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故事 > 人物传记 ◇公益性民间网站,传承优秀文化,发扬泰伯精神

康熙帝师——吴垣

       吴垣,字翰宸,号云嶷,河南省宝丰县大营镇人,生于顺治六年(1649年)。他的一生与清代康熙朝的文化和政治发展密切相关,以其学识渊博和品德高尚,成为当时备受瞩目的学者和皇室倚重的臣子。 

康熙帝师——吴垣

       康熙八年(1669年),20岁的吴垣展现才华,成功考取秀才,迈出了科举仕途的第一步。此后十余年,他专心治学,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考中进士,随即被任命为庶吉士,进入翰林院庶常馆研习文学。在翰林院的历练中,吴垣的学识和素养不断提升,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他被任命为检讨,正式开启在朝堂的任职生涯。

       康熙四十年(1701年),吴垣迎来了学术生涯的重要节点。他受命编纂三朝国史,同时负责校录《渊鉴类函》及御纂诸书。在这项浩大的文化工程中,他凭借深厚的学识和严谨的态度,出色地完成了各项任务,其学术造诣得到了广泛认可,成为当时朝野知名的学者。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吴垣因其学识渊博和品德高尚,升任右春坊右赞善,并承担起教导太子胤礽的重任,成为太子傅。康熙帝对其才华和品行极为赏识,特意临写唐代诗人徐铉《柳枝词十首》中的第六首“风暖云开晚照明,翠条深映凤凰城;人间欲识灵和态,听取新词玉管声”,赐予吴垣。这幅米芾风格的书法作品,既是帝王对臣子的嘉奖,也见证了君臣间的深厚情谊。

康熙帝师——吴垣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吴垣奉命视察浙江,康熙帝为彰显其身份和荣耀,特赐半幅銮驾仪仗(此半幅銮驾现存于宝丰县文化馆文物所)。在浙江视察期间,他致力于推动当地教育发展,为文化传承贡献力量。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吴垣晋升为侍讲学士,随后再次主持浙江科举考试,以公正严谨的态度选拔人才,深受士民敬重。 

       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密云地区发生事变,吴垣临危受命,参与弹压工作,在稳定地方局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吴垣在密云任所逝世,其灵柩最终归葬故里。康熙帝为缅怀这位功勋卓著的臣子,特赐翰林府一座。更为特殊的是,此前康熙帝赐予吴垣的临米芾书法作品被刻石嵌于翰林府墙上,因此这座翰林府又被称作“御书楼”。遗憾的是,康熙帝书法原件已遗失,现存拓片珍藏于宝丰县文化馆文物所。 

康熙帝师——吴垣

       吴垣一生不仅在仕途和学术上成就斐然,在文学创作领域也有建树。他著有《樵雪书屋诗稿》,其诗作风格清雅,意境深远,《中州诗征》卷八收录了其中八首,为后世留下了珍贵的文学遗产,也让人们得以透过诗文,窥见这位清代学者兼臣子的精神世界与文学才情。


上一篇:节妇刘氏明志诗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



◆声明:本站属非营利性纯民间公益网站,旨在对我国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为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文化做一点贡献。所发表的作品均来自网友个人原创作品或转贴自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如果涉及到您的资料不想在此免费发布,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全部资料都为原作者版权所有,任何组织与个人都不能下载作为商业等所用。——特此声明!

留言

验证码 表情

共 0 条留言(管理员审核才能显示),查看全部
  • 还没有留言,赶紧来抢沙发吧~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