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吴氏族谱 > 族谱研究 ◇公益性民间网站,传承优秀文化,发扬泰伯精神

吴氏常公及其子皙公出生年代辨析

       2017年8月,有人曾在互联网上介绍了五代十国时期江南吴氏常公及其子皙公的谱记文字,作者观点撇开不说,单看这两段文字:

       “讳篪,即常,初云次子,官为九江府德化县令。生于唐敬宗宝历二年丙午(826)迁江西庐山,子十:彦辉、彦正、彦文、彦日山、延旦、炳、炎、皙、炜、焕。篪江西九江市庐山支系始祖。”

       “讳皙,常(篪)八子。江西永新吴氏始祖,字景直,号五峰翁。又称八府君,生唐僖宗乾符二年(875年)。南唐(公元923—936年)时任江西吉安永新主簿,任满后回原籍时百姓攀留而落业永新,在城旁开凿清泉义井,造屋居住,为江西吴姓永新宗支第1世始祖。葬城北后岭崇福寺左畔金鸡穴。娶段氏,葬县城谢家塘西门三里塘月形。子二:熄、炤(吴炤,生于唐昭宗天祐元年甲子(904))。熄归庐山奉祖。”

       认真研读就会发现,上述文字中提到的有关吴常公和吴皙公父子出生年代与任职历史从逻辑上看不相符,值得推敲和商榷。

       1.吴常又名吴篪,历经唐末五代十国时期,而上文中说其“官为九江府德化县令”。九江,在唐代时称江州。开元二十一年(733)分江南道为江南西道,辖洪、饶、虔、吉、江、袁、信、抚8州、37县,其中江州辖浔阳、彭泽、都昌3县。天宝元年(742),改江州为浔阳郡。乾元元年(758),确立州、县两级建制,改浔阳郡为江州。五代南唐升元三年(939),改浔阳县为德化县,称江州德化县,也就是说,自南唐建国第三年即升元三年(939)始有“德化县令”这一官职。所以说,如果吴常(篪)任过德化县令属实,就不可能是出生于唐敬宗宝历二年丙午(826)!

       据《永新皙公派康熙戊戌版吴氏族谱》(1718年编印,2018年翻印)有关吴氏皙祖中院廉里族谱世系总图记载:“一世皙,入主簿,奉议郎。南唐德化县令篪子,行八……”(卷一第十二页),非常清晰地说明了吴常(篪)公担任过南唐时期的德化县令。

吴氏常公及其子皙公出生年代辨析

吴氏常公及其子皙公出生年代辨析

       该谱卷一第九页有关禾川烟冈吴氏衍派图记载:“一世皙,行八,官永新主簿。家义井……”;卷一第七页关于篪公资料其中有一句“其第八子皙,官禾川,为主簿公”。还有其他序文,充分说明吴常(篪)公子吴皙公是南唐时期永新县主簿,这一点更不会有异议。

吴氏常公及其子皙公出生年代辨析

       2.上文作者把南唐与后唐搞混淆了,用后唐的时间来标注南唐。后唐,作为五代之第二代,存在时间为公元923-936年。南唐,作为十国之一,存在时间为公元937-975年,时长39年。五代十国时期的江西境地,909年(后梁开平三年)起尽入淮南杨吴政权。此前二年(907年)淮南大臣张颢、徐温发动政变夺得大权,908年张颢被徐温所杀,至此杨吴政权实际掌握在徐温手中近20年。927年徐温去世,养子徐知诰操纵吴国朝政,同年杨溥称帝,937年吴帝杨溥让位于徐知诰,杨吴灭亡,徐知诰改国号为齐,次年又自以唐室之后改名李昪,改国号为唐,史称南唐。南唐传三世历一帝二主,是五代十国时期经济文化繁荣、科技进步、对外开放程度最高的国家,也是十国中版图最大的,最盛时幅员三十五个州,地跨今江西、安徽、江苏、福建、湖北和湖南等省的一部分。

       3.上文中关于吴皙父亲吴常(篪)的出生年代都有疑虑,有关吴皙的出生年代就更立不住脚了。按上文说法,当过南唐永新主簿的吴皙生于“唐僖宗乾符二年(875年)”,南唐刚成立(937年)时已经63岁,如果是南唐中后期比如955年起任职已经80岁了。这个年纪才开始当吉州永新县主簿这个级别不高的官职,难以想像,更不用说“任满后……”云云。

       4.查遍《永新皙公派康熙戊戌版吴氏族谱》(1718年编印,2018年翻印),都没有发现有关吴常(篪)、吴皙甚至其后几代人的出生年份。

 吴氏常公及其子皙公出生年代辨析

永新皙公谱上关于常公(篪公)资料

       5.上文中有关吴常(篪)与吴皙的出生时间(826、875)是怎么来的呢?简端常守是四兄弟(有的说简端常三兄弟),这在吴氏大统谱及大量族谱中广泛记载。从目前老谱资料看,简公存在两种不同的生年、婚配、任职,但因宣公裔孙繁茂,影响力相对较大,常公端公谱受到(守公支系谱目前没见到)相应影响也是可以理解的。据网上能够查询到的宣公谱资料记载,吴简字志善生于唐武宗会昌三年癸亥正月初一,即公元843年;吴志善子吴宣(或字守德)生于唐僖宗乾符元年甲午四月十五未时,即公元874年。对比宣公谱资料,能看出端倪。

       6.吴常公的出生时间到底该如何确定呢?答案还是要从简端常守四兄弟身上去寻找。

       ⑴吴常公的二哥吴端公,据考证出生于唐昭宗光化二年己未(899),详见温州市龙湾区社科联编印、中国文史出版社2019年9月出版的图书《湛然家风——宋吏部尚书吴表臣 吴汇头资料汇编》,也可以参阅《温州永嘉场吴汇头始迁祖吴端家族》。江西永丰县石马镇中林村明代万历年间编修的吴氏老谱即吴相甫公四世琠公支系肃公房谱记载,端公行二郎,唐昭宗光化二年己未(899)八月初六戌生;常公行三郎,唐昭宗天复二年壬戌(902)二月十一亥生;守公行四郎,唐昭宗天祐三年丙寅(906)十一月二十八辰生。

吴氏常公及其子皙公出生年代辨析

吴氏常公及其子皙公出生年代辨析

浙江温州永嘉场吴汇头吴氏宗祠全貌和内景

       ⑵唐昭宗天复二年壬戌(902)出生的吴常公,担任自南唐建国第三年即升元三年(939)始设的“德化县令”这一官职,合乎时间逻辑。作为十国之一的南唐,存在时间为公元937-975年,时长38年,吴常子吴皙公也在这一时期任职永新县主簿,同样合乎时间逻辑。

       ⑶五代周边各国中,南唐的文化氛围最浓,也是最重视科举,详见百度文章《南唐贡举考略》。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始建于南唐升元年间(公元940年),是中国首间完备的书院,南唐时建成“庐山国学”(又称“白鹿国学”),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由中央政府于京城之外设立的国学(南唐京都为江宁,958年迁都洪都)。迁居庐山的吴常公及后来从庐山走出的永新主簿吴皙公,想来都与庐山浓厚的国学氛围有关吧。

       7.综述:21世纪之初编修的中华吴氏总谱或无锡吴氏统谱上有关“初云公(唐宪宗元和六年辛卯九月初八生,唐昭宗景福元年壬子正月初五卒,公元811-892年,娶丁氏),任虔州刺史,生四子简端常守”的说法不正确,应纠正为“初云公,公元811-892年(唐宪宗元和六年辛卯九月初八生,唐昭宗景福元年壬子正月初五卒),娶丁氏,生一子相甫;相甫公,公元851-913年(唐宣宗大中五年辛未三月十五日未生,后梁乾化三年癸酉七月十三日戌殁),任虔州刺史,配宋氏、夏氏,生四子简端常守”。

(2020年3月撰写,2023年11月重新修改)





◆声明:本站属非营利性纯民间公益网站,旨在对我国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为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文化做一点贡献。所发表的作品均来自网友个人原创作品或转贴自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如果涉及到您的资料不想在此免费发布,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全部资料都为原作者版权所有,任何组织与个人都不能下载作为商业等所用。——特此声明!

留言

验证码 表情

共 0 条留言(管理员审核才能显示),查看全部
  • 还没有留言,赶紧来抢沙发吧~

个人文集


吴祥学文集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