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吴氏族谱 > 吴氏世系 ◇公益性民间网站,传承优秀文化,发扬泰伯精神

广西乐业县逻沙隴岸吴秀榜流源二

五十八世讳振汉,鹰长子,子:

五十八世讳振晤,鹰次子,子三: 伸、传、倜

五十八世讳澄,珪之子。子三:勤、乾、宏。

五十八世讳洵文,襄之子,字天宇,任宋朝阳郡守,齐高帝起兵灭宋,阵亡,葬龙冈山,赠开国侯,谥号“贞忠”。子一:鬷

五十八世讳洵武,广之子。子:

五十八世讳钦,均长子。子二:授、摘

五十八世讳歆,均次子。子:

五十八世讳歙,均三子。子:

五十八世讳翻,畎长了。上舍。子三:绳、竩、絧

五十八世讳翅,畎次子。子一:绠

五十八世讳翊,畎三子。监丞。子五:縤、縋、缃、缥、緰

五十八世讳彩光,亩长子。子二:统、綍

五十八世讳象贤,亩次子。礼部尚书。子三:纶、经、缵

五十八世讳明彻,堂之子,子一:逵。

五十八世讳好礼,仁惠之子。子: 田文

五十九世讳伸,振晤长子,子:

五十九世讳传,振晤次子,子:

五十九世讳倜,振晤三子,子二: 赟、矫

五十九世讳勤,澄长子,子:

  五十九世讳乾 澄次子,子:翔、聪、良

五十九世讳宏 澄三子,子:

五十九世讳鬷,洵文之子。子二:盾、垕,(南齐时迁居汉阳山(湖北武昌)隐居不仕) 

五十九世讳授,钦长子。子三:文崇、文蔚、文得  

五十九世讳摘,钦次子。子:  (迁鄱阳瓦雀坝) 

五十九世讳绳,翻长子。这知录。子: 

五十九世讳絧,翻三子。官审正。子一:照 

五十九世讳绠,翅之子。子一:杰 

五十九世讳缃,翊三子。子一:焘 

五十九世讳缥,翊四子。居临漳。子: 

五十九世讳緰,翊五子。居临漳。子:

五十九世讳统,彩光长子。司空员外。子一:焦

五十九世讳綍,彩光次子。主学。子二:麃、普贤

五十九世讳纶,象贤长子。上舍。子一:黔

五十九世讳经,象贤次子。子:

五十九世讳缵,象贤三子。国子祭酒。子二:烋、黯 

五十九世讳逵,明彻之子。子二:靖、翔。

五十九世讳田文,好礼之子。子一:罕

六十世讳赟  倜长子,子二:沈、淑

六十世讳矫,倜次子,子:

六十世讳翔,乾长子,子:

     六十世讳聪,乾次子。子一:渎

     六十世讳良,乾三子,子一: 展均 

 六十世讳盾

鬷长子,南朝梁武帝时任宁朔将军,历任司马、侍中、左长史。陈霸先灭梁时战亡,赠左翊将军,诏令在江陵(今湖北江陵)建祠祭祀,谥号“义烈”。子一:奎

六十世讳垕,鬷次子。子:

六十世讳文崇,授长子,子:

     六十世讳文蔚,授次子。子二:良,源

     六十世讳文得,授三子,子:

六十世讳照,絧之子,承事。子一:公言

六十世讳杰,绠 子。曹椽。子二:公泽、公管

六十世讳焘,缃这子,节度使。子二:公载、公冕

六十世讳焦,统之子,子四:公仪、公万、公燕、公爵

六十世讳麃,綍长子,子一:公仰

六十世讳普贤,綍次子,天目为僧,大唐封其为灵岩禅师。

六十世讳黔,纶之子,文学。娶章氏,子一:公傅

六十世讳烋,缵长子,拾遗。居开封。不录。

六十世讳黯,缵次子,户曹。居光州吴庄。子:

六十世讳靖,逵之子。子一:莅。

六十世讳罕,田文之子,子一:谦,  (福建崇安谱、福建武夷山谱)

六十一世讳沈  赟长子,子:

