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吴氏文化 > 风俗习惯 ◇公益性民间网站,传承优秀文化,发扬泰伯精神

苗侗芦笙节不一样的特色

       在我的家乡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西部,有一片神秘而美丽的土地叫做锹里地区。这里的苗乡侗寨民族文化多姿多彩,人文景观绚丽灿烂,民族风情古朴浓郁,被称为“人类疲惫心灵的最后家园”。这里素有“百节之乡”的美称,有着许多与众不同的传统节日,而最让我难忘的就是苗侗芦笙节。

       芦笙属簧管和声吹奏乐器。由芦管、笙斗和簧片三个部分组成。芦管用芦竹制成,下侧开有按音孔,下底部装有铜簧片,插入长圆形竹筒内,每管一音,每2至3根笙管上端合套一竹筒作为共鸣管。笙斗头小尾大,呈四方形,内空,头上装一吹管。芦笙由簧管的多少分为4音、6音、8音芦笙。吹奏时用手指按住小孔即能发音,声色宏亮。

       芦笙是湖南、贵州、广西、云南等少数民族特别是苗侗族地区民众最为喜爱的吹奏性乐器,由此演变而来的芦笙节则是一种融歌、舞、乐于一体的群众性的文艺活动,场面壮观动人,被誉为“东方迪斯科”。

       该节日以踩芦笙、赛芦笙为主要活动。各地芦笙节的时间不尽相同,原因是有的来源于古理古规的吉日,有的来源于喜庆丰收,有的则来源于神话传说。

       关于苗侗族芦笙的起源,其说法多种多样,既有民间故事,也有历史可据。

       在民间传说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泉水说”:相传有一年大旱,有个叫阿望的年青人上山砍柴,口干舌燥,热渴难当而昏倒在地。当他慢慢苏醒过来时,听见附近山洞里有清脆的“滴嗒、滴嗒”的滴水声。

       于是,阿望朝洞口爬过去。洞里十分凉爽,他就仰身躺在地上让泉水滴进口中。当他睁开眼睛时,看见一棵树上结满红红的果子,便起身爬上树去摘了些果子。吃了果子后,他立刻有了力气,扛起一大捆柴就回家了。


       回到家里,阿望把此事告诉了寨子里的其他人。大家都去喝那个洞里的泉水。有病的人喝了消灾祛病,无病的人喝了精神百倍。之后,人们天天来这个山洞喝泉水、听水声。

       洞里泉水滴落的声音多像一首动听的歌,让人流连忘返。在阿望的提议下,一伙年青人砍来青竹,做成了竹笛。但笛声不像泉水的滴水声,他们就把几根竹笛合起来,几个人一起吹,这样,吹出的声音就像泉水的滴水声了。

       可是,每次都要几个人一起吹很不方便。所以,大家就把几根竹笛捆在一起,一个人也能吹出很动听的曲调了。再后来,经过许多人长时间的共同努力,终于制成了多管芦笙。

       芦笙究竟源于何时,产生在何处,不得而知,在不同的民族地域中有着不同的传说。流传于靖州锹里地区的是这样一个版本——

       三国时期,蜀国丞相孔明平南蛮,征孟获。在孟获第四次被擒后,仍心里不服,对孔明说:“吾虽化外之人,不似丞相专施诡计,吾如何肯服?”

       孔明回答说:“吾再放汝等回去,复能战不?”

       孟获说:“丞相若再拿住吾,吾那时倾心降服,尽献本洞之物犒军,誓不反叛”。

       孔明即笑而遣之。之后三战,孟获皆败于孔明。七擒七纵,终于使孟获心悦诚服,肉袒谢罪。孔明乃请孟获上帐,设宴庆贺。席间,见孟获腰间垂一簇短芦竹,笑问为何物?

       孟获答曰:“昔时闷居朵思大王洞内,闻水滴之声,遂作芦管,以仿水滴声而吹以自娱也。”边说边解下递给孔明。

       孔明接过,忖之良久,遂唤随军乐师,教他改进之法。乐师按孔明指示,改进了芦笙,将中土音律与蛮音相融谱成曲律,再按五行相生,太极八卦步另授以蛮姑,伴之以舞,遂成芦笙舞,相传开来。

苗侗芦笙节不一样的特色

       传说归传说。但是,据文献记载,芦笙确实历史悠久,已有3000多年。在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吹笙鼓簧,吹笙吹笙,鼓簧鼓簧”的诗句出现。而历史学家郭沫若在《今昔集·钓鱼城访古》一书中断言道:“(笙之类乐器)据我看来起源于苗族,苗民间均备有芦笙”。

       由此看来,芦笙源于古代苗族先民。

       锹里地区是靖州苗族和侗族居住的集中地,这里的苗侗人民除了语言有所区别外(其实他们苗话、侗话都能懂会说),其他的风俗全都相同,喝一样的米酒和油茶,唱一样的歌鼟,穿一样的服饰,过一样的芦笙节,相亲相爱、相互通婚、和谐相处,是“苗不离侗、侗不离苗、苗侗一家”的典范。

