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于2025年9月16日至19日在怀化召开。时间越来越近,各项筹备工作正紧锣密鼓、有条不紊进行。
“喜迎旅发会,当好东道主”。
每一位五溪儿女都应该为旅发大会尽一份力量,以主人翁的姿态,用最温暖的服务、最灿烂的笑容、最饱满的热情,迎接四海宾朋到来。
一段时间以来,很多人都在默默助力,我也不能落下,立足岗位职责,做好分内之事。同时,还发挥自己会唱苗族歌鼟的优势,在培训课上教唱歌鼟。
就在前一阵子,会务组举办了第五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随车讲解员培训班。
怀化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山区城市,51个民族在这里繁衍生息。
千百年来,各族人民在五溪这片神秘的大地,依山而居、傍水而栖,和衷共济、和睦相处,创造出“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民族文化奇观。
其中,侗族和苗族是怀化人口最多、风情最为浓郁的两个少数民族,也是最能代表五溪民族文化魅力的典范。
因此,这次培训班在课程设置上,分别安排了侗族大歌和苗族歌鼟的内容,而教苗族歌鼟的任务落到了我头上。
会务组之所以安排我授课,是因为一方面我是苗族人。
这些年,我在网上推出了不少有关苗族歌鼟的原创文章和视频,可以说也算是一个传承人,用网友的话来评论——会写的没有我会唱,会唱的没有我会写。
而且,我还正儿八经的教过多年书,上一堂课应该不在话下。
另一方面,毕竟苗族歌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能懂会唱的人并不多,尽管靖州还有一些老歌师和爱好者,可来一趟怀化不容易,何不就近取材,一方两便呢?
机会难得,名正言顺地宣传苗族、推介家乡、传承歌鼟,何乐而不为!
求之不得,于是当组委会邀请时,我毫不犹豫答应了,也为自己能够为旅发大会出一点力而高兴。
接下来,我便抽时间认真备课,由于自己的电脑操作水平有限,就要女儿帮忙制作了课件。
上课那天,因某种原因,授课安排在下午两点到三点,虽然是休息时间,我也没有怨言。
课堂上,我介绍了苗族的历史起源、传统习俗、文化特点,以及怀化苗族的风土人情、日常生活,重点传授了苗族歌鼟。
苗族歌鼟实在是太丰富了,不仅唱腔多样,而且歌词广泛,要在短短一个小时掌握,那是不可能的。
所以,我只能教一些最基础、最简单的常识,比如就教了靖州锹里家喻户晓的“杨梅谣”:
杨梅杨,杨梅杨
生在路边逗人尝
是人过路试一颗
留到一颗等同良
苗族歌鼟的最高境界,是“到哪山唱哪歌”,省级旅发大会这样的盛会,必须要有结合实际、契合主题的原创歌曲。
在接到授课任务后,我就立即创作了一首“七言四句”:
今朝是个好时日
五湖四海五溪来
福地怀化等到伴
懂你如家莫要忙
于是,我把主要精力放在了这首歌鼟上,从解读到清唱,从谈白调到酒歌调,一一进行示范。
因为苗族歌鼟多数为合唱,是多声部,一个人唱没有气氛。
所以,我事先邀请爱人到现场来助力,我们一起合作了情歌调和担水歌调。
有了帮腔,苗族歌鼟的那种感觉和味道就出来了,顿时把氛围推向了高潮!
这些学员基本上都是从机关单位抽调的年轻姑娘,有文化素质,领悟能力强。
加上,初次接触苗族歌鼟十分好奇,她们都学得很认真。
一字一句地跟着学了几遍后,大家也能咿咿呀呀,有模有样地唱起歌鼟了!
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当然,那种高难度的腔调,对于毫无基础的人,一时半会儿是学不会的。我只是重点教她们四句歌调,因为这种歌调不需拉腔、转换等技巧,相当于念词,相对容易学一点。
好在时代进步了,有了手机,可以拍照录音,一旦不会了,参照师傅教的多多练习,也就能唱下去了。
因此,一个小时之后,苗族歌鼟的授课就圆满结束了。
希望为旅发大会编写的这首苗族歌鼟,能唱响五溪大地。
上一篇:传承侗文化,前访侗乡人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