六十一世讳淑,赟次子。子一:英重

六十一世讳渎,聪之子。子一:智

六十一世讳展均,良之子。子一佳宝 

 六十一世讳奎

盾之子。字文耀,隋文帝时任中都令。迁居江陵,卒葬江陵,娶竺氏。 子二:承休、承烈

六十一世讳良,文蔚长子。子二:义方、义永

六十一世讳源,文蔚次子。子四:宗臣、宗昭、宗庆、兢

六十一世讳公言,照之子。子二:御、行

六十一世讳公泽,杰长子。子

六十一世讳公管,杰次子。子一:衍

六十一世讳公载,焘长子。仪曹郎。子

六十一世讳公冕,焘次子。官司法。居德兴。子

六十一世讳公仪,焦长子。守金吾。子二:骞、赛

六十一世讳公万,焦次子。子一:宾

六十一世讳公燕,焦三子。子

六十一世讳公爵,焦四子。子一:宝

六十一世讳公仰,文蔚次子。子

六十一世讳源,麃之子。子

六十一世讳公傅,黔之子。子二:执、宁

六十一世讳莅,靖之子。子二:秀、稛。

六十一世讳谦,罕之子。子二:涣、洽

     六十二世讳英重,淑之子,子一:愕

      六十二世讳智,渎之子,子二:端仁、超

 六十二世讳佳宝,展均之子,子:作仁

    六十二世讳承休,奎长子,即吴臧。博涉经史,尤以治《春秋》见长,是当时有名的学者。卒葬江陵,娶左氏。子一:若远

   六十二世讳承烈,奎次子。子:

六十二世讳义方,良长子。子三:太微、少微、保微

六十二世讳义永,良次子。子:

    六十二世讳宗臣,源长子。子一:远

       六十二世讳宗昭,源次子。子一:兴

   六十二世讳宗庆,源三子。子一:达

       六十二世讳兢,源四子。子二:如海、如渊

六十二世讳御,公言长子。子三:頖、颧、颐

六十二世讳行,公言次子。内舍。子二:梓、楧

六十二世讳衍,公管之子。子三:顺、顽、颜

六十二世讳骞,公仪长子。子二:守一、守中

 六十二世讳赛,公仪次子。子一:守简

六十二世讳宝,公爵之子。居下堡。子:

六十二世讳宾,公万之子。子二:守文、守定

六十二世讳执,公傅长子。子一:洽

六十二世讳宁,公傅次子。唐建武中银台学士,守建安。入闽始居建州,为建州初祖。娶韩氏,子二:德芳、德

六十二世讳秀,莅长子,子一:温 (锦祥、愈)   (福建清流县铁石矶支系始祖)。

六十二世讳稛,莅次子。子二:圆元、兢。

六十二世讳涣,谦长子,子一:节

六十二世讳洽,谦次子,子一:籍

汉.隋.唐早期朝时期

六十三世讳愕,英重之子,子一:胖

六十三世讳端仁,智长子,子一:正运

六十三世讳超,智次子,子一:凑

六十三世讳作仁,佳宝之子,子二:焕文、焕章    (迁居四川省成都市) 。

六十三世讳若远,承休长子,字伯高,唐太宗时进士,任中书舍人,升户部侍郎驸。历任山南防御观察使,户部侍郎,累进银青光禄大夫,封赞皇县开国男,在先祖吴胜纂修的“吴氏世系”基础上,新纂完整的正宗吴氏族谱,为吴氏家族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卒后谥“文惠”,葬骊山。子一:世伟。

六十三世讳太微,义方长子。子:  (后裔分迁浙江杭洲,山东海阳。传67世逸少形成山东海阳著名的兰湖吴氏)·

 六十三世讳少微,

安徽休宁吴氏·义方次子,字仲芳,号遂谷,唐长安元年辛丑进士(载府志),初为晋阳令,官至左台监察御史,与武功人富嘉谟、太原主薄谷倚并富文辞,号称“北京三杰”。主持《吴氏正宗谱》修编,娶朱氏。子三:隆术、巩、堪。