       “芦笙不响,五谷不长”“芦笙一响,脚板发痒”, 锹里地区自古就有“春吹芦笙而万物生,夏吹芦笙而万物长,秋吹芦笙而万物实,冬吹芦笙而万物盈”之说,芦笙成为了苗侗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踩芦笙最初是由向龙神求雨的仪式演变而来,每年要踩芦笙三次,即正月十五日祈求风调雨顺,七月十五报答龙神,十月十五共庆丰收。

       每当踩芦笙的时候到来,各寨的苗侗同胞便不约而同身着节日盛装,不畏炎夏酷暑,翻山越岭,兴冲冲赶到指定的地方,芦笙阵阵,翩翩起舞,同歌未来,畅叙情谊。毗邻的贵州、广西等省和本省通道县各村寨青年也会前来助兴,几十、几百、上千人围成几圈,男吹笙,女舞蹈,热闹非凡、蔚为壮观。

苗侗芦笙节不一样的特色

       后来,只在农历七月十五日举行这样大型的集体活动了,被定为“芦笙节”。通过代代相传、约定俗成的芦笙节,便成为了锹里地区最普遍、最盛大的传统节日。2006年靖州苗侗芦笙节成功申报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从小生活在浓浓的苗侗文化环境中耳濡目染,我自然对苗侗芦笙节情有独钟、念念不忘。

       记忆中的芦笙节是热闹的、开心的、色彩斑斓的。我的老家南山寨属于中锹,但从我记事起,好像并没有看到过芦笙表演,所以一直想去上锹看踩芦笙。

       1991年初中毕业的那年七月半,因考上了师范学校,没有了学习的压力,我和小伙伴们结伴而行,千里迢迢赶山路去藕团牛筋岭看踩芦笙,终于如愿以偿。

       因还未通车,或者说坐不起车,路途实在太遥远,我们第一天急急忙忙走了几十里路到地妙村歇了一晚,第二天翻过那座高峰——山爬界,才气喘吁吁到达目的地。

       “芦笙堂”是进行芦笙活动的固定场所。一般选在古木参天、地势平坦开阔的山间。当我们赶到那里时,早已人山人海、人声鼎沸,山坡上、树脚下到处人头攒动、水泄不通。宽阔的草地上,由几十支、几百人组成的芦笙队伍,围成几个大圈,男的摇头晃脑地卖力吹、女的左摇右摆地使劲舞,场面巨大,气势恢宏。

       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那个时候,我们根本看不懂,也不在乎好不好看,完全就是看稀奇、凑热闹而已,哪里人多就往哪里钻,哪个姑娘漂亮就多看几眼。

       无事忙,倒搞得一身汗。于是,我们在小摊贩那里买上一根冰棍或一碗凉粉,沁人心脾、爽透心底,至今都觉得那就是人世间最美的味道,是这辈子最美好的回忆!

苗侗芦笙节不一样的特色

       一晃27年过去了,这些年一直漂泊在外,更让我留恋少年时的光景,真想走回那些难忘的旧时光。难得今年有公休假,我准备趁此机会再到现场去感受一下记忆中的那份热闹、那种情怀。

       三锹有上中下之分,以前锹里地区的多个村寨都举办芦笙节。现在随着社会发展、时代变化,外出务工人员增多,据说很多地方对于芦笙节的传承已经后继无人,难以开展这样的活动了,只有藕团乡新街、老里、潭洞、塘保、高营、大溪、塘龙、团山等几个苗乡侗寨依然保存完好,年年都如期举办芦笙节。

       于是,打电话给藕团乡党委书记、我的师兄向应平,问他是否还有踩芦笙这个传统的节日。果不其然,今年新街村与往常一样,还在继续开展芦笙节的活动。

       这些天在老家度假,农历7月15日正逢周末,清早一起床,我就和爱人往县城赶,并约上好友陈正吉一起去藕团乡过芦笙节。

       也许是太过兴奋吧,过了藕团场上,往新街村去的路有两条,一条进入三江溪苗寨,一条通往新街村侗寨,我还是小时候看芦笙那次到过新街的,他俩也不敢肯定走哪条,就随便选了一条走,岂料是通往三江溪的。

       这时,正好新街村的杨昌镁(在市里工作)打电话来,说已在村部等我们了,一问才知道走错了路。我们急忙掉头回走,当十点半赶到新街时,活动已经开始好一会儿了。

苗侗芦笙节不一样的特色

       其实,新街以前并不叫这个名字,而是一个难听的名字——烂泥冲。为什么要改名呢?据说,这里经常发生火灾,过不了几年,当寨子规模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无缘无故地烧一把火。

       有人觉得是“烂”字有个“火”的缘故,就把“烂”字换成“滥”字了。地名都是“水”字旁后,情况改善了许多。但是,还是不好听,依然是“整个山冲都是烂泥巴”或“整个山冲泥巴泛滥”之意。

       到了光绪年间,这里的吴姓出了一个大人物(具体名字事迹不详),发达之后回报家乡,个人出巨资将寨子通往附近各寨的道路全部铺上了整齐的青石板,人们为了感念他,就将寨子的官方名字更名为“新街”了。不过,由于惧火,“滥泥冲”这一俗称至今仍然沿用。

