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吴氏文化 > 风俗习惯 ◇公益性民间网站,传承优秀文化,发扬泰伯精神

苗族歌鼟中的“清廉文化”

“太阳出来照山岗,

照在苗乡吊脚楼。

如今社会风气好,

干部清正又廉明。

党的政策暖人心,

饮水思源感党恩......”

在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三锹乡地笋村,村民们在团寨广场上围成一团,用质朴的苗族歌鼟深情地颂唱着党和政府倡导的干部清廉新风尚、新气象。

三锹乡是靖州苗族歌鼟的发源地。在丰富廉政文化载体中,当地群众发挥了“唱将”作用,结合当地浓厚的民族风俗特色,积极挖掘、编排清廉歌鼟,在各种聚会或民俗活动中传唱,让清廉文化更接地气,走进千家万户,融入百姓生活,提高了村民参与清廉靖州建设的积极性。

“为人处世要清正,

秉公办事自生威。

家和必会万事兴,

要得方便须睦邻……”

金秋九月,秋高气爽。靖州大堡子镇在大木村举办了以清廉大堡子为主题的少数民族歌会,来自周边四十八寨的苗族歌手欢聚于此,歌颂党、歌颂社会主义,用歌声带领群众向善向好,努力实现公正、清廉、诚信、友善的社会环境。

“为人要讲诚和信,

道德底线要记牢,

不要人夸颜色好,

只留浩气满乾坤……”

近日,靖州苗族歌鼟国家级传承人龙景平在永平学校教授孩子们学唱歌鼟。

古老而神秘的靖州,历来是少数民族的聚居地,也孕育着灿烂的多元文化。该县是全国唯一的苗族侗族自治县,有苗侗汉等25个民族,其中苗侗人口占74.4%,苗侗文化对靖州文化影响深远。

其中,苗族歌鼟是苗族群众创造出来的一种极具民族特色的音乐形式,已有5000多年历史,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自从“2006中国民族民间歌舞盛典”在国内外引起轰动效应,藏在深闺人未识的苗族歌鼟便揭开了头上的面纱,以原生态的艺术魅力从苗乡侗寨走向了神州大地,甚至漂洋过海到国外演出。

歌鼟是“多声部苗歌”的一种,即男女歌队对歌时唱的一类歌曲,而这种歌贯穿于苗民各种生活之中,由此成为了“多声部苗歌”的代表。而后,苗民便把歌鼟视为“多声部苗歌”的总称。

靖州锹里一带民俗活动较多,几乎所有的民俗活动都有特定歌唱方式的参与。比如,“结婚”、“打三朝”、“起新屋”、“拜年”、“祝寿”,以及“坐茶棚”、“玩山坐夜”、“姑娘节”、“踩芦笙”、“赶歌场”等都与歌鼟密不可分。

从表面上看,歌鼟只是一种苗家的民间歌唱方式,但在“以饭养身,以歌养心”的苗族人民心中,歌鼟的意义决不仅限于歌唱。

在无文字的苗族,借用“歌”来完成记事、交流和传承功能,选择用“歌”作为记载并传承本族文化的主要手段,他们喜庆节日以歌相贺,男女相恋以歌为媒,生产劳动以歌互助,丧葬祭祀以歌当哭,叙述苗史以歌相传。

歌鼟的歌词大多为七言四句,二四句末字一般讲究押韵,通常采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文学性强,内涵深遂,是苗家人的“口头文学”。

歌鼟充满人生哲理和生命哲学,内容涉及到历史传说、祭祀礼仪、生产劳动、婚姻恋爱、劝事说理、唱咏风物等传统文化的诸多方面。

在歌鼟中,有许许多多的唱词不但表明了歌唱者非凡的才华与高尚的人格,也表达了做人做事的态度与风格,这些都是为人处世的典范,是苗族人的“传家宝”。

实际上,那些约定俗成、代代相传的歌词,许多都是清廉文化的内涵——

“山歌好唱口难开,枇杷好吃树难栽,白饭好吃田难种,小鱼好吃网难捞”,表达了劳作的不易与收获的满足;

“久晴就得春风雨,久雨必有日头红。人意相和家生宝,天地相和地生财”,表达了和为贵、家和万事兴的理念;

“人不出乡人不贵,火不烧山地不肥。家有孩童不愁苦,当步高升当步强”,表达了多子多福、人丁兴旺的思想;

“张古三千八百岁,盘古三万七千年。为人吃得苦中苦,后来得做人上人”,表达了吃苦耐劳、幸福安康的祝愿;

“好汉人家讲礼仪,贤惠人家情义浓。世世代代人才坐,换班换辈子孙荣”,表达了知书达理、重情重义的家风;

“种到有田不愁吃,读到有书不愁难。只要田中有粪土,迟秧还比早秧强”,表达了耕读传家、后来居上的思想;

“人不勤劳家不富,马无夜草难得肥。为人一世莫偷懒,吃也不愁穿不愁”,表达了勤劳致富、衣食无忧的愿望;

“行山莫拿山来比,行路莫拿尺来量。做人最怕人比人,比得他来比不成”,表达了不攀比、不计较、知足常乐的心态;

“向阳门第春常在,积善人家庆有余。人来世间不容易,行善积德美名扬”,表达了与人为善、厚德载物的美德;

“细水长流成江海,勤俭持家富贵长。大手大脚金山空,精打细算幸福来”,表达了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传统;

“人有孝心运气好,儿孙代代享荣华。不顾廉耻人耻笑,恶人自有恶人磨”,表达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伦理。百善孝为先,这类歌在歌鼟中比较多,有专门的《二十四孝歌》《十月怀胎歌》《哭嫁歌》《哭孝歌》等。

由此可见,热情好客、善良质朴、勤劳聪明的苗族先民,通过歌鼟这个最具特色、最为普遍、最最喜爱的平台,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创造和传承着传统文化、民族文化、清廉文化!

苗族歌鼟,是靖州人民喜闻乐见的文化样式,是苗族同胞最生动的交流语言。

一种政策、一个决策、一项法规等,开十几次会也顶不上几曲歌鼟让群众记得往,记得牢。

于是,靖州紧紧抓住这一民族文化特色,通过扎实开展“传唱廉政歌鼟”清廉文化教育活动,把苗族特色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清廉文化资源,对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开展廉政教育。

苗族人民素有以歌会友、以歌寄情的习俗,通过唱清廉歌鼟这种形式,把严肃的廉政教育融入到轻松活泼的歌曲传唱之中,让党员干部唱好、记牢、践行,将廉洁自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引导和发动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到清廉文化建设中来,营造了比学赶超、风清气正的廉政氛围。

自清廉建设开展以来,靖州积极挖掘地域民族文化,将少数民族文化和廉洁教育有机融合,让廉洁文化走进生活、融入日常。

以苗族歌鼟为依托,在非遗传承中不断融入清廉元素,唱响廉洁之音,编唱歌鼟廉洁歌曲80余首。还推行特色廉洁文化进机关进校园活动,编排了《走进锹里》等苗侗文化校本教材,在全县36所中小学开设清廉文化教育课,举办县直机关单位苗族歌鼟培训班10期。

所以,在弘扬民族文化的同时,传递了廉政建设好声音,弘扬了清廉文化正能量。




◆声明:本站属非营利性纯民间公益网站,旨在对我国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为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文化做一点贡献。所发表的作品均来自网友个人原创作品或转贴自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如果涉及到您的资料不想在此免费发布,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全部资料都为原作者版权所有,任何组织与个人都不能下载作为商业等所用。——特此声明!

留言

验证码 表情

共 0 条留言(管理员审核才能显示),查看全部
  • 还没有留言,赶紧来抢沙发吧~

个人文集


吴展团文集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