六十三世讳保微,安徽休宁吴氏,(贵溪张)义方三子。子:

六十三世讳远,宗臣之子,子一:庆     (后裔分迁河南固始、赣、湘鄂、皖各省,佰范后裔传吴泥为江西余干始祖)。

六十三世讳兴,宗昭之子,子:

六十三世讳达,宗庆之子,子:

六十三世讳如海,兢长子,子三:镕、铭、铸

六十三世讳如渊,兢次子,子:

六十三世讳頖,御长子,子一:名

六十三世讳颧,御次子,居光州。子:

六十三世讳颐,御三子,子二:袥、祐

六十三世讳梓,行长子,居光州。子:

六十三世讳楧,行次子,居光州。子:

六十三世讳顺,衍长子,居光州固始。子四:言、舌、古、占

六十三世讳顸,衍次子,居光州固始。子:

六十三世讳颜,衍三子,滩州开基始祖。子:

六十三世讳守一,骞长子,居光州。子:

六十三世讳守中,骞次子,官检阅。居光州。子二:柔嘉、柔茹

六十三世讳守文,宾长子,兴禄大夫。子二:士直、士亮、士充

六十三世讳守定,宾次子,居光州。子一:士和

六十三世讳洽,执之子,唐枢密使。入闽。子一:琰

六十三世讳德芳,宁长子,金部尚书郎。子二:邵甫、光甫

六十三世讳德誉,宁次子,任守司空。娶毛氏,子一:远甫

六十三世讳温,秀之子,子一:静山   (福建长汀县河甫谱、江西大余谱)

六十三世讳圆元,稛长子。子二:师僚、师佺  (福建大田县蓬莱口支系始祖、福建大田县蓬莱口谱、福建三明尤溪谱)

圆元,稛长子。子二:师僚、师佺  

福建大田县蓬莱口支系始祖、福建大田县蓬莱口谱、福建三明尤溪谱。

六十三世讳吴兢:稛次子,字公超,号子千。生唐高宗弘道元年癸未(公元683年)闰7月12日寅时。出生于汴州浚仪(今河南开封)。唐玄宗时任左拾遗,起居郎,后升谏议大夫,太事左庶子,封长垣县男.吴兢任职虽多,但以修国史为主,为唐代一代良史,著名传世代表作为《贞观政要》。

唐太史公,字公超,生于唐高宗弘道(咸亨)元年(公元678年—749年),武则天时编修国史,拜右拾遗、水部郎中,唐中宗玄宗时为起居郎、谏议大夫、卫尉少卿兼修国史、太子左庶子,历任台州刺史、洪州刺史、饶州刺史、蕲州刺史,加银青光禄大夫,迁相州,封长垣县子,后改邺太守,回京又任恒王傅。娶赵氏(一说刘氏)。子二:吴春、吴泰(伯芮)。

吴兢简介:

太史公:汴州浚仪(今河南开封)人。武周时入史馆,修国史,迁右拾遗内供奉。唐中宗时,改右补阙,累迁起居郎,水部郎中。唐玄宗时,为谏议大夫,修文馆学士,卫尉少卿兼修国史,太子左庶子,也曾任台、洪、饶、蕲等州刺史,加银青光禄大夫,迁相州,封长垣县子,后改邺郡太守,回京又任恒王傅。与同时代其他官员相比,吴兢的仕途还是较为顺畅的,没有大起大落。居史馆任职30余年,以叙事简练、奋笔直书见称。曾认为粱、陈、齐、周、隋五代史繁杂;乃别撰《粱史》、《齐史》、《陈史》各10卷、《隋史》20卷。卒后。由其子呈上其未定稿《唐史》80余卷,世称“良史”。曾从事官府藏书的整理、国家书目的编制工作。开元中,诏马怀素领校图书,马怀素奏用元行冲、齐翰、吴兢、韦述等26人同在秘阁详录四部书,开元九年(721)共同编成国家图书总目《群书四部录》200卷,由元行冲奏上。家收藏图书甚富,编撰有《吴氏西斋书目》1卷,著录图书13 468卷,该书目影响颇大。所藏之书在他去世前后,赠送给外孙蒋乂。编著有《乐府古体要解》、《唐春秋》、《唐书备阙记》、《太宗勋史》、《睿宗实录》、《中宗实录》、《贞观政要》、《则天实录》、《唐高宗实录》(与刘知己合撰)等,仅《贞观政要》传于今。

