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歙县各村【94】显德 (迁岔口) 【93】松寿 (迁浩坑)【91】富龙 (迁利石始祖) 【96】友旺(由利石迁大洲江村)【96】友晟(由利石迁山鸡赛) 【96】为韬(迁天井岩分居柿汰)...
吴氏始于泰伯丶仲雍。传五十九世良公,唐初任歙县令。义方公隨父良公由豫章始迁歙县问政山。六十一世少微祖公,移居休宁,衍派左台吴氏。七十一世祖靖公于公元九五五年...
昔韩宜子聘鲁,与穆叔论“三不朽”,首称“立德”,而以言次功犹分德言二之也。不知有德斯有言,未有品行不立而能以文章名於世者。然亦有之,若柳州荆公,其为文也,风雨变化,雷...
吴立纲,字新昌,祖籍广东乐昌黄圃紫溪大塘。生于清朝同治二年(公元1863 年)癸巳岁九月初一。光绪二十余年间,背井离乡,辗转至湖南湘潭,于此成家立业,娶妻生子,而后却音信杳然。 吾族字辈排行有序:“孝弟立本先,宠锡庆清传,佑启家声振,腾芳历代延”
吴兢,这位生于公元670年、卒于749年的汴州浚仪(今河南开封)人,以其卓越的史学成就和刚正不阿的品格,在唐朝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吴兢爱好文史,进士及第后开启...
恩师吴正宪,出生于一个正直纯朴的农民家庭,厚承家教、幼读私塾,后考人国立师范学校,在校勤奋攻读,尊师敬友,品学兼优,堪称丰师一位刻苦向学的标兵。一九三0年毕业后,主动放弃条件优越的城市工作,肩负家乡父老的重托,毅然回到家乡
一些吴氏宗亲通过考古和中日两国古史资料尤其是中国古史资料的记载,春秋时期的吴国“搬”国到日本九州鹿儿岛,定居于高千穗山。也有历史资料记载,夫差一部分后裔来到皖赣地区的大山深处。370年后,这里走出了“番君”吴芮,先后在衡山国与长沙国被封为王
尊翁文斋,号思皇,讳德宜。吴故邑巨族,代有闻人,翁少即崭然头角,乡先生每器重焉。生十四岁而孤,事母孝,事兄恭。析著后,义让尤笃,其所让过田产,悉取旧券焚之,蓋为后人永绝争兢。...
2025年1月5日,宜宾吴氏宗亲年会暨第七届换届大会在宜宾百姓舞台隆重举行,来自宜宾各区县的宗亲代表近200人,还有来自泸州宗亲代表吴谦、吴绵伟,云南昭通宗亲会长吴万超一行6人,渝吴总会会长吴世平一行3人,川吴总会会长吴天智一行4人,前来祝贺。
小寒初至凝冷霜,旷野萧条晚风凉。浙里遥问西山月,可曾寄到鄂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