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吴氏族谱 > 吴氏谱序 ◇公益性民间网站,传承优秀文化,发扬泰伯精神

丹阳吴氏宗支录

       木有本则枝叶茂;水有源则流派长;族之世系分明,则子姓繁衍,其理一也。吾家自泰伯让国而奔于吴,至武王剪商乃封于吴,其国始大。历十九世,吴王寿梦之少子季札,又让位而退耕延陵,以国为姓,故后代奉为始祖。季札娶颜氏,生子五,俱有德操,长子卒葬于嬴博。中子玉,生子二,世居延陵,人称延陵吴氏。孔子尝题季札墓云:“呜呼有吴延陵君子之墓。”庙在云阳九里,子孙世守不替,有司每岁致祭。历汉晋唐宋,代有闻人而谱牒散失,大宗小宗统绪不明;族人或隐或显,皆无稽考,非后世之责欤?吾曾祖号延陵散人,潜处山林。虑后代无征,取上祖所集图系,并杂录逐节详明,编成家谱二十余卷。庶几昭穆序而宗族明矣。然子孙繁盛,散居四方,亲疏远近,各不相知,简册浩繁,未易遍阅。遵路托祖宗德荫,列名馆阁。退食之余,取家谱详叙某祖娶某氏、生子几、生卒葬墓,有失考者,盖从阙疑,俾后人易于观览,名曰《吴氏宗支录》,合并一卷。凡尊卑疏戚,历历详明;昭穆宗支,班班可考,展卷了如指掌。惟愿后之子孙,世世相继纂修,则门楣奕祀不泯,木本水源,有不浸昌浸炽者哉。

宋龙图阁大学士吴遵路撰

       注:吴遵路(988-1043),字安道,宋初大学者吴淑之子,博学知大体,大中祥符五年进士及第,累官殿中丞秘阁校理,直言奏事忤章献太后意,出知常州,简政尚廉俭,蝗灾救民得力,范仲淹上奏朝廷让诸州效法,升尚书司,封员外郎,权开封府推官,改三司盐铁判官,加直史馆,再迁淮南转运副使兼发运司事,修水利广积粮,又迁工部郎中,召修起居注,边疆告急,建议恢复民兵,授天章阁待制,河东路计置粮,这招很管用,又进兵部郎中,知开封府,后被宰相吕简贬知宣州,著《御戎要略》《边防杂事》20篇受重视,徙陕西都转运使,迁龙图阁直学士,知永兴军,任上病卒,宋仁宗闻而悼之,封荣禄大夫、柱国少保、延陵侯,入《宋史·循吏传》,修撰《丹阳吴氏宗支录》,三子吴璞、吴瑛、吴琚都身居宋朝要职。


上一篇:海阳吴氏族谱序

下一篇:吴氏正宗谱序



◆声明:本站属非营利性纯民间公益网站,旨在对我国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为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文化做一点贡献。所发表的作品均来自网友个人原创作品或转贴自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如果涉及到您的资料不想在此免费发布,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全部资料都为原作者版权所有,任何组织与个人都不能下载作为商业等所用。——特此声明!

相关内容

留言

验证码 表情

共 0 条留言(管理员审核才能显示),查看全部
  • 还没有留言,赶紧来抢沙发吧~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