关于《吴氏大统宗谱》编纂中的几点体会:

—吴寿錡 

吴兢的世系:有夫差系的62世,重道系的63世,征生系的65世。再从吴兢往上推,各个世系的先祖之名就互不相同了。而在唐代初,同名的吴兢有5个。著名史学家吴兢,只可能一个人。其余的吴兢,可以看作为相互攀附的结果。所以要确定吴宣祖源的归属,必定先要查清不同吴兢的身世,并作一番考证研究,才可作出正确结论。今根据唐代“林宝”所著《元和姓纂》一书记载,吴兢系吴祐之后,吴兢的官职与正史记载同。祐之父恢,祐之子凤,都是正史上有记载的人物。而夫差系中虽有祐,但其父及其子之名都不同。再征生系中的吴兢,其父是吴世伟,唐太宗驸马。此吴兢是吴氏宗谱第三次纂修者。所以,只有重道系的吴兢,才是真正史学家,即泰伯63世孙吴兢。因此,吴宣的世系,应该归属于重道系下,即泰伯69世孙无疑。如果说,吴宣误接于夫差系下,那么,吴宣就是泰伯68世孙。若吴宣错接在征生系下,那么,吴宣就是泰伯71世孙。这就是吴宣世序在吴氏宗谱上,不是同一系统的谱,就有不同世序记载的主要原因。(详细记载请参见“吴兢世系考”) 。宣公世序的正确定位应是69世,已得到确认。宣公下传三子纶、经、绍,再传其孙宏、宥、华、福……等。三代间的出生年代和所处朝代,及世序间三大关系是基本相适应合理的,应予肯定。

我认为第二世系更可靠,我之吴氏属于重道系,48世“式”属于错录系列;63秀-64稇是兄弟;世系错误主要出现在“兢”,唐朝同名吴兢者五人,第一个世系的兢,为吴若远孙,唐太宗外孙、驸马吴世伟次子,其官职为长垣县尹,非谏议大夫、史学家吴兢。我支吴氏之祖吴兢:谏议大夫、史学家吴兢,这个关键点决定吴氏两大世系的确认;还有就是38世汉,也是确定世系的一个重要点,我考究的世系与江西永新吴氏世系表的差别就源于此。

第三种:本支世系系列:重道系

1太伯、仲雍-2季简-3叔达-4周章-5熊遂-6柯相-7疆鸠夷-8余桥夷吾-9柯庐-10周繇-11屈羽-12夷吾-13禽处-14转-15颇高-16句卑-17去齐-18寿梦-19季札-20重道-21利坚-22成铿-23若水-24玉-25梓-26烜-27圭-28镐-29沐-30霍-31庄-32森-33永-34敬-35封-36篑-37葳-38汉-39槚-40蒸-41璞(盐)-42鍱-43佑-44瑚-45梁(驾)-46库-47圻 -48壁-49钜-50涿-51隐之-52煜-53噩(疆)-54齐-55竺-56桢-57堂-58明彻-59逵-60靖-61莅-62稇-63兢-64伯芮-65通明-66武陵(徘)-67初云-68篪(常、字元仲)—69皙-70炤(又名昭)-71惠-72钪-73应(郢)-74瓘(字白玉)-75斿(字仲冕) -76甄(致和)-77大章(千龄、字昌举)-78元老(孔、字方叔)-79霖(字士贵、号竹塘)-80天桂(字定宇)—81呈(号蛟、字茭渊)-82嵘(字胜虎)-83晋(字良乡)-84升吉(字用忠)-85天佑(字圣一)-86思仁(字克复)—87广(字通虚)-88如字派11人-89万字派34人-,(万字派堂兄弟78人)。

