高了农业耕作技术,商业贸易开始形成。无锡地区的经济获得明显的增长,也积累了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底蕴。
       (2)无锡经济的转折点始于大运河的开挖。大业元年至六年(605年——610年),隋炀帝动用百万百姓,修了隋唐大运河。
       隋炀帝开凿大运河,主要是为了加强南北交通,以实现南北物资的交流和南粮北运的需求,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文帝定都长安,隋炀帝定都洛阳,长安和洛阳成了国家的中心。但此时长江以南地区,在三国以后的几百年中得到了长足发展,经济上逐渐在全国占据重要地位,当时整个南方已成为了鱼盐杞(药材)梓(木材)以及丝麻布帛的全国供应地。因此,修建一条南北贯通的运河就可以有效地把国都与经济中心连接起来。在大运河开凿成功之后,江南地区大米、丝绸、锦缎、珍货等源源不断运往了洛阳和北方,尤其是南粮北运,发挥了大运河开发的功能。“南粮北运”又称“漕运”。大运河的功能又促进沿河城市的繁荣。江南地区的吴“故水道”已与大运河连通,成为贯通南北水道的组成部分,无锡也由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古运河与无锡的崛起

       二、大运河兴旺了无锡   
       1、大运河的漕运

       大运河的一个主要功能是南粮北运的漕运。
       (1)唐代承接了始于隋朝的漕运,且对其的管理逐步规范。唐开元二年(公元714年),设水陆运使,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设转运使,管理漕运。由于对漕运的重视,在唐玄宗开元至天宝年间(713—756年),每年漕粮高达二三百万石。其时,无锡由漕运的机遇,人口数、生产力的提升,以此成为望县。(《新唐书·无锡》:“无锡。望。”《文献通考.户口一》中指出:三千户以上为望县)。但唐代中后期,频繁的战乱,藩镇割据以及漕运官员的贪腐,致漕运衰败。
       宋代,大运河的漕运承唐代的规范,漕运功能又逐步恢复和发展,到宋真宗、仁宗(1023 —1064年)年运量竟达八百万石。但到宋徽宗、钦宗时(1100—1127年)政治昏暗,漕政败坏。漕运制度走入混乱的末期。北宋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四月金军攻破东京(今河南开封),北宋灭亡,南宋和金长期对峙,运河沿线成为战争前沿,疏于管理,河道逐渐湮灭,漕运功能丧失。无锡和运河沿线城市经济同遭损害。
       (2)元代发达的漕运,成为无锡发展的转折。元代元世祖忽必烈统一了中国,元初的北方,历经多年战乱,一片残破萧条,急需南方向北方输血。“百司庶府之繁,卫士编民之众,无不仰给与江南”故,元廷在统一之后就着手准备漕运。忽必烈于至元二十六年(1289)下令修筑运河,疏浚原先废弃淤积的运河古道,开挖新河道。于至元三十年(1293)修成了南迄杭州、北达大都(北京)、全长三千余里的大运河。
       全线贯通后的大运河成为元朝乃至大运河历史上最理想的纵向水上线路。据史载,当时仅从大运河北调的南粮,还不算由它串联的五大河系的部分,就达全国总税粮的六分之五。元代,无锡不仅是粮食仓储基地,也是重要的江南漕运中心。政治、经济地位都得到了提升,人口数也从宋末的23.05万人增至35.57万人,元元贞元年(1295)升无锡为州。元代贞元年间,为便利转输存槽粮,官府在无锡建立亿丰仓。陈迈的《亿丰仓记》记述说:“国家谨租赋之入,东南诸郡尤加之意,于是置仓无锡州,以便海槽。合是州以及义兴、漂阳之粮凡为石四十七万八百五十有奇,悉于此输纳焉。”
       (3)明代的漕运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元朝在至元十九年(1282)开始试行海运,后,海运成为南粮北运的海漕运。到明代,废除海运,专搞运河。永乐皇帝在1415年宣布停止海运漕粮,全部采用河运。   明初,每年从东南运粮米就最高达到五百万石,无锡属于太湖南运河与长江水运的联结点上,便成了江南官粮漕运路线上的一个重要据点。据《明史》记载,朱元璋实行“广积粮”的方针,在全国各地设置过许多粮仓。无锡也设有米仓,主要用以储存转运白粮。白粮是当年皇宫婚庆喜事和每年祭祀祖宗所用的上等稻米,其中上等白粳米又用作官吏的俸米。白粮征收任务由苏州、松江、常州、嘉兴、湖州五府承担,而嘉兴、湖州两府的粮食自备不足,要在无锡等集齐全后再运往淮安入仓。因此,无锡米质优佳的名声也随之远扬。无锡能成为粮食集散中心,当然首先是由于无锡本身即为米粮产地,稻米产量高、品质好。
       漕运又有力的促进了无锡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明宣德年间,工部左侍郎、江南巡抚周忱,动员民工在无锡芙蓉湖围湖造田。使芙蓉湖大片芦荡荒滩露出水面,在此基础上修筑了芙蓉圩、杨家圩等一系列圩塘,开垦出 10 多万亩沃田。这项巨大的圩田工程使无锡每年可增收粮食近60 万石。同时,周忱还组织民工重浚大运河,沟通太湖水系与长江水路交通,为形成稻米集散地开创了更好的水运条件。

