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伯精神浅议有一位哲人曾经这样说过:“东南之文化,不在苏杭,不在京镇,在无锡之梅里。”梅里是泰伯公的故乡,是天下姬吴氏的发祥地。今日,我们在纂修《中华吴氏大统宗谱...
文天祥《跋吴氏族谱》辨——兼与吴洪激先生商榷 《世界至德文化研究》2007年第2期,刊登了文天祥《跋吴氏族谱》原文和该刊主编吴洪激先生的译文。笔者拜读后,感到有些地...
《我与吴文化》论文之一试论至德精神的“让”与“进” 至德精神的精髓是谦让与开拓。3280多年前,中华吴氏的开氏始祖泰伯,为遂父意,三让...
今年七月份,在南昌出席江西省吴氏宗亲总会、江西吴氏文史研究会第五次会长工作会议的时候,总会秘书长吴良生先生说,省社联有整理各姓氏文史资料和相关论文的意向。受此启迪...
前 言一、 论 文试论泰伯公的“让”与“进”………&he试论泰伯公的“让”与“进”文天祥《跋吴氏族谱》辨泰伯精神浅议浅论族谱与游子亲情浅论堂号与祠堂试论民间宗亲组织的属性民间宗亲组织的行为准则初探 树大叶茂终归根
自古以来,皮林村民对神话动物麒麟的崇拜可以上溯到最初的先民,麒麟在人类文化活动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麒麟被视为勇猛、力量权威的象征。早在清末民国初年,皮林众亲为了保一方平安,在寨边东西两个地方各放一蹲麒麟;一只看守东方的驿道
文/蜀中愚人夕阳下的思念,像飞驰的骏马。穿过指间的缝隙,深深地飘向云端。来不及细说缠绵的思念,晚霞便绯红着脸,藏进那触不可及的山峦。夕阳下的思念,是乡愁凝固的河。风...
我母亲去世15年了,老人家无疾而终,享年93岁。母亲出身贫寒,自小就做了童养媳,其艰辛可想而知。她上过两回“扫盲”的农民夜校:一回是苏区时期,贺子珍在我村开办的...
深山藏古寺,璃瓦密林悠。偶遇一居士,久聊不知愁。 2024.10.1日亭店宿燕寺
甲辰中秋,风和日丽,我们从杭州驱车180公里来到无锡梅里,按照客家人的习俗,为开姓始祖泰伯扫墓。始祖泰伯,生于公元前1285年正月初九,卒于公元前1194年三月初三,享年九十一岁。系商末西岐君主古公亶父的长子,才识卓绝,德行高尚,助其父亶治理西岐,深得臣民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