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瑾其人简介(见㚑昌鼎析读《吴瑾〈诗三首》(之一)。
今日继读析读我族前贤、清乾隆朝刑部员外郎吴瑾先生《诗三首》(之二)。
第二首:
《客舟》
一自辞微禄,蹉跎又四年。
舟中无故旧,跋涉有山川。
树色斜阳外,溪光倒影边。
楚山望不及,樽酒向江天!
客舟,客游于舟,乘舟水上作他乡之客。这首五律写的是作者辞官以后的游历与心情。
“一自辞微祿,蹉跎又四年”。
首联开门见山,直述写作此诗的时间与出游的原因。
诗作于辞去官祿后的第四年。诗人曾官至四品,而称“微祿〝,辞去似无甚足惜,表现出作者的淡泊情怀。而离去官场,“跎蹉〝岁月,数年空度时光,作者又有太多的不舍与怨恨。
“舟中无故旧,跋涉有山川。”
颌联写弃官后孤独处境,不辞辛苦游山历水,寄意情怀。
乘舟江中,再无故人旧友相伴,对比当年的前呼后拥,如今孤独油然!人情冷暖两重天!於是 寄情山水,放怀自然,自古贤能失意者,莫不如是。“跋涉“二字,既写出旅游的辛苦,也透露出退出官场后对人生的真切体会。
“树色斜阳外,溪光倒影边。”
项联写江上观景,景色无限美好。表达心情,心里感慨无限。人在舟中,远望岸上,只见夕照余晖,泻照大地,长天树影,清晣一抹。近处河上江中,光波闪闪,人舟倒影,如梦如幻。天上夕阳,好景即逝,水中倒影,虚无飘怱。既是自然实景,也有诗人情怀。
“楚山望不及,樽酒向江天。〝
尾联表达思乡.之情,交待吟诗缘由。抒发无限感慨。
楚山,广义指楚地群山,狭义指的是湖北广济祖地之山。
这里多言几句题外之话。广济县(今武穴)处鄂东扬子江北岸,有巍峨大山曰阳城山,绵延十多里,旧时广济吴刘两姓长期相争山权,至我族清朝吴瑾发迹,据理力争,后经黄州知府判令,山权终属吴氏。
游子远游,思乡心切,遥望南天,难见祖山,举起酒杯,洒向大江,吟得此诗,寄托乡愁。江流不息,天道安在,思绪无限!
诗作明白如活,而含意无限。人作他乡之客,情寄山川之景,辞离官场,寄情山水,既自得其所乐,亦感孤独无奈。云外家乡,天边祖山,舟中游子,千里之外,楚山唯是至念!
遥想当年,吾家先祖,少年立志,志在朝堂!中年辞官,万念何寄!
联想前一首《别友》,苦读求官,毋撄功名。而一豋龙门,又辞去朝堂,放怀江湖!前有陶翁,后有吴瑾!何也故也?奈何唏嗟!
上一篇:析读《吴瑾诗三首》
下一篇:清《吴瑾诗三首》析读(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