古运河与无锡的崛起

       (4)清代,延续明代的漕运法。“治漕”曾作为康熙皇帝三件最要紧之一。雍正年间,朝廷还委托无锡粮行经办漕粮。
       由于海运速度快,成本低,清道光六(1826)清政府决定官粮经海路运至天津,再转北京入京仓。道光二十六年(1846)海运漕粮成为常例。因为许多州县的官粮要路经无锡,先在上海集中交官,再运往北京,此时无锡成为漕粮集中地。
       1872年,洋务派官僚李鸿章组建清代的招商局。总局设在上海,李鸿章大力推广海运,倡议雇用招商局轮船运输官粮,于是江西、湖南、湖北各省也在上海采购官粮,委托招商局海运北京。上海本地没有能够供应这么多粮食,又都到无锡来采办。到1888年,清政府将浙江各州府的官粮拨到上海、无锡两地采购,又指定江苏各县的官粮集中到无锡转运。这样,无锡每年办漕米 130 万石。
       太平天国的战乱,清政府对外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国家赔款,清政府的财政开支极度危机。作为应对之策,清政府实行了将漕粮折收白银。这一重大变革,使外省户米区在本地区的销售量一落千丈,而销往上海、无锡两地的粮食吞吐量急剧上升,无锡米市大盛。
       于是,无锡粮行相继建立,一片兴旺,无锡成了全国有名的米市。
       2、无锡米市
       (1)粮行是无锡米市核心。粮行专管代客买卖,赚取佣金;资力雄厚者还兼营长途贩运业务。清初时无锡的粮行有三四十家,大多在通惠桥树巷附近和三里桥塘岸一带。到了道光七年(1827)北栅口张宝泰粮行开业,这是北栅口第一家粮行。到清光绪九年(1883 年),米行增加到80户,在无锡城北、南、西水运要道已形成八段米市:北门外三里桥、北塘、黄泥桥、北栅口(以上称北四段),南门外的伯渎港、南上塘、黄泥土夅(以上称南三段)至光绪末年已达140户。
       1888 年始,清政府把浙江各州府的漕粮转到上海、无锡采办,其中江苏漕粮占 60%-70%,浙江漕粮占 30%-40%。由于无锡靠近上海,北近长江,南濒太湖,运河贯穿其境,成为长江南北、太湖四周的交通枢纽与中心。无锡成为江苏、浙江两省的办漕中心。
       清末民初无锡与安徽芜湖、江西九江、湖南长沙合称中国四大米市,无论从规模和交易量来说,无锡皆占首位。无锡的米市不只经营稻米买卖,还经营麦类豆类和其他杂粮,实际上是个粮食市场。
       (2)由米市而起的还有堆栈业。雍正时期已有二十余家堆栈,每家有廒仓二、三十间。乾隆、嘉庆年间,堆栈已发展到可储存数十万石粮食。光绪年间更加兴旺。
       (3)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沪宁铁路通车,铁路交通非但没有减弱无锡米市的经营,而是更助张了其发展的势头。无锡火车站设于北门外黄天荡畔,使无锡成了名副其实的水陆交通枢纽中心。为此,粮食业仓储、粉麸、油饼,碾米厂、面粉厂、油厂等工商企业,以及行业公会、专业市场,便相对集中开办、设立在北塘区域内。无锡米市的米粮吞吐,年最高量竟达800万石。堆栈常年囤存量,最高也达750万石。
       3、布码头:随着无锡米市的形成与发展,北方地区,特别是苏北淮扬、高宝湖等产棉区的棉花由购米船队运至无锡,这促使了无锡乡间棉纺织业的日益兴盛。所以,无锡尽管不种棉花,但四乡农村几乎家家有纺机,户户织棉布。明弘治年间(1488年至1505年),无锡北门外莲蓉桥南,已形成布列成行的布市。以无锡为中心,贸易于淮扬高宝等处,一建所交易不下数十百万。明朝天启年间(1621年- 1627年),无锡形成了“布码头”。
       明末清初,布码头一度衰落。至清代中叶,无锡家庭棉织业再度兴起,全县织布木机有 4~5 万台,年产土布 300万匹,占全国棉布产量的 6.7%。各地布商云集无锡,从北栅口至北塘,形成绵延数里的布市。乾隆年间,无锡每年经销的土布达 700~1000 万匹。当时无锡的布码头与汉口的船码头、镇江的钱码头,并称为长江三码头。
       4、无锡的米、布、丝、钱四大码头    由漕运兴起的无锡米市不仅带动了无锡的布业,形成了布码头,又带动了无锡丝茧的发展,带动了无锡的银钱业的繁荣。至清光绪年间,无锡又成为“甲于东南”的丝茧市场,形成了丝码头和钱码头。无锡成为东南首屈一指的米、布、丝、钱四大码头,名扬大江南北,为造就无锡近代的百年繁荣打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古运河与无锡的崛起

