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国家的灵魂、民族的根脉,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家是国之本,国是千万家。家和万事兴,百善孝为先,父爱如山,母恩似海。家风正,民风淳,政风朗,国风清,则天下兴。在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历史长河中,吴氏至德文化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独特而耀眼的光芒。它承载着吴氏家族深厚的历史底蕴与高尚的道德追求,不仅是吴氏族人世代相传的精神纽带,更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谱史是宗族的教科书,是宗亲的营养剂。远在3100多年前,吴氏始祖泰伯、仲雍兄弟谨遵周太王父愿,远迁无锡梅里创建吴国,让出王位给儿姬昌(即周文王),让出周朝八百年国基,开创出灿烂辉煌的江南文明。孔子《论语》赞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司马迁《史记》特列“吴太伯世家第一”,曹操诗称“王德之仁”,李白诗赞“迹与星辰高”,康熙帝御笔“至德无名”,乾隆御笔“三让高踪”,等等。“志让两家天下;功辟万古江南”,吴泰伯无愧于后世尊称“至德先圣”。
泰伯精神,至德三让,是忠君孝亲的可贵品质、兄友弟恭的手足情怀、同心协力的政治智慧、顾全大局的高风亮节、包容谦让的宽阔胸襟、乐于奉献的无私境界、入乡随俗的超凡见识、勇于开创的进取精神,是中华文明的结品,是传统美德的精髓,为现代社会的个体成长、人际和谐与文明进步提供了兼具历史深度和现实意义的精神指引,永远激励吴氏子孙不断上进,敦亲睦族,弘扬祖德。
《吴氏至德文化》简介: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