我认为第二世系更可靠,我之吴氏属于重道系,48世“式”属于错录系列;63秀-64稇是兄弟;世系错误主要出现在“兢”,唐朝同名吴兢者五人,第一个世系的兢,为吴若远孙,唐太宗外孙、驸马吴世伟次子,其官职为长垣县尹,非谏议大夫、史学家吴兢。我支吴氏之祖吴兢:谏议大夫、史学家吴兢,这个关键点决定吴氏两大世系的确认;还有就是38世汉,也是确定世系的一个重要点,我考究的世系与江西永新吴氏世系表的差别就源于此。

第三种:本支世系系列:重道系

1太伯、仲雍-2季简-3叔达-4周章-5熊遂-6柯相-7疆鸠夷-8余桥夷吾-9柯庐-10周繇-11屈羽-12夷吾-13禽处-14转-15颇高-16句卑-17去齐-18寿梦-19季札-20重道-21利坚-22成铿-23若水-24玉-25梓-26烜-27圭-28镐-29沐-30霍-31庄-32森-33永-34敬-35封-36篑-37葳-38汉-39槚-40蒸-41璞(盐)-42鍱-43佑-44瑚-45梁(驾)-46库-47圻 -48壁-49钜-50涿-51隐之-52煜-53噩(疆)-54齐-55竺-56桢-57堂-58明彻-59逵-60靖-61莅-62稇-63兢-64伯芮-65通明-66武陵(徘)-67初云-68篪(常、字元仲)—69皙-70炤(又名昭)-71惠-72钪-73应(郢)-74瓘(字白玉)-75斿(字仲冕) -76甄(致和)-77大章(千龄、字昌举)-78元老(孔、字方叔)-79霖(字士贵、号竹塘)-80天桂(字定宇)—81呈(号蛟、字茭渊)-82嵘(字胜虎)-83晋(字良乡)-84升吉(字用忠)-85天佑(字圣一)-86思仁(字克复)—87广(字通虚)-88如字派11人-89万字派34人-,(万字派堂兄弟78人)   

六十三世讳节,涣之子。子:瑶

六十三世讳籍,洽之子,子一:

六十四世讳胖,愕之子,子三:昉、明、盼

六十四世讳正运 端之子,子二:积功、积德

六十四世讳凑 超之子,子二:颁、其泰    (云南省曲靖市渤海郡吴氏始祖)。

六十四世讳焕文 作文长子,子二:振清

    六十四世讳焕章作文次子,子:

六十四世讳世伟,若远之子。《江阴吴氏统宗源流考》记载:名吴稠,极有才学,名振于时,娶唐太宗第十二女平乐公主,官拜驸马都尉,封新丰侯,卒后赠晋国公,谥号“恭敏”,葬永宁县东八里(今湖北广济县)。子二:佐、競 。

六十四世讳隆术,安徽休宁吴氏·少微长子。子:(后裔迁居湖北黄梅县考田山形成著名的黄梅考田吴氏)·

     六十四世讳巩,安徽休宁吴氏·少微次子,字定国,唐朝开元间进士,官至中书舍人,以文学著名,曾将故乡吴里改为凤湖街,石舌山为凤凰山,莲池为凤凰池,子孙贤能,寿八十七岁,妻王氏。子三:宥、密、泉(后裔11代孙吴景安中元和三年进士仕至光禄大夫、14代孙吴用清宋仁宗时儒士、八十五代孙永胜、永捷后裔行成鲁西南吴氏)。

     六十四世讳堪,安徽休宁吴氏·少微三子,字文彬,曾任河东节度使,子一:福,福生党、党生义、义生敏、政、孜 (后裔分迁居四川、浙江安吉县吴昌硕传谱)。

六十四世讳庆,远之子·子一:果

六十四世讳镕, 如海长子。子一:良栋、

六十四世讳铭,如海次子。子一:良材、良玉

六十四世讳铸,如海三子。子:

 六十四世讳袥,颐长子。子二:雍、授。

六十四世讳祐,颐次子。子:一操

六十四世讳言,顺长子。子三:展、届、屏

六十四世讳舌,顺次子。子四:员、满、受、祜   (兄弟皆居滩州)。

六十四世讳古,顺三子。子一:诤

六十四世讳占,顺四子。为僧

六十四世讳柔嘉,守中长子。子二:白、缶

六十四世讳柔茹,守中次子。子一:瑗

六十四世讳士则,守简长子。居江夏

六十四世讳士法,守简次子。居并州

六十四世讳士成,守简三子。居睦州

六十四世讳士元,守简四子。子一:至

六十四世讳士亮,守文次子。子三:泽卿、膏卿、浦卿。

六十四世讳士和,守定子。子一:吉卿

六十四世讳琰,洽子。子一:玉

六十四世讳邵甫,德芳长子。子二:燕卿、豫卿。

六十四世讳光甫,德芳次子。子三:得卿、勉卿、上卿。

六十四世讳远甫,德誉子。朝散郎,娶毛氏,子三:更子、宓子、老子。

六十四世讳静山,温之子。子一:仕全。

六十四世讳师佺,圆元次子。子一:泉深。

    六十四世讳:伯泰,兢之长子,子二:烈、耿。    

六十四世:吴泰,兢次子,名伯芮。生唐中宗神龙元年乙巳(公元705年)8月4日。任御史中丞观察使,江西饶州府都阳大守,甚得民心,封长沙王。卒德宗建中二年辛酉(781年)。娶李氏、赵氏(一说高氏、王氏。),子三:通明(吴徊)、通玄、通征。

六十四世讳瑶,节之子·子一:恂

六十四世讳琬, 籍子。子一:程、

六十五世讳昉,胖长子。子一:禧

    六十五世讳明  胖次子,子:

    六十五世讳盼,胖三子,子:

    六十五世讳积功,正运长子,子:

    六十五世讳积德,正运次子,子一:必万    (江西省赣县南塘清溪蕉芜吴必万支始祖)。

    六十五世讳颁,凑长子,子一:琳

    六十五世讳其泰,凑次子,子二:介宾、介谟

    六十五世讳振清,焕文之子,子一:声扬

六十五世讳佐,世伟长子。世袭新丰侯,武则天当政时因直言而被罢爵。子二:可博、可久 

 六十五世讳競

陈留吴氏·世伟次子,季札47代,少有大志,学贯经史,被少年时期朋友魏忠元、朱敬则等推荐入史馆,撰修国史,唐玄宗时位至右拾遗、起居郎。升谏议大夫,太事左庶子,封为长垣县男。其著作叙事简核,时人誉为“当世董孤”,与刘知几撰《武后实录》,被宰相张说隐贬为荆州司马,后升洪州剌史。天宝年间回朝,任恒王傅。著作《贞观政要》。一些谱记载为竞,竞生极,迁居太湖洞庭东山,吴极生二子,长崇,次旭,吴旭三子吴通远生五子:得晖、惠晖、覃晖、正蒙、善养,得晖生吴翔,吴翔生二子,长怀恩,次怀清,怀恩迁庐山,怀清生二子,长子燮,次子琰) 子三:极、可传、铸。

六十五世讳宥,巩长子,子:

六十五世讳密,巩次子,子:

六十五世讳泉,巩三子,字星源,肃宗朝任建州长史取王氏女葬八都琅源吴家坞金山住后生。子三:全、瑶、瑀

六十五世讳果,庆之子,子三:瑀、企、皋

六十五世讳良栋,镕之子,子:

六十五世讳良材,铭长子,子:(为江西、湖北良材之系始祖。后裔分迁江西九江新建建县,四川等地)。

六十五世讳良玉,铭次子,子:

六十五世讳授,袥次子,子一:解

六十五世讳操,祐子,子一:郡

六十五世讳诤,古子,子二:应台、应辰

六十五世讳白,柔嘉长子,子一:应钟

六十五世讳缶,柔嘉次子,子二:应吕、应鼓

六十五世讳瑗,柔茹子,子一:应周

六十五世讳至,士元子,子四:元俞、元兰、元芷、元丹

六十五世讳吉卿,士和子,子一:元子

六十五世讳玉,琰子,官荆州刺使。子一:奎

六十五世讳燕卿,邵甫长子,子三:元芾、芳名、元章

六十五世讳豫卿,邵甫次子,子一:元锵

六十五世讳更子,远甫长子,居龙奚五都

六十五世讳宓子,远甫次子,居沙县七都

六十五世讳老子,远甫三子,官任节度使、太子中舍。娶杨氏,子二:元吉、元和。

六十五世讳仕全,静山之子。子二:强、宁(福建清流县铁石矶支系始祖)

六十五世讳泉深,师佺之子,子一:呸烈

六十五世讳烈,伯泰长子(少诚),子一:珍

六十五世讳耿,伯泰次子,字铭,子一:良古

六十五世讳烈,伯泰长子(少诚),子一:珍。

六十五世讳耿,伯泰次子,字铭,子一:良古。

六十五世讳通明:号吴徊(字徊),伯芮之子,吴泰长子,生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己卯(公元739年)10月10日。唐宪宗元和时,由水曹入翰林,由延陵迁河南濮阳。卒宪宗元和十二年丁酉(公元817年)9月9日,享年78岁。娶李氏。子三:武陵(吴琲)、吴业、吴襄。

六十五世讳恂,瑶之子,子一:渊

六十五世讳程,琬之子,子一:淮

六十六世讳禧,昉之子,子四:相、恒、检、庄和王后

六十六世讳必万,积德次子,子五:少五郎,少六郎,少七郎,少八郎,少九郎。

六十六世讳琳,颁之子,子一:绳

六十六世讳介宾,其泰长子,子:

六十六世讳介谟,其泰次子,子三:锐、镇、铨

六十六世讳声扬,振清之子,子一:元五

六十六世讳可博,佐长子,中唐玄宗天宝十年(751年)进士,官至尚书右仆射、太子少师、上柱国,赐封“渤海郡公”,谥号“文哲”。子二:舜咨、舜翊

六十六世讳可久,谥号令璇,佐次子。子:

六十六世讳 公,泉长子,禀赋明敏,不求仕进以耕读教子为乐,葬杨塘金钗坞娶汪葬十都东克口,子二:淑溱、淑沆

六十六世讳瑶公,泉次子。子二:淑汭、淑泾

六十六世讳瑀公,泉三子。子二:天宝、天瑞  (安徽休宁居石岭)。

六十六世讳瑀,果长子。子:

六十六世讳企,果次子。子:

六十六世讳皋,果三子。子:

六十六世讳奎,玉子。子一:侑

六十六世讳元芾,燕卿长子。子一:凝

六十六世讳元章,燕卿三子。子一:冰

六十六世讳元锵,豫卿子。子一:收

六十六世讳元吉,老子长子。隋茶院榷使。入唐不仕,隐于支山。子三:顺天、敬天、知天

六十六世讳元和,老子次子。子一:目

六十六世讳强,仕全长子,子一:祖应

六十六世讳宁,仕全长子,子一:荣生

六十六世讳呸烈,泉深之子,子一:绢周

六十六世讳珍,烈之子。子三:绍道、玉振、璋

六十六世讳良古,耿之子。子二:演          (安徽休宁居石岭)。

六十六世讳武陵:通明长子,名吴琲。生唐代宗大历七年壬子(公元772年)。唐宪宗时为大学博士,任韶州刺史。唐文宗太和初年,任礼部侍郎。娶成氏。子一:初云。        

六十六世讳渊,恂之子。子一:永祯

六十六世讳淮,程之子。子一:积    (福建武夷山市淮公支系始祖)。




◆声明:本站属非营利性纯民间公益网站,旨在对我国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为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文化做一点贡献。所发表的作品均来自网友个人原创作品或转贴自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如果涉及到您的资料不想在此免费发布,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全部资料都为原作者版权所有,任何组织与个人都不能下载作为商业等所用。——特此声明!

留言

验证码 表情

共 0 条留言(管理员审核才能显示),查看全部
  • 还没有留言,赶紧来抢沙发吧~

个人文集


吴昌高文集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