       三、无锡的崛起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随着上海的开埠,一批社会有识之士在“门户开放”、“西学东渐”的大环境中,在实业救国思想影响下,掀起了发展近代民族工商业的蓬勃浪潮。光绪二十五年(1895)无锡东乡的杨艺芳、杨藕芳兄弟于在东门外兴隆桥创办了无锡第一家机器纺织厂——业勤纱厂。
       紧接着,1902年无锡工商业家荣宗敬、荣德生先生在无锡创办了保兴面粉厂(后改名茂新面粉厂),一个新时代开始了。无锡,开始迈进了近代新兴的工商业城市。而这些新兴的工厂企业又大都建在运河畔,运河为它们提供了较低廉的运输成本。
       无锡的工商业的发展十分迅速,从1895年到1913年,无锡的工商实业家在无锡就共建办工厂19家。至1932年,荣氏兄弟已拥有面粉厂12家,纱厂9家,摘取了全国面粉大王和棉纱大王两项桂冠,成为当时国内资本最大的实业家之一。无锡出现了六大民族资本集团:以杨宗濂、杨宗瀚为首的杨氏资本集团;
      以薛南溟、薛寿萱为首的薛氏资本集团;
      以荣宗敬、荣德生为首的荣氏资本集团,规模之大,财力之盛,在全国民族资本中首屈一指;
      以周舜卿为首的周氏资本集团;
      以唐保谦、蔡兼三为首的唐蔡资本集团;
      以唐骧庭、程敬堂为首的唐程资本集团。

古运河与无锡的崛起

      到抗战前,无锡已跻身为中国六大工业都市之一,工厂及资本数居第五位,工业产值居上海、广州之后,排第三位,工人总数仅次于上海居第二位。1928—1937年,无锡生产总值占全国的百分之一,列全国第三。无锡一跃为“小上海”,驰名全国,成为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发祥地之一。一个新的无锡在神州大地崛起。 




◆声明:本站属非营利性纯民间公益网站,旨在对我国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为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文化做一点贡献。所发表的作品均来自网友个人原创作品或转贴自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如果涉及到您的资料不想在此免费发布,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全部资料都为原作者版权所有,任何组织与个人都不能下载作为商业等所用。——特此声明!

留言

验证码 表情

共 0 条留言(管理员审核才能显示),查看全部
  • 还没有留言,赶紧来抢沙发吧~

个人文集


吴建东文集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