       曾经滥泥冲是靖州古锹里二十四寨中最大的一个团寨,这里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据统计,这个村目前在外仅“吃国家粮”的就有38人之多,这对少数民族地方来说,是实属不易、难能可贵的。现与潭洞村合并为新街村,共有411户1481人,98%以上为侗族。

       这里的村民们热情好客、善良朴质、能歌善舞,几乎都会讲侗、苗、汉三种语言。各种节日也非常丰富,其中以每年农历七月十五的芦笙节最为隆重。《靖州乡土志》用诗歌记下了当年芦笙节的盛况:“僰童一队吹龙竹,洞主三锹骖豹文,山顶踏歌风四合,鸾凰飞入遏行云”。

       如今的“芦笙堂”已由牛筋岭移至寨子中的学校操坪了。当我们快步赶到现场时,演员们正冒着烈日、顶着高温尽情地表演着精彩的节目。田坎上、马路边、吊脚楼中,到处都是欣赏节目的观众。

       虽然我们来迟了,但是压轴好戏还没错过。 新街村的“2018芦笙节”盛会,以“传承民族文化、喜迎盛世年华”为主题,结合新时代自编自演了侗家姑娘唱山歌、歌鼟欢乐唱起来、花棍舞山歌等十三个文艺节目,展现锹里苗乡侗寨的独特风情。周边村寨的苗、侗、汉同胞约3000人前来欢度传统佳节,共享美好时光。

苗侗芦笙节不一样的特色

       芦笙节,当然要以“踩芦笙”为“主打歌”。这是一个十分神圣的节日,必须有固定的活动模式。据介绍,一般在节日之前要举行仪式,先由村寨里德高望重的老人主持祭祖,与此同时,各家各户都在自家自行祭祖。随后,各村各寨的姑娘穿着盛装,佩戴变化多端的银花银饰款款而来,小伙子和芦笙手们各自带着芦笙从四方八面涌来……

       “踩堂曲”徐徐奏响,现场立刻欢腾起来。芦笙手头戴斗笠、肩上搭条帕子,前摇后晃、边奏边舞,人们也伴随着芦笙起舞,称为“芦笙舞”。芦笙音域宽阔,乐声悠远,笙歌豁亮,令人回味。

       随着芦笙手们弯腰拐脚,左右摇晃,系在芦笙上的红绸子飘带在空中上下飞舞,而姑娘们身着蓝色绣花上衣、黑色裤子或裙子,捆根花带,戴着银冠、银圈、银环、银镯,一手拿根花帕、一手拿把花扇,踏着芦笙曲调翩翩起舞,她们在欢跳中也会发出阵阵悉啐声,恰似芦笙声的和声,优美动听、如痴如醉。

       好戏总在后头,活动尾声也是在踩芦笙中结束。这时,只见一名领队举着一面旗在前开道入场,排列整齐的一行男人吹着笙随后,身穿节日盛装的女孩和妇女紧跟其后。待走到指定场地,开道人将大旗往场中央一插,芦笙队伍围绕大旗站成圆圈,男吹女踏,老少齐动,所有人都跟随芦笙乐曲走三步、退两步,前转转、后转转,慢悠悠、乐陶陶……

       踩芦笙者力求每个动作跟上曲调内容,当踩罢一套完整舞曲时,每个人立即围拢起来,最后形成一个大圆圈,象征为天人合一、和谐团圆的美好结局。

       过来,芦笙被苗侗人民视为密友良伴,男子人人会吹,女子个个能舞。芦笙节除了举行盛大的踩芦笙活动外,还有交友、对歌、赛歌等民俗活动。

       芦笙不仅是一种单纯的民族乐器,也是苗乡侗寨男女青年喜结良缘的重要“媒介”。通过它能使豆蔻年华的青年互相了解,产生爱慕,结为伉俪。因此,每当风清月夜的时候,有情的小伙子就会手捧心爱的芦笙吹一首婉转悠扬的爱情曲,姑娘们便心领神会、闻声而动、以歌传情,选择自己的意中人。

       今天,苗侗同胞以吹响芦笙来庆祝丰收,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阵阵芦笙声吹出了开心快乐,吹来了甜蜜爱情,也吹走了贫穷落后。

       独特的少数民族风情吸引了很多摄影爱好者,大家纷纷掏出相机寻找心中最美的画面。许多游客也慕名远道而来,让苗乡侗寨成为了旅游景点。

       苗侗芦笙节,不一样的特色。据新街村党组织书记潘学文介绍,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很多的歌友、村组自发出资举办歌会、节庆等活动。本次芦笙节对增强民族团结、传承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地方的各项事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图片由作者收集于相关网络)




◆声明:本站属非营利性纯民间公益网站,旨在对我国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为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文化做一点贡献。所发表的作品均来自网友个人原创作品或转贴自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如果涉及到您的资料不想在此免费发布,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全部资料都为原作者版权所有,任何组织与个人都不能下载作为商业等所用。——特此声明!

留言

验证码 表情

共 0 条留言(管理员审核才能显示),查看全部
  • 还没有留言,赶紧来抢沙发吧~

个人文集


吴展团文集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