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吴氏文化 > 民族区域 ◇公益性民间网站,传承优秀文化,发扬泰伯精神

贵州三穗民族姓氏溯源

       一、三穗姓氏

       2020年初,黔东南州“50大姓”户籍人口排名比例,三穗县(16.3万人)50个姓氏排名如下:杨21.9%、吴7.43%、张6.91%、万6.89%、龙5.90%、李3.39%、王3.31%、潘2.49%、刘2.49%、姚2.40%、陈1.87%、邰1.83%、姜1.73%、周1.70%、田1.69%、黄1.49%、唐1.47%、罗1.39%、胡1.23%、欧1.12%、陆1.11%、彭1.01%、肖0.91%、赵0.80%、向0.74%、舒0.71%、石0.51%、何0.51%、蒋0.50%、袁0.47%、欧阳0.40%、熊0.39%、梁0.38%、谢0.31%、莫0.28%、邓0.27%、朱0.26%、宋0.23%、余0.22%、金0.12%、廖0.11%、文0.08%、徐0.08%、林0.06%、雷0.03%、韦0.02%、滚0.02%、高0.02%、蒙0.01%、欧0.00%。

贵州三穗民族姓氏溯源

       二、三穗民族

       1、侗族宋代境内已有侗族的记载。德明杨姓,宋代从湖耳(今锦屏一带)迁来。元代,任得民长官司长官。坦洞杨姓侗族,于北宋末由湖耳迁来;新场镇、雪洞镇和等溪、款场、顺洞、海山等乡的杨姓侗族,分别从天柱县乐寨、高乜、刘家寨,玉屏南宁堡和湖南新晃县凉伞等地迁来。新场镇、雪洞、海山、颇洞、果界等乡吴姓侗族,于元末明初从天柱远口迁来,另一部分从新晃凉伞、扶罗和贡溪等地迁来。新场、坦洞、款场、等溪等地龙姓侗族,分别从玉屏大龙和天柱阳寨等地迁来。款场、坦洞乡的王姓侗族,于明末清初从天柱黄桥迁来。款场、坦洞、瓦寨、良上、德明、响水、坪茶等地周姓侗族,于元末明初由天柱迁入。侗族姓氏有杨、吴、龙、周、王、张、袁等姓。1990年,三穗侗族有72439人,占总人口的41.2%。

       2、汉族明清时期,三穗始有汉族迁来。城关王姓,原籍江西吉水,明初剿抚有功,授王英邛水蛮夷长官司长官。颇洞何姓,原籍江西吉水,明嘉靖十二年(1534)随军征滇,后定居颇洞。其他鄢、杨等姓,因军功于明初从江西迁来。寨塘陶姓,从安徽凤阳迁来。八弓镇毛家,清乾隆年间从江西抚州迁来。台烈镇的胡、刘、明、谭等姓,均为军屯、民屯的后裔。清代,一批商人和工匠艺人来三穗经商。瓦寨王姓,于清康熙初年从江西瑞州迁来贩盐。长吉街的甘、费、全等姓,是从湖南衡阳迁来,人称“衡州帮”。八弓街上的秦、李、彭、杨、陈、许等姓,均从外省迁入,经商发家。汉族姓氏以杨、张、王、李、吴、陈、刘等为多。1990年,三穗汉族有69298人,占总人口的39.41%。

       3、苗族三穗苗族始见于元代。寨头苗寨有吴、张、万、潘、杨等姓,其中吴姓,原住天柱远口,初迁镇远报京,元代再迁入寨头久扁;在吴姓之后,张姓从今剑河迁寨头羊香。寨头万姓从今剑河高雍迁入。潘姓和杨姓,是从天柱县执营和新晃县凉伞迁入的。巴冶乡中坪、平寨的三大房,即“勾种、勾俄、赵家”是从万山迁入的。德明乡万家沟,塘冲,绞颇乡铜鼓寨,台烈镇冷水寨,寨头乡石坪,巴冶乡桂槐等地的万姓是从台江县巫脚迁入。小巴冶万姓四大房是从台江县交网迁入。稿桥万姓从高雍迁来。苗族主要有万、杨、张、吴、潘、邰、李、刘、龙等姓氏。三穗苗族有32787人,占总人口的18.65%。

