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吴氏族谱 > 吴氏谱序 ◇公益性民间网站,传承优秀文化,发扬泰伯精神

赠琼山重修吴氏族谱序

       盖闻莫为之前,虽美弗彰;莫为之后,虽盛弗传。建祠堂以妥先灵,修谱牒以联族姓,何族蔑有?而残缺恒多,苟非有天根月窟之讲求,必不能级鼠雌蚬之辩论。所赖乎代有其人,留心丙夜,展力披图,方能脉络贯通,条分缕析,庶可遁衍于无穷也。

赠琼山重修吴氏族谱序

       吴氏祖肇自泰伯仲雍,起于勾吴,蕃于渤海,盛于闽莆,而继于琼州。吴之族名望天下,本固源深,支分派别,非族谱无以萃子姓于一堂,非宗祠无以申孝享于四序。溯渡琼祖贤秀公,维时谱牒原故,宗祠末建,扫祭者尚有闽琼跋涉之劳。明洪武中,至友端公因解黄册赴京,同邑秀祖致仕时,被林、陈二姓借谱看,谋匿。公乃奉旨严押发落,追缴原谱,命翰林院看过,中间有差讹,代为修正。公恐年迈,不测风霜,即颁字号一百二十部,散谱各三州十县。迨洪武十八年间,公以年老解册巡京,随带谱赴请京中博文学者为之勒撰。是年阁内注公寿龄一百二十有余,钦荷皇帝厚恤耆老,授江西饶州府同知职任,辞劳不受。蒙赐圣爪青袍一领,带同知职任还赴闽莆扫祭,既而旋琼,创建祠于郡城南门外高第坊,坐北向南。

赠琼山重修吴氏族谱序

       自洪武辛未年始建至于今,多历年所,祠宇神主倾坏。又复生裔孙景期、懋期,俱以科第进朝,游京之日多,居乡之日少。迨至晚年,旋归,见祠宇神主残坏殆尽,知其振拔无人,思祖功宗德,奚忍口旦而就湮。爰是合各州县族支,聚祠商议,共图修葺,遂欣然集腋成裘,展宏采而大其规模,缅形势而更诸爽垲。既落成而命匠工勒贤秀公祖像,置诸祠内,并勒御旨敕诣牌赞各样,以附琼珉,永垂奕祀。斯时子姓兄弟,无不感在,彬彬乎一朝之盛事也。余同邑乡见吴族会期等敬尊爱亲,固多欣羡于吴后之济济多士也!为再叙其言曰:“宗祖鼎焕振人文,合族孙子翰苑芳;缘识世系下忘本,绵长扫祭永馨香。”

明嘉靖丁亥(1527)年冬

望乡进士候选知县海瑞拜撰

赠琼山重修吴氏族谱序

赠琼山重修吴氏族谱序

       注:海瑞(1514—1587),字汝贤,号刚峰,海南琼山(今海口市)人,明朝著名清官。海瑞一生,经历了正德、嘉靖、隆庆、万历四朝。嘉靖二十八年中举,初任福建南平教谕,后升浙江淳安和江西兴国知县,推行清丈、平赋税,政绩突出。历任州判官、户部主事、兵部主事、尚宝丞、两京左右通政、右佥都御史等职,打击豪强,疏浚河道,修筑水利工程,力主严惩贪官污吏,禁止徇私受贿,并推行一条鞭法,强令贪官污吏退田还民,遂有“海青天”之誉。1587年病逝于南京官邸,获赠太子太保,谥号忠介。著有《治安疏》《平黎策》《海忠介公全集》等。


上一篇:宋代统修吴氏世系序——朱熹撰(白话译文)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



◆声明:本站属非营利性纯民间公益网站,旨在对我国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为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文化做一点贡献。所发表的作品均来自网友个人原创作品或转贴自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如果涉及到您的资料不想在此免费发布,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全部资料都为原作者版权所有,任何组织与个人都不能下载作为商业等所用。——特此声明!

留言

验证码 表情

共 0 条留言(管理员审核才能显示),查看全部
  • 还没有留言,赶紧来抢沙发吧~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