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吴氏文化 > 文化艺术 ◇公益性民间网站,传承优秀文化,发扬泰伯精神

清《吴瑾诗三首》析读(之三)

       我族先贤吴瑾先生生平简介,见《吴昌鼎<吴瑾诗三首>析读》之一。

       今日拜读吾族先祖吴瑾先生《诗三首》第三首之

《浔阳阻雨》

久雨宜新霁,长江悲独游。

扁舟维六月,寒气俨三秋。

绝壑归云满,层峦落照幽。

匡庐近咫尺,拟上五峰头!

       浔阳,即今之江西省九江市,城东十五里一山突起,古曰匡庐,即今之庐山,城西沿长江上溯九十里,与湖北广济县隔江相望。本诗写诗人旅游浔阳遇雨阻居,趁雨后放晴,乘小船游长江所观景致暨心情。

       “久雨宜新霁,长江悲独游。〝

       首联。交待乘船游江的背景与心情。

       淫雨霏霏,久困游人,心情压抑!难得盼到(宜)雨后放晴,赶紧乘舟游览,一观雨后大江景色。这本是放松心情的佳时!可为什么“悲”从中来?一个“独”字,包函着万千话语!辞别官场,故旧背离,家道不幸(容我篇后补述),人生何堪!

       ”扁舟维六月,寒气俨三秋〝。

       颔联写乘小舟游览长江的季节与气侯。一叶小舟,荡洋江中,时正六月,已是盛夏,一年中最热的季节,可为何温度偏低,像是到了深秋?因为长江水来自西北雪山,本质偏寒。写实之外也衬托心情,寒冷低落不佳。

       “绝壑归云满,层峦落照幽。”

       颈联描写了置身扁舟仰观匡庐绝壑层峦云飞夕照的万般奇象。

       绝峰壁立,厚云缭绕。峰迭延绵,.山高涧深,夕照幽深,仙境是在!好一个“归“字,拟人形象,匡庐者,云之家也,庐峰之高。时在旁晚,天上云彩,也知归家,思乡意在言外!好一个“幽〝字,峰高绝奇,涧深莫测。引人遐想。

       “匡庐近咫尺,拟上五峰头。〝

      尾联直抒近在咫尺近观庐山的惊喜之情,生发岀欲登攀庐山五峰之巅的奇想。曾记我年少时,空气清新,立足广济,能望见九十里外之庐山。至庐山脚下,一睹匡庐真面目,只是梦想。遥思三百年前,先祖吴瑾,只身孤舟,直面胜景,激动抒怀,是何体验!欲登五峯头,一享神仙福,去尘世之恼,是言外之念!

清《吴瑾诗三首》析读(之三)

       和前两首诗一样,这首五律,韵律齐整,对仗规范,情景交融,意念深远!

       读完诗歌三首,悲悯忠贤人生!吴瑾长期为官,也为宗族争了荣光。但无奈官场黑暗,辞官归家,晚年并不如意。所生一子默默无成,书香家道无人为继,房族中落,悲夫痛也!


上一篇:《吴瑾诗三首》析读(之二)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



◆声明:本站属非营利性纯民间公益网站,旨在对我国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为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文化做一点贡献。所发表的作品均来自网友个人原创作品或转贴自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如果涉及到您的资料不想在此免费发布,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全部资料都为原作者版权所有,任何组织与个人都不能下载作为商业等所用。——特此声明!

留言

验证码 表情

共 0 条留言(管理员审核才能显示),查看全部
  • 还没有留言,赶紧来抢沙发吧~

公众号