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故事 > 历史人物 ◇公益性民间网站,传承优秀文化,发扬泰伯精神

忠烈进士——吴大朴

       吴大朴(1594—1641),河南光州固始县人,字淡元,号澹玄,生于甲午年十月十八日,精研《春秋》之学,一生仕途跌宕,最终以身殉国,其忠烈之名永载乡史。

       吴大朴于天启元年(1621)辛酉科河南乡试中获第六十八名举人,次年(1622)便在壬戌科会试位列第一百四十九名贡士,继而登文震孟榜三甲第二百七十八名进士,正式踏入仕途,初任观户部政。

       此后数年,吴大朴历任多地要职:天启三年(1623)癸亥授南直隶当涂知县,次年甲子任应天同考,天启五年(1625)乙丑调任无锡知县;天启七年(1627)丁卯升任兵部车驾司主事,崇祯元年(1628)戊辰调简,次年己巳补顺天府知事,后升刑部主事;崇祯三年(1630)庚午遭贬,任浙江布政司经历,次年辛未起复,升任南刑部湖广司主事;崇祯五年(1632)壬申升员外郎,后再升郎中,崇祯六年(1633)癸酉擢升庐州知府。崇祯十四年(1641),李自成起义军攻破庐州城,吴大朴坚守气节,拒不降敌,最终殉国。育有两子,长子吴业昌,次子吴德昌(即吴梦岩之父)。因其忠烈事迹与德行声望,吴大朴死后被祀于乡贤祠,受乡人世代缅怀。

       《吴大朴守庐州》是明末清初史学家计六奇撰写的散文,收录于其史著《明季北略》,记述崇祯年间庐州知府吴大朴抵御张献忠、李自成起义军围攻的守城战役。



上一篇:鄂东吴氏德学节孝名录之义行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



◆声明:本站属非营利性纯民间公益网站,旨在对我国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为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文化做一点贡献。所发表的作品均来自网友个人原创作品或转贴自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如果涉及到您的资料不想在此免费发布,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全部资料都为原作者版权所有,任何组织与个人都不能下载作为商业等所用。——特此声明!

留言

验证码 表情

共 1 条留言(管理员审核才能显示),查看全部
  • 宗亲

    吴大朴守庐州
    正月,张献忠自凤阳趋庐州,围之。知府吴大朴,率军民固守,昼夜拒战,城内街市,悉用砖石包檐环砌,俨如衖然。壁间多作隙牖,使强壮内伏,操戈侦伺,凡灰瓶、火炮、药枪、喷枪,以及滚木等,无不悉备。贼薄城,城上发百子炮,击杀千百人,而攻围益急。大朴登城周望,四面皆贼,其势甚锐。急发火炮及滚仑木复击死无算,闻有勇壮洞城入者,四围皆壁,马不得旋,屋内伏兵对刺之,贼欲返刺,辄以壁蔽,不得施其技,无不立毙,贼众始惧。攻击七昼夜,城中随机应之,贼无如之何,乃退。然大朴以战守劳苦,目几丧明,长子多材略,分任军旅事;大朴即昔年全吾锡者。康熙初,有自庐州围城中来者,语予云:崇祯八年正月十四日,贼首混天王等围庐数日,城中有许宦妾,边产也,善骑射,贼攻城急,妾驰城上,窥救,时贼将二大王已登月城,守者发炮,寂然无声,众大惧,许妾曰:未祭炮耳。即啮指出血,旋洒炮上以祭之,躬自爇火,炮应时而震,击毁城楼半截,二大王立毙。贼遂遁走。至今庐州民间有“一炮打死二大王”之谣。是岁十二月十七日,李自成复攻庐州,凡六日不破,解围去。及十四年辛巳复攻,迨十五年五月始破(大朴号澹元,河南充州固始人,天启壬戌进士,初令无锡)。
    昔武宗时,刘、赵倡乱,许逵守山东济南府乐陵县,曾以包砌屋壁却贼,大朴殆得其遗智欤。至许妾啮指一事,即南八男儿之烈,何以加兹?

    2025-09-23 08:58:23 回复

    验证码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