       4、土家族土家族大部分由四川秀山、酉阳迁来,也有少数从松桃和湖南的花垣、古丈等地迁来。19世纪60年代,土家族部分青年因随太平天国石达开西征时,战争频繁,沿途失散,如长吉乡寨午寨的隆姓。民国初至二十年左右,川东湘西一带,军阀混战,土匪猖獗,连年灾荒。民国十六年(1927),稿桥乡横冲坡张姓,从湖南古丈逃荒而来。民国二十一年,秀山龙池区彭泽植家,连遭抢劫,被杀3人,拉走耕牛4头,无法生活,被迫离乡,逃来三穗。土家族有游、覃、张、刘、殷、倪等姓。1990年,三穗土家族有1200人,占总人口的0.68%。现在三穗汉族主要居住中部县城八弓附近,侗族居住东部地区,苗族居住南部地区。

       历史上,侗族居住三穗大部分地区。明清时期,汉族开始迁入境内,形成了现在的汉、苗、侗民族居住的格局。

贵州三穗民族姓氏溯源

       23魔方祖源数据库里面贵州三穗籍有8个男性。分别来自壮侗、汉族、土家等族群。


上一篇:基因说故事:我与苗族的血脉缘分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



◆声明:本站属非营利性纯民间公益网站,旨在对我国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为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文化做一点贡献。所发表的作品均来自网友个人原创作品或转贴自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如果涉及到您的资料不想在此免费发布,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全部资料都为原作者版权所有,任何组织与个人都不能下载作为商业等所用。——特此声明!

留言

验证码 表情

共 6 条留言(管理员审核才能显示),查看全部
  • 宗亲

    不知道如何统计得到的数据,但有遗漏:长吉邹氏是大族,清未云南按察使邹韾兰即是长吉人,现有其故居老屋,该族人口众多。粟姓也是大族,祖上曾经是邛水苗侗长官司的世袭者,曾氏,甘氏,瞿姓,方姓,也未见统计。

    2025-07-12 18:43:14 回复

    验证码
  • 宗亲

    六七十岁的大妈,大爷都会唱山歌,万姓大概都是苗家人,只是现在的年轻辈不会说苗话而已

    2025-07-12 18:42:57 回复

    验证码
  • 宗亲

    我家族瓦寨周姓,始祖明朝洪武年间从江西吉水随军迁来,因立有军朝廷勅封为平蛮候,后改授邛水高山洞边苗长官,永乐十一年又被裁革为五简土目,世代驻守,爵位世袭,繁衍至今,我们为汉族。
    你讲的那支从天柱迁来瓦寨的侗族周姓与我支应该无关。
    顺便告诉你我们家族的一个历史事实,我们入黔始祖父亲的那一代是同父九兄弟,俗称周大郎九兄弟,当时周四郎、周六郎、周八郎都随军迁到了天柱境内,至于你讲的这些从天柱迁到三穗的侗族周姓与我宗支从江西迁到天柱境内的四郎公、六郎公、八郎公是否有没有关系就不得而知了。

    2025-07-12 18:42:38 回复

    验证码
  • 宗亲

    不祥细,比如八甲杨七甲,四甲,就是四支堂,弘农堂杨姓大部分都是从天柱搬.三穗的祖籍江西迁至此地居住。

    2025-07-12 18:42:21 回复

    验证码
  • 宗亲

    我们长吉秦姓,家谱上有记载是从衡阳迁居过来的

    2025-07-12 18:42:01 回复

    验证码
  • 宗亲

    我这李姓,听老爹说是从半坡那里迁徙过来的,往前走就是湖南。]我得空去跟老爹要族谱看一下。

    2025-07-12 18:41:40 